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太的成就,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郊区农村被纳入城区而成为“城中村”,由此产生了城乡矛盾。尤其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与“城中村”的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要在政府政策保障下对“城中村”进行改造.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谈谈“城中村”改造中新农居的规划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恺 《新农村》2007,(5):7-7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中村的规划和改造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为确保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要及时根据城市发展的布局来调整新建农居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杭州城西城中村改造的情况对此作一探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农民市民化进程滞后于用地城镇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城中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对其进行改造成了必然。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改造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直在解决中,有些地区的改造显得急功近利,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杭州市萧山区,研究这样的成功案例对于指导我国城中村改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进程。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出现城镇和农村多方面的冲突,农民再次面临着利益分配的路口。本文整理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流失的现状,分析"城中村"改造中农民利益遭受侵犯的原因,最后提出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村民就业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一种特殊现象。改造城中村不仅促使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城中村改造给政府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改造后城中村村民的就业问题压力最大。就业乃民生之本,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城中村村民可持续性生存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短板。解决城中村的问题,不但要改善居住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城市文明意识和素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和"城中村"独有的人文资源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打造适合"城中村"居民消费的休闲文化产品,变低端、被动、落后的休闲方式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休闲方式,进而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利于学习型社区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中村"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太原市作为拥有最多城中村的省会城市,从2003年以来大力进行城中村改造,致力于实现全部村民的"村改居",先后开展了各项改造措施。村委会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三大利益主体之一,在现实的改造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并没有将自己的职能充分发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相关过程,为村委会职能的转变提供更加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国情而言,城中村的存在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某一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从地理位置上看,城中村处于城市中,从城市形式上看,城中村也是城市的一部分,但从社会深层次挖掘,它却又带有浓厚的农村社会结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中村必须进行改造才能够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步伐.从规划管理制度创新入手,把握城中村改造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理清城中村中的土地产权关系;处理好政府、开发商和村民三方关系;妥善经营城中村原有集体资产;促进城中村的物质形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全面城市化等.为了保障城中村治理改造的顺利进行,要对其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支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行规划先行,分类控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村集体经济;在管理层面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0.
李惠 《甘肃农业》2005,(1):37-38
城中村的形成、存在、整顿是广州市发展过程中引人关注的一大问题,而这问题的核心则是城中村土地制度。本文通过对城中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变迁的趋势的阐述,分析了政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更好的履行其职责,妥善保护农民的利益,才能保证广州市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是城市快速过程发展中由于发展不均衡所产生的现象,存在严重妨碍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难以管理、村内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探索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并提供对策思路,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普适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加快“城中村”转型发展,使其真正融入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这些村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城中村”的转型发展,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转变。传统的路子是从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但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今天,不必要也不应该再走这个弯路,而应该直接向城市社区居委会跨越性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要积极探索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城中村”跨越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批城中村。衡水市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如何才能得以发展,城中村将怎样突破城市之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城中村如何进行改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山西省长治市高新开发区史家庄村以丰富的文化活动载体,把提高农民素质做为突破口,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搞活土地流转机制,把土地资源作为市场经济的经营要素,激活农村经济,使集体经济建设与村民素质提高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延伸,徐州市区以同心圆向四周迅速扩展到三环路以外,城市的版图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一个个自然行政村被新兴的建筑分割、包围,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独特的"城中村"。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这些"城中村"阻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面临着必须治理的局面。对"城中村"治理思路的研究,其根本意义在于在城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城中村"本身的治理,更重要的是止住源头,避免城市边缘和远郊区的村庄成为新的"城中村"。该文将探讨徐州市在"城中村"治理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综合分析各种治理模式并针对徐州市"城中村"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之下,城中村的合理改造问题已跃升为城市与农村地区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已有的城市化进程研究大多聚焦于城市或者乡村的二元结构层面,对同时具有城市和农村双重属性的“城中村”却少有研究。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针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结构排布不合理,配套机制不完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及公共设施不能满足民众需求;社会治安不稳定,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探究城中村改造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路径。应采取聚焦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保留特色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实现“四化”有机统一,推动产业融合等举措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改造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从观念上转变了对“城中村”改造的认识,才能促进“城中村”改造策略的转变。论述了“城中村”城中村改造在政府职能上应从政府主导向政策引导转变,在土地制度上应从“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在优惠政策上应从宽建设向宽用地转变,在管理理念上应从强制管理向协调管治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日益严峻,在不断将城市轮廓边缘线向外延展的同时还要做好城市内部城中村的改造布局工作。在这一工作中要涉及的问题多而广,不仅影响城中村内农民群里的利益,还对整个城市的布局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为了对这个问题有更高的认识和研究,笔者对萧山区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以及几个城中村进行调查探访,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因为廉价的房租而成为流动人口中低收入人群的聚集地.改造后原本居住在村内的大量流动人口将失去赖以生存的低成本生活社区,将引起更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城中村改造中必须兼顾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对于合理解决城中村改造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是指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由区域范围内失地农民所组成的"过渡型社区"。黔灵镇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中心,下辖11个村,其中9个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均与城市相融,成为贵州省内典型的"城中村"。本报告以黔灵镇下辖的沙河村、茶店村、东山村、西瓜村、云岩村、三桥村、改茶村、黔灵村、宅吉村9个"城中村"作为个案研究的分析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思想道德观念,对农民思想道德出现的许多问题,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并作出一个导向性的对策研究,以促进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