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今天,土地的污染退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进行改善的紧迫时期。回顾几组数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耕地土壤污染堪忧,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土壤镉超标率7.0%,其中镉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0.5%;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超标点位占36.3%;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超标点位占21.3%;污水灌溉区土壤超标点位占26.4%。农田土壤整体质量低,耕地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土壤污染的治理同样引起了两会代表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刘建军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省仪征市58个土壤样品8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累积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仪征市土壤总体清洁,8种重金属的累积指数都小于1,都未超出自然背景值;从超标样品比例看,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顺序为:NiCdCuHg、ZnPbCr、As;有89.66%的样点污染水平为清洁,有5.17%的样点污染水平为尚清洁,有5.17%的样点污染水平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4.
一周要闻     
<正>耕地污染加重修复迫在眉睫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本报讯近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相似文献   

5.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   总被引:47,自引:28,他引:19  
土壤污染数据的解读对于土壤污染的判断、土壤修复方法的选择、土壤管理的策略乃至土壤污染立法都有巨大的影响。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布之后,人们普遍对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有了初步了解,但公众也惊讶于其污染程度,也有不少人对污染程度的划分、点位超标率的判断不甚了解。本文从镉的特性、标准和时间、空间、粮食超标率等角度做一些解读,旨在帮助人们对这些静态的调查结果产生动态的理解,客观看待土壤污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同时期待目前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能在污染源削减问题上得到加强,整个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仅需要注意土壤重金属量的减少或者固定,更应该重视土壤环境质量的概念,以土壤健康为目标,构建土壤污染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全区耕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根据农田土壤和灌溉水水质评价标准,大田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样点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条件标准。灌溉水所有指标均未超标,符合1级标准。1个样点灌溉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为0.71,属尚清洁。其它水样均符合1级标准。综合大田和水质评价结果,我区耕地只有极个别地方受到污染,大部分没有受到污染,可作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提出耕地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目标、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奉贤区乡镇耕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奉贤区94%以上乡镇耕地环境质量达到1级和2级标准,总体良好,但个别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镉超标,少数地区农田灌溉水砷超标,灌溉水质量总体趋势和土壤类同,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重金属影响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金属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然而,在土壤环境质量重金属影响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包括确切理解土壤环境质量的概念。这不完全是一个土壤污染的问题,而是包含了背景状况、外来物质的侵袭与累积(沾污)状况、污染状况,因而要明确区分土壤沾污和土壤污染问题。采用合适的评价参比值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讨论了制订标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地制订系列标准或标准系列,以客观反映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空间变异性。背景值仅可用于化学物质的累积性评估,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评估中应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一步探索浙江省缙云县某复垦地土壤环境质量。  方法  于2020年在缙云县某复垦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共采集17组土壤-水稻Oryza sativa籽粒复合样品,测定土壤和籽粒中镉、铅、铬、汞、砷等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缙云县某复垦地块0~2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镉、铬、铅、汞、砷质量分数分别为0.33、107.74、53.40、0.03、18.42 mg·kg?1。其中35.29%的点位土壤砷超标,其余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镉、砷平均质量分数高于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复垦地块个别点位水稻籽粒铬和铅超标。该复垦地块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69,有58.82%的点位处于警戒范围;地累积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镉(0.08)、铅(0.01)、砷(?0.32)、铬(?0.35)、汞(?3.02);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平均值为74.10,存在轻微生态风险;土壤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达到中度预警级别。  结论  复垦地块个别点位水稻籽粒铬和铅超标;土壤重金属无点位超标,但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其中重金属镉、铬、铅和砷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后续应加强关注。表7参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河南陕县赤泥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性和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方法】在陕县红旗沟、大坪赤泥库周边设置11个采样点,采集0~20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中重金属Hg、Cd、As、Cu、Pb、Cr、Ni、Zn含量,并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与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河南陕县赤泥库周边土壤重金属Zn、Cu、Cr、Hg、Ni的含量均较高,但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Pb、Cd、As含量均明显低于河南土壤背景值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污染最小的为Pb,污染最严重的为Cr,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rAsNiZnHgCuCdPb;赤泥库周边11个采样点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属于安全范畴,污染水平为清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Hg属于很强生态危害水平,其他重金属属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该地区总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为238.22,达到中等生态危害,其中3号采样点污染最为严重,RI值达到536.65,为强生态危害。【结论】河南陕县赤泥库周边土壤保护良好,重金属污染状况属于轻度污染,与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中重金属Zn、Cu、Cr、Hg、Ni的含量有累积,虽远远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但其RI值达到中等生态危害水平,个别采样点甚至更为突出,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16—2017年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夏玉米季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潮土肥力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免耕(NT)、免耕(NT)+秸秆还田(S)、翻耕(T)和翻耕(T)+秸秆还田(S)4个处理。结果表明,免耕、翻耕模式下,秸秆还田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6.10 mg·kg~(-1)、+10.66 mg·kg~(-1))、有效磷(+2.76 mg·kg~(-1)、+6.53 mg·kg~(-1))、速效钾(+38.94 mg·kg~(-1)、+47.7 mg·kg~(-1))、有机质(+1.85 g·kg~(-1)、+0.80 g·kg~(-1))含量,及土壤孔隙度(+2.81%、+1.77%),降低了土壤容重(-5%、-3%),促进水稳定性大团聚体(0.25 mm)的形成。免耕、翻耕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尤其在免耕模式下土壤容重、孔隙度、团聚体和有机质含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翻耕对大团聚体有破碎作用,不利于有机质累积。  相似文献   

12.
尿素在草甸褐土中分解转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好气培养法对20℃和35℃两种培养温度下,尿素和尿素混施DCD在草甸褐土中的氮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甸褐土的尿酶活性与硝化活力均较强,尿素施入土壤后即迅速水解,2d时已水解19.99%~85.02%,d水解90%以上。转化生成的NH^+4-N,很快进行硝化作用,生成NO^-3-N并在土壤中积累。土壤氮的矿化随培养温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表明在温度较高、作物吸收能力弱的多雨季节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的光降解规律,本文建立了氯氟醚菌唑在水溶液和土壤中的液相色谱残留检测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液相、玻片表面和土壤表面的光化学降解及影响因素,并鉴定了其在乙腈中的光解产物。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的光解速率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慢;氯氟醚菌唑在中性与碱性条件下的光解速率均较快且差异较小,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最慢,半衰期是中性条件下的32倍。吡唑醚菌酯可抑制氯氟醚菌唑的光解,当吡唑醚菌酯与氯氟醚菌唑比例为2∶1时,抑制作用最显著,其半衰期是未加吡唑醚菌酯的2倍; Fe3+和Fe2+对氯氟醚菌唑的光解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Fe3+对氯氟醚菌唑光解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氯氟醚菌唑在有机溶剂中的光解速率大小依次为乙腈>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氯氟醚菌唑在乙腈中的主要光解产物为4-[2-羟基-1-(1H-1,2,4-三唑-1-基)丙-2-基]-5-(三氟甲基)苯-1,2-酚、2-[4-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H-1,2,4-三唑-1-基)丙-2-醇和M750F005。研究表明,氯氟醚菌唑在液相和玻片表面均属于易光解农药,在土壤表面属于难光解农药。  相似文献   

14.
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水土保持作用分级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西黄土地区防护林体系主要树种──刺槐人工林的生长情况与水土保持作用的关系为基础,综合利用判别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数量化模型Ⅰ,Ⅱ等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基准变量逐步拟合,提出了水土保持林在郁闭度、盖度、冠高、枯落物重及林地破坏情况下的最低标准,并得出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评价其它样地的等级;同时根据上述各项指标对防护林体系进行了等级划分,其中Ⅰ,Ⅱ级林可起到水土保持作用,Ⅰ级林水土保持作用微小.最后根据调查提出了对不同水土保持作用林分的抚育管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5.
Regressive models were obtained by employing “311-B” and “3414” optimal regressive desingns through 5-year (1993-1997) field experiment,and by datum processing with computer.These models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n yields in high,middle and low yield areas and N,P,and K application rates in black soil.By analysis to the models,th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for maximum yield and optimal yield we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6.
沸石改土保肥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天然沸石为试验材料,通过3a多的田间小区和示范研究表明,在中,低等肥力的草甸褐土,盐化潮土中施入石后,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降低土壤盐分浓度,提高肥效,一次施入连续3a多茬作物都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土壤养分变化及农户养分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寿阳县宗艾镇1998和2008年土壤养分的变化为基础,对研究区的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将农户施肥情况进行量化,对影响土壤养分变化的非自然因素提出较为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市芒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攀枝花市3个主要芒果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铅、镉、镍、铬、铜、锌、砷、汞)含量状况,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差异较大,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9.4%~76.1%之间,超标的重金属元素主要为N i、Cd和Cr,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在安全警戒线内。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承德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制订科学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以耕地为例,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监测,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在对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作出评价,并提出土壤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层深度测墒补灌对北方小麦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济麦22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测墒补灌土层深度(0—20 cm、0—40 cm、0—60 cm和0—140 cm,各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5%,以生育期不灌水为对照),用透射电镜观察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乙醇提取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1)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开花后22 d旗叶叶绿体呈椭圆形,沿细胞膜紧密排列,叶绿体膜和细胞膜完整,基粒片层清晰且沿叶绿体长轴方向排列,基粒片层间由清晰的基质片层连接;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和生育期不补灌的处理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均有损伤,不补灌的处理损伤最重,叶绿体变为圆形,在细胞内排列紊乱,叶绿体膜和细胞膜溶解,细胞壁断裂。依据0—60 cm土层测墒补灌与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叶绿体超微结构无显著差异,测墒补灌土层加深至0—140 cm,叶绿体膜完整,细胞膜部分损伤,基粒片层间出现缝隙。(2)相关分析表明,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0.99**,0.96**)。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开花后22 d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比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和生育期不补灌的处理显著增加,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测墒补灌土层加深至0—60 cm和0—140 cm,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无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亦无显著增加。(3)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灌浆中后期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千粒重、籽粒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比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和生育期不补灌的处理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比依据0—20 cm土层测墒补灌的处理显著增加。测墒补灌土层加深至0—60 cm或0—140 cm,Fv/Fm、ΦPSⅡ和ETR均无显著增加,千粒重、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亦无显著提高。【结论】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叶肉细胞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较多,小麦灌浆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较高,是其千粒重和籽粒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综合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依据0—40 cm土层测墒补灌的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