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致富之友》2009,(8):F0002-F0002
中红杨(中华红叶杨)是由我所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培育的集观赏、速生、环保为—体的杨树新品种,该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和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注册商标“中红杨”,中红杨的培育成功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空白,2007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给予了专题报道,2007年12月25日,中红杨获得了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2.
《农民致富之友》2008,(4):F0004
中红杨(中华红叶杨)是由我所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培育的集观赏、速生、环保为一体的杨树新品种,该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和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注册商标“中红杨”,中红杨的培育成功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空白,2007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给予了专题报道,2007年12月25日,中红杨获得了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3.
中红杨(中华红叶杨)是由商丘市中红杨绿化苗木研究所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及其课题组于2000年培育的集红叶、速生、无飞絮为一体的杨树新品种。2006年,该品种顺利通过河南省林业新品种审(认)定和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注册商标“中红杨”,已具备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中国林科院杨树育种专家黄东森教授说:“中红杨的培育成功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4.
中红杨(中华红叶杨)是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认)定并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杨材新品种,该树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并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林科院杨树育种专家黄东森教授说:“中红扬的培育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副所长卢孟柱博士说:“中红杨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7,(1):24-24
中红杨(中华红叶杨),世界第一株。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认)定并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该树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并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林科院杨树育种专家黄东森教授说:“中红杨的培育填补了世界饧树育种的一项空白。”中闰林科院林研所副所长卢盂柱博士说:“中红杨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美国俄勒岗州杨树专家见到该树种时大为惊讶,连说:“稀世珍品,世界一绝。”[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杨树新品种——中红杨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红杨是用材和观赏兼用的杨树新品种.可广泛用于城乡绿化和营造速生丰产林,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笔者根据多年试验,总结出一套中红杨的繁育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0年由河南省林科院培育成功的第一株红叶杨,称为"中华红叶杨"(简称"中红杨"或第一代红叶杨),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但是"中红杨"树叶颜色要经历从紫红色、紫绿色、褐绿色到黄色或橘黄色的"三季四变",且色彩分布不均匀。在"中红杨"的基础上,2009年河南省林科院又成功培育出了世  相似文献   

8.
在豫南黄土丘陵区杨树引种试验中,丹红杨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9 cm、3.3 m。虽然与其他丹红杨引种栽培区相比生长速度偏小,但是其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显著大于当地主栽杨树品种,丹红杨仍是当地培育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杨树品种之一。土壤条件是豫南黄土丘陵区中丹红杨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需要加大造林整地力度,提高土壤养分,为培育速生丰产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叶杨系列品种是我国典型的彩叶乔木。为进一步明确红叶杨树在叶片光合生理及干物质分配的适应特征,以2025杨及其3个连续芽变品种中红杨、全红杨和金红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功能叶光合特性、器官间生物量分配等方面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对2025杨芽变的连续人工选择,其当年生长量显著降低,功能叶光合能力也呈降低趋势,但金红杨略高于全红杨;功能叶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依次显著降低,中红杨和全红杨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显著低于2025杨,而金红杨的PNUE无显著差异。单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羧化速率(CE)及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等指标显著降低可能是中红杨和全红杨生长量显著低于2025杨的原因,而非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大幅度减少是金红杨功能叶光合能力低的重要原因。与2025杨相比,3种红叶杨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显著降低,叶器官分配比例逐渐增加而茎中干物质投资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对叶片光合能力降低的一种适应,但秋季落叶造成碳资源损失过大而对个体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0.
中红杨     
杨树在我们国家分布非常的广泛,它是工业和民用材的重要原料,也是绿化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国内外培育出新的杨树品种很多,但是用于园林观赏的却没有,中红杨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相似文献   

11.
以杨树品种2025及其2个芽变彩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当年生嫁接苗为试材,研究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植株的外部形态、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SOD活性、CAT活性、质膜相对透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并进行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个杨树品种的外部形态和各生理生化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品种间差异显著( P<0.05)。受干旱影响,三者叶片CAT酶均快速失活,保护酶SOD活性随之下降,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产生的有害自由基,全红杨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持续升高,细胞膜透性始终高于中红杨和2025。胁迫后期,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水分利用效率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均大幅下降,全红杨叶片净光合速率率先出现负值,并表现出明显的胁迫后效应。复水后,全红杨、中红杨和2025高生长较对照下降90.34%、84.47%和62.01%,存活率分别为8.57%、17.14%和22.86%。经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全红杨抗旱性显著低于中红杨和2025( P<0.05),中红杨与2025差异不显著( P>0.05)。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叶绿素质量分数、质膜相对透性和水分利用率与3个杨树品种的抗旱性关联度最大,可作为评价其抗旱性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的发展观谈谈杨树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双辽市的林业资源发展较快。但是在杨树资源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经营粗放,木材加工落后的现象。要将杨树产业化发展更好。需要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增效,加强消费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杨树品种:杨树是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材料的主要树种,它具有速生丰产的特性。近几年,我地结合项目达标引进了一些速生、材质好、抗性强、易成活的杨树新品种。通过使用新品种造林,表现了其优良特性,应大力推广。二、杨树留根育苗:杨树留根育苗主要是培育多年根(2-4年)、一年干的截干壮苗,主要技术要点:一是控制密度,第一年扦插株行距50×66cm,每亩2200株。二是施肥管理,当年平300斤饼肥,100斤磷肥;苗木生长旺季5-7月  相似文献   

14.
一、杨树品种:杨树是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材料的主要树种,它具有速生丰产的特性。近几年,我地结合项目达标引进了一些速生、材质好、抗性强、易成活的杨树新品种。通过使用新品种造林,表现了其优良特性,应大力推广。二、杨树留根育苗:杨树留根育苗主要是培育多年根(2-4年)、一年干的截干壮苗,主要技术要点:一是控制密度,第一年扦插株行距50×66cm,每亩2200株。二是施肥管理,当年平300斤饼肥,100斤磷肥;苗木生长旺季5-7月追肥胖次,当年每亩追肥100斤尿素。同时结合施肥进行灌  相似文献   

15.
苏淮猪     
苏淮猪是由淮安市淮阴种猪场、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畜牧总站和淮安市农业委员会等单位于1998年开始培育,2011年3月25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证书为"(农01)新品种证字第18号"。  相似文献   

16.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7,(12):57-58
河南育成杨树新品种河南省濮阳林业科学研究所主持的抗虫杨树新品种选育课题,经过8年的艰苦育种工作,日前成功育出"健杨—94"抗虫杨优良株系。据介绍,"健杨—94"采用抗虫转基因植株培育技  相似文献   

17.
中红杨(中华红叶杨),世界第一株,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认)定并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该树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并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研究了杨树品种‘2025'及其2个芽变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当年生嫁接苗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关系,并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持续,三者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全红杨'始终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总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可溶性糖含量均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质膜相对透性成显著正相关(1|r|≥0.7),这有利于植株适应干旱胁迫和抗旱能力的获得;‘2025'叶片脯氨酸的变化与质膜相对透性呈显著正相关(1|r|≥0.7),膜系统相对稳定。3个品种各生理指标对照组和处理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抗旱能力为‘2025'‘中红杨'‘全红杨',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可知:游离脯氨酸是反映3个杨树品种抗旱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禽种业》2007,3(3):86-86
2007年1月18日,山东省农科院历时10多年主持研究培育的2个良种猪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审定,为2007年我国良种猪种群又增添了新成员。今后,居民餐桌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20.
中油桃518和中油桃10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培育,于2007年1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现将两品种主要性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