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烹调工艺对菜肴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烹调工艺对菜品营养成分的影响,为进行膳食营养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常用的5种瓜类蔬菜,以炒、炖、焯、炸4种方法进行烹调,测定烹调前后的营养成分,计算相应的损失率。[结果]不同烹调方法处理后蔬菜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程度差异很大。其中,炖对营养成分的破坏程度最小,而焯和炸对营养成分的破坏最大。[结论]用未烹制的蔬菜原料的营养素含量估算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通常会造成高估现象,建议逐步建立我国常见食物(尤其是蔬菜)的营养素烹调保留量数据库,以科学合理地评价膳食营养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以传统药膳"双色山药"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色、香、味、型欠佳,功效不显著的状况,在中药学、辨证治疗学等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中医专家的配方制取药液,对菜品的烹调方法、造型、调味等工艺方面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新鲜蔬菜里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如果烹调方法不当,就会损失蔬菜中的营养成分。那么,怎样才能较多地保留蔬菜的营养成分呢?  相似文献   

4.
烹调对罗非鱼主要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烹调后罗非鱼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罗非鱼经清蒸、微波、微波烤、烤箱烤、油煎及高压油煎6种烹调处理后其基础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鲜罗非鱼中蛋白质、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50%和1.92%,n-3脂肪酸质量分数为6.3%。烹调后各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而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均有所升高,其中清蒸烹调后水分的质量分数最高,为72.47%,而脂肪的质量分数最低(3.42%);油煎罗非鱼中脂肪的质量分数最高,高压油煎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最低。经烹调后m(n-6脂肪酸)∶m(n-3脂肪酸)均有所上升,但以清蒸和高压烹调的罗非鱼n-3脂肪酸保存率最高,m(n-6脂肪酸)∶m(n-3脂肪酸)值最低。  相似文献   

5.
《农村百事通》2011,(7):13-13
项目介绍 顾名思义.古代菜品店是按照古代菜谱烹调食物.再现古代风味。古代菜谱是菜品店的核心.可向研究人士购买.也可自己从古籍中研究。据了解.唐宋时期的菜谱多讲究养生之道,切合现时的潮流。比如现在的川菜多爆炒.但唐宋时期川菜的烹饪方法和现在不太一样.主要以蒸、煮为主。  相似文献   

6.
降低菠菜中草酸和硝酸盐含量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482-4483
介绍了菠菜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分析了菠菜中硝酸盐和草酸的危害及其含量,并提出了种植和烹调过程中降低菠菜中草酸和硝酸盐含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炒熟的蔬菜,其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很容易流失,应该炒好后立即食用。试验证明:烹调后的蔬菜放置15分钟,维生素损失25%,70分钟后则损失35%。  相似文献   

8.
有明一代,我国烹饪技艺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菜肴品种丰富多彩。从留存的食谱类书看,常用的冷菜、热菜烹调技法有20多种。在那些繁多的菜肴中,其中有不少是运用多种烹调法综合制作而成的菜肴。在菜品制作中,还出现了一些特色鲜明的花色菜肴,为明代的菜肴烹制展现了变化而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蔬菜吃的多,不一定代表蔬菜中的营养物质摄入的就多。很多人对蔬菜的科学烹饪方法不了解,使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在烹调中不知不觉地白白流失。因此,蔬菜不仅要多吃,还得要会吃,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蔬菜足量摄入。  相似文献   

10.
刘万珍 《新农村》2008,(3):29-29
做菜什么时候放调料好,放什么调料,既能保持烹调后菜的色香味,又能保持菜中营养素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坏,对人体健康有益,这是一门学问。 酱油在锅里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因此烧菜应在即将出锅之前放酱油。  相似文献   

11.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2.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三种镰刀菌引起的板栗内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板栗内腐病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BL-5、BL-7和BL-9共3株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BL-5在PDA培养基上初期菌丝白色,菌落中心部位有淡红色素,后期菌落逐渐变成深红色,菌落中心可见黄色菌丝;BL-7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绒毛状,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梨形、颜色透明、具隔膜;BL-9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棉絮状,初期菌落呈粉红色,随着菌落的生长,后期菌落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或褐色,分生孢子中间粗、两头较细长,似镰刀形,弯曲或直立,具有厚垣孢子。BL-5、BL-7、BL-9的ITS序列分别与Fusarium graminearum KJ847741、Fusarium proliferatum MW686898、Fusarium equiseti KU984711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断引起板栗内腐病的3种镰刀菌分别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为板栗内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秀云  陈晔  舒强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03-3604,3606
介绍了利用生成的1∶5万3、0 m分辨率溧水县DEM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栅格数据,借助于GIS软件,首先对DEM数据提取坡度信息,然后将坡度信息与土地利用类型栅格数据结合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溧水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个坡度级内的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种胚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休眠难以打破,一般情况下种子出苗率很低的难题,对当年生刺五加种胚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生长发育表现出S形生长曲线,即前期缓慢生长期,中期快速生长期,及再次缓慢生长的生理后熟期.各个时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在种子处理的各个阶段及时调整好适宜温度时,裂口率可达70%以上,裂口籽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对陕西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98-6999,7001
通过对陕西省农村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对陕西省农村信息化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制约陕西省农村信息化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陕西省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提出陕西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百合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作为研究材料建立了百合农杆菌介导的受体系统。鳞片块不定芽的分化以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2,4-D和0.5mg/LBA为最好;试管苗小叶块和小鳞茎块的不定芽分化均以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BA和0.05mg/LIAA为最好;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小叶块确定为100mg/L,而小鳞茎块确定为125mg/L;羧苄青霉素抑菌浓度确定为300~400mg/L。  相似文献   

20.
激动素对菊花蕾期生理及花期调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0 mg/L)的激动素(KT)对菊花紫玉品种绿蕾期叶片生理生化及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浓度的升高依次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花径无明显变化,株高比对照降低,株径大于对照,株型比对照紧凑。随KT浓度的升高,菊花的花期呈梯度推迟,其中50 mg/L处理组效果最为明显,开花时间比对照推迟7 d,并使花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