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常态下中国粮食供求平衡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粮食生产方面,2003年至2015年的"十二连增",表明中国粮食总量生产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但当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的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困境,反映了这种总量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再加之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三本齐升"的压力,我国粮食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当前粮食供给虽然总量增长,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当前粮食生产供给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匹配的新特征,同时还面临进口冲击加大、消费习惯改变、生产效益不高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等挑战。为此,本文立足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度,从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新思路:稳定粮食的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的供求平衡;调节粮食品种,实现消费结构平衡;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平衡;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价格平衡。  相似文献   

2.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时代,埃及历任掌权者均鼓励种植和出口棉花,使埃及从尼罗河谷仓演变为小麦进口国,粮食问题从无到有。从1952年七月革命胜利到2011年初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当代埃及的小麦进口日渐增多,粮食问题越演越烈。价格政策和投资政策构成粮食供给的制度性约束,城市食品补贴制度刺激着粮食需求并导致普遍浪费,粮食供需均与制度安排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增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所累积的粮食供需结构失衡等负面影响已日益凸显。文章在回顾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历史演变阶段的基础上,从对粮食供给结构和质量的影响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最低收购价对粮食供给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从农民缺乏种植决策依据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面临的问题;因此,提出转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标导向、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以保本或微利为基础,发挥最低收购价的导向作用、调整储备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建立"期货+保险"的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气象部门同样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改善气象服务供需关系,扩大有效供给,增强气象供给结构对气象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从而取得良好的气象效益。本文首先从气象需求与气象供给关系入手,详细阐述了气象供给侧相关内容,分析了气象供给侧结构,从中总结概括出气象供给侧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最后提出解决气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更全面准确地分析预测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平衡性问题,首先对我国主要粮食进口量及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灰色区间预测和GM(1,N)预测方法分别对我国主要粮食的需求量和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的需求量、产量在2017、2018、2019年持续增长,但供需依然存在较大缺口,其中大豆需求量日益增长,而生产远远跟不上。应该针对不同粮食的供需情况制定不同的生产策略,根据不同粮食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针对性生产,及时把握粮食消费需求情况,引导粮食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河南省农产品生产与需求衔接不够,供需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很多农产品面临着价格低、销售难的问题,同时又出现每年大量进口农产品的"怪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之一。河南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是义不容辞。一、河南省农产品供需现状(一)河南省农产品供给现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农机作业服务研究的现状、特点以及不足,探究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规律,为完善农机作业服务研究提供依据。从概念界定、发展历程、供需状况和影响效应等方面对农机作业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农机作业服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农户面临的劳动力约束、资金约束、技术约束和土地约束引致的需求,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引致的供给,供需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目前农机作业服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需求侧和影响效应的分析,对供给侧关注不足。此外,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的研究偏少。在实证分析时,对农户异质性问题和内生性问题讨论不够。未来研究应着眼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将乡村振兴的要求与农机作业服务发展有机融合,增强研究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8.
粮食价格波动程度直接反映粮食供需关系的变化,以稻米、小麦、玉米等3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将其价格作为观测指标,分析了2003—2017年中国粮食供需状况。着重分析了粮食价格剧烈波动阶段中国粮食供给和需求形势,探讨了粮食供需不平衡的形成原因,并对未来中国粮食供需形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强基础、促发展、安天下的战略性产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需求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形势将受人口持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耕地不断减少等因素制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32-234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小麦、谷物和大豆3种粮食作物进口贸易现状的分析,明确中国粮食进口贸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粮食进口作为补足需求的调剂来确保粮食安全;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提高中国粮食作物的竞争力,争取国际粮食价格的话语权;利用虚拟水贸易缓解中国的水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粮食安全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深,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自给率下降,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担忧。分析发现,中国粮食进口增长在不同阶段由不同因素主导:长期以来供需缺口始终是驱动中国进口的主导力量,2009年后国内外价差成为拉动进口的阶段性动力,饲料粮品种之间的替代性引起的结构性缺口是驱动进口的长期性因素。从进口区域流向看,受需求缺口、地理位置和加工产能影响,粮食进口区域格局差异明显。虽然中国粮食进口增加且短期内个别品种出现进口激增,但目前粮食进口符合缺口原则和价差原则,是国家政策调控下的有序进口,未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未来应推动从“主要控制进口”向“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转变,同时持续关注进口突增可能带来的“大国效应”,平衡并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粮食自给率下降到90%。国家需要调整粮食安全战略,从自给自足供给转变为粮食控制力的战略来保证中国的粮食供给问题,从更多的供给路径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捍卫土地红线、推进循环农业、采取多元化进口战略、增强粮食控制能力、出台节约型粮食安全政策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100-2106
[目的]实证分析贸易成本对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短期及长期的影响,从贸易成本角度为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及粮食对外贸易等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贸易成本因素,构建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并基于1993~2015年粮食进口数据,对传统进口需求函数和加入贸易成本变量的进口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对收入、相对价格和贸易成本均具有长期和短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大豆进口需求的影响变化较大,而对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需求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各类粮食进口需求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影响尤为显著.[建议]处理好粮食进口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策略,分散粮食进口集中度;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供需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我国的耕地供给不断减少。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粮食短缺问题,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探讨了粮食的内涵介绍了我国粮食需求的构成情况;采用GARCH模型、ARMA模型对我国未来的粮食供需情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发现确实存在粮食短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持合理的粮食进口规模与进出口品种结构、重视和发展本国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过去20年全球粮食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数据,综合考虑影响世界粮食供需的人口增长、营养结构升级、农业资源变化、贸易结构变化和生物能源发展等影响因素,通过拟合回归方程的方法,预测了2011—2030年世界粮食供需和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的预测结果表明:虽然从农业资源总量来看,2030年世界粮食的供需有能力实现平衡,但由于人口的增长、营养结构的升级以及生物能源的发展,再加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粮食需求的迅速增长,导致世界粮食供需失衡的矛盾逐步凸显。为了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国际粮价的上涨,非洲贫困国家可获得的粮食援助会逐渐减少,很多国家将会面临饥荒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主编速递     
正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为解决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支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期《基于价格波动视角的中国粮食供需分析与展望》指出,虽然我国稻米、小麦和玉米存在阶段性供给偏紧的情况,但随着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农产品进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改革中的湖北粮食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粮食在十二年连续增产之后,受全国"三量齐增"局势的影响,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根据湖北省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吻合度低,以及粮食产量压库存和占用资金等问题,提出按照去库存、保产能、提质增效的原则,抓好结构调整、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实施生产组织制度改革和降本增效战略,使其稳步发展。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127-128
目前,宝应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均衡,农产品供需结构不合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程度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宝应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主要从宝应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宝应县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制约因素、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路径三个方面来阐述宝应县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进口是中国扩大粮食供给空间、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黑海地区小麦出口国在世界小麦出口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带动世界小麦出口市场格局和贸易流向发生变化的同时,为小麦进口国调整进口来源结构,实现多元化提供了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小麦出口贸易格局变化过程中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在进口市场集中度、多样性、均匀性等方面的变化,认为当前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的供给脆弱性升高,安全性降低。为此,建议中国在未来小麦进口中应结合世界小麦出口动态变化,考虑适当增加从黑海地区新兴小麦出口国进口小麦,降低对传统小麦出口国的依赖,在实现中国小麦进口来源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使中国小麦进口来源更具多元化,降低小麦进口风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粮食生产的成本高、效益低、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安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历史镜鉴:农村计划经济时期的供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没有问题,但是也不能漠视农民意愿这个最大的实际;生成逻辑:农村供给侧改革是市场经济下总需求理论出现缺陷而作出的新调整,农村供给侧改革是对中国农村实际的应然回应;困境破解:推进农村供给侧改革,体现各色市场不同的要求:产品供给——绿色;地区供给——特色;制度供给——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