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玉洁  王璟  曹星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5+20825-20655,20825
对城市生态敏感区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分析,提出合理规划城市生态敏感区,将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引导城市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探讨了生态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思路,即依据城市生态敏感区在整体城市中的区位定位、地域面积,以及敏感区保护级别进行梯级开发,由此提出了旅游休闲绿地、相关展会、产业园区、新城组团4种保护和建设模式,同时结合已成功实施的案例进行阐释,以期为未来城市生态敏感区的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甄巧莲  吴杨  李书全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181-182,216
以铜陵市为例分析城市情感现状及原因,主张不仅要打造"生态山水铜都",更要建立"魅力铜陵",从铜陵景观建设和铜文化的发展、步行商业街区的改建、房地产开发的未来趋势、旅游资源的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沈阳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城市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已经使城市的传统文化慢慢消失了。以沈阳的城市发展建设为例,通过对影响沈阳城市景观的历史文化要素的分析,从而为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有着自身独特气质的城市环境提供认识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熊媛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147-151
文化是城市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已经使城市的传统文化慢慢消失了。以沈阳的城市发展建设为例,通过对影响沈阳城市景观的历史文化要素的分析,从而为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有着自身独特气质的城市环境提供认识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阮晓芳 《农家科技》2013,(11):36-37
从边陲小城跨越到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个跨越是历史性的,也是黔江人的城市理想。黔江区在重庆渝东南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她更是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门户和重庆东南向重要门户。“城市建设不是花枝招展的表面文章,它是一项系统、精确、有效的工程,支撑整个城市的运行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对集聚人气商气、推动地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黔江区副区长、新城管委会主任姚登惠说。黔江新城的发展蓝图,正是黔江区落实市委、市政府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建设城市集聚发展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云区林业发展如何适应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概述了连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云台山丰富的森林资源等有利条件,论述了依托云台山的森林资源及旅游资源等优势,开展与加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建成山海相拥的生态城市,以不断适应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城市与林业互动发展的必要性、特殊作用及建好城市森林公园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无锡和兰州有着截然不同的城市个性,自然在旅游业的发展上面也有很多的不同,对比之后很容易发现,影响两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是不同的。对于两地景区开发的现状而言,都存在着继续开发的潜力,而且通过开发,可以更好地对景区的资源进行利用,通过对景区的持续开发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就业率,并且可以利用旅游业的税收等收入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景区开发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8.
无锡和兰州有着截然不同的城市个性,自然在旅游业的发展上面也有很多的不同,对比之后很容易发现,影响两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是不同的。对于两地景区开发的现状而言,都存在着继续开发的潜力,而且通过开发,可以更好地对景区的资源进行利用,通过对景区的持续开发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就业率,并且可以利用旅游业的税收等收入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景区开发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9.
吴文  陈雪彬  陈永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99-10602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分布特点,对我国西南地区提出构建可持续性地发展山水城市生态旅游的设想。我国西南地区的大多城市既具有构建这一新模式的良好资源、区位和旅游基础等优势,也存在市场需求和供给不足、人才缺乏与管理混乱并存的劣势;既面临旺盛的旅游需求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机遇,也面临着生态旅游业开发不足、游客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等的挑战。从生态旅游业开发的原则及"五个重庆"建设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旅游城市用地是休闲旅游发展的载体,研究旅游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休闲旅游互动关系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休闲旅游发展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典型旅游城市湖南省张家界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张家界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休闲旅游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20年来张家界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林地、草地和耕地依然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来看,建设用地增幅最大;从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看,以耕地和草地转化为旅游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研究表明,张家界土地利用变化与休闲旅游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同时休闲旅游发展又制约着耕地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的总量;张家界土地利用变化对休闲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休闲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张家界在未来休闲旅游发展中要重点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休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用地需求,为实现旅游产业要素的合理布局和打造生态型休闲旅游城市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的副作用就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城市全面绿化则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分析了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和差距之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并强调了垂直绿化的特殊作用。最后提出了建立我国现代城市园林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总结了城市园林绿化在社会关系建构、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并结合城市发展趋势,针对城市园林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城市生态学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及进展,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兴起与分化、发展与实践阶段;指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动向和热点,生态城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想模式,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环境学成为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制定21世纪议程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西方城市设计的概念入手,高度概括了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系统地回顾了我国近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艰难历程,展望了城市设计这门新学科在我国发展的远大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20世纪60年代北美提出城市林业(森林)的概念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先后接受并广泛开展了城市林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城市林业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和学科地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城市林业这一学术思想以来,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至今尚有争议.在分析中外城市林业学科地位差异的基础上,对城市林业与其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得出了城市林业是一门横断学科、城市区域的森林(生态)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城镇密集区都市农业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我国许多大城市已经把它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城镇密集区发展都市农业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株潭地区为例,从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出发,阐述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城镇密集区都市农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城镇密集区都市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两型社会"的构建,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已成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经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相关实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相关数学模型,最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珠三角都市农业与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各城市群的功能,对珠三角中部、东岸和西岸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一种形式,城市拾荒农民工的地位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地位表现为拾荒农民工的所劳和所得之间严重失衡。分析了城市拾荒农民工通过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融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因为行业的性质、自身的素质,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认可与遭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从社会公平制度、城市拾荒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澳门半岛选取土地利用为公园绿地和商住混合的2个分流制城市小流域.于2005-08~2005-11借助自动采样器进行流域出口5场降雨地表径流水质水量监测.结果表明,商住混合分流制小流域TN、TP、COD多场降雨平均浓度值分别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V类标准4倍以上.公园绿地小流域TN、TP均超出V类水标准2倍多.从降雨-径流过程污染物浓度历时变化看,2个小流域TN和TP呈现一定的初始冲刷现象.TSS与TN、TP的判定系数R2都在0.95以上,地表径流中水土流失与总氮总磷输出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