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各器官皆含有多糖类化合物,且差异均极显著,大小顺序为:鲜果肉(4.382%)>枝(4.169%)>干果肉(3.530%)>芽(2.951%)>根(2.162%)>老叶(1.750%)>幼叶(1.410%)>种子(0.965%)。不同品种余甘子同一器官的多糖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野生余甘与粉甘间鲜果肉和种子的多糖含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其中2个野生植株(A、C)鲜果肉多糖含量高于粉甘,5个野生植株种子多糖含量均高于粉甘,3个野生植株(B、D、E)枝多糖含量高于粉甘。  相似文献   

2.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惠安余甘子不同品种、不同器官中的Fe、Zn、Cu、Mn、Ni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Fe、Zn、Cu、Mn在余甘子各器官中均有一定的分布,其在茎中的含量一般都高于其他器官,而Ni元素在粉甘各器官中仅在幼叶和果核中有检出;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种间Fe、Zn、Cu、Mn的含量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余甘子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玲  郑必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45-13046
[目的]测定余甘子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AlCl3-NaNO2比色法及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5个品种的余甘子(青油甘、玻璃甘、油甘、丙甘和甜油甘)中总多酚、总黄酮及VC的含量。[结果]青油甘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1.518g/100g;玻璃甘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27.8mg/100g;甜油甘中的VC含量最高,为160.9mg/100g。[结论]余甘子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构建余甘子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ISSR核心引物对28份余甘子样品扩增共得到6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7条,多态率为97.23%。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余甘子样品聚为4类,其中大果油甘和甜油甘5号遗传分化较大,各单独聚为一类,珍珠油甘、甜油甘2号和甜油甘4号聚为一类,其余23个品种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成功构建了余甘子DNA指纹图谱,供试28份余甘子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成功构建了28份余甘子种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同时可用于余甘子杂交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柿果实抗氧化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基因型柿(Diospyros)果实抗氧化物成分中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柿果实之间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野生种君迁子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种的含量;在栽培种中,涩柿品种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明显高于甜柿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物质总酚、总类黄酮及总黄烷醇的含量与各抗氧化能力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差异(TBARS和HRSA除外)。这说明柿果实中所含有的这些多酚类物质是柿果实抗氧化作用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余甘子鲜果为原料,采用微波-热水浸提法提取余甘子多酚,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同时探究pH对提取液中多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余甘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640 W处理3 min,料液比1∶20(质量体积比),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6 min,与传统的热水浸提相比,总酚提取量、黄酮提取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铁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50.26%、21.41%、38.36%、18.3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余甘子提取液中总酚、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铁还原能力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pH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余甘子提取液中总酚含量、FRAP铁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先升高后降低,而黄酮含量在不同pH下差异不显著(P0.05)。HPLC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酚类物质在不同的pH条件下稳定性不同,大多在酸性或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分析与评价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及品质差异,为余甘子的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开发和精准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福建漳州与广东潮州两地16份余甘子栽培种(柴甘、甜甘、玻璃种、玻璃甘、正甜、狮头、土饼、土尖、肉甘、诏安土种1、诏安土种2、揭西种、南带甘、甜种、饼甘接和尖屁股)的成熟期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还原糖、蔗糖、总酸、有机酸、抗坏血酸等品质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品质。【结果】16份余甘子果实单果质量为5.48~12.17 g,其中土饼最高;纵径为18.20~23.56 mm,横径为21.44~28.87 mm,果形指数为78.43%~88.58%,果实为扁圆形或近圆形;蛋白质含量为0.31~0.69 g/hg,以玻璃甘含量最高;水分含量为87.07~90.83 g/hg;脂肪含量为0.042~0.181 g/hg,以揭西种最高;蔗糖含量为0.127~0.650 g/hg,还原糖含量为3.72~6.37 g/hg,总糖含量为3.93~6.73 g/hg,诏安土种1的蔗糖和总糖含量均最高;总酸含量为11.16~18.27 g/kg;糖酸比为2.21%~4.81%。从16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中共检测到7种有机酸,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乙酸、乳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酒石酸和富马酸,总有机酸含量为232.71~668.73 mg/hg,平均为424.04 mg/hg,且以正甜最高;抗坏血酸含量为167.11~407.76 mg/hg,以诏安土种1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余甘子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乳酸、乙酸、富马酸等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可将5个主成分分别归类为口感因子、蛋白质因子、酸味因子1、酸度因子、酸味因子2;建立的余甘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可有效评价不同品种果实的品质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平方欧氏距离=20时,可将16份余甘子种质资源分为2类,其中主成分评分较高的一类种质含有较多的糖类、抗坏血酸、乳酸、乙酸和柠檬酸等。【结论】16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品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诏安土种1、柴甘、正甜、狮头、尖屁股等种质的品质综合评价得分均较高,适宜作为育种亲本或保健品加工原材料加以研发。  相似文献   

8.
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的驯化栽培价值,构建野生软枣猕猴桃品质综合评价体系,采集怀柔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11个样本的果实,以市售的栽培猕猴桃果实为对照,测定了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Vc含量、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8个果实品质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测定的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测定果实的DPPH抗氧化活性,探究其与果实的Vc、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8个品质指标综合成3个主成分因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71%,样本S9和S6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为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果实的Vc含量、总酚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783 5、0.897 2和0.004,说明野生软枣猕猴桃的DPPH抗氧化作用与Vc和总酚含量相关性高,与黄酮类物质含量不相关。野生软枣猕猴桃个体间果实品质差异大,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是果实的总酚含量、Vc含量、固酸比、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  相似文献   

9.
不同砧木对西瓜果实中糖和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砧木对不同西瓜品种进行嫁接,分析嫁接后果实中糖和Vc含量的变化。采用南瓜、葫芦、野生西瓜和瓠子为砧木,分别对L600、小红玉选、203和红伟无籽等4个西瓜品种进行嫁接,果实成熟后测定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总Vc、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对生长势有明显促进作用,瓠子仅次于南瓜;不同砧木品种嫁接对不同西瓜品种果实中糖和Vc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南瓜嫁接后,果实中总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Vc含量无明显降低;葫芦仅对蔗糖含量有影响,但对Vc含量的影响较明显;野生西瓜使总糖和果糖含量有下降,Vc含量无下降;孝感瓠子对糖和Vc含量影响最小;不同砧木对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余甘果汁贮藏中Vc含量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条件下贮藏6个月的余甘果汁中Vc的含量,以掌握余甘果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余甘果汁在贮藏期内,Vc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大量接触空气是Vc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蔗糖加入余甘果汁,对Vc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葛会奇  楚冬海  颜廷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42-14243
[目的]通过对栽培五味子与野生五味子的部分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对两者进行品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木脂素的含量,用费林氏试剂法测定总糖的含量,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酸的含量,以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色价,并以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鞣质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主要无机元素P的含量,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K、Fe、Zn和Cu的含量。[结果]栽培品种在总酸、总糖以及色价指标上明显高于野生品,而栽培品种和野生品中鞣质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差异。4个栽培品种中1号质量最好,4号的质量较差。4个栽培品种五味子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品,1号和3号五味子质量较好,而在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上,栽培品和野生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栽培品和野生品中检测出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未检出),在野生品中未检测出半胱氨酸,其中1号样品氨基酸含量较高,而野生品含量最低。栽培品五味子在无机元素(Fe、Zn、Cu、P、K和Mg)的含量指标上均高于野生品。4个栽培品种中,Cu、P和K在1号中的含量最高,Fe和Mg在3号中的含量最高,Zn在4号中的含量最高。[结论]综合各种检测指标表明,栽培品五味子的品质优于野生五味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野生秋子梨果实形态、香气物质及糖酸组分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为野生秋子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迁地保存圃的35个野生秋子梨实生株系的果实为试材,以‘小香水’梨、‘京白’梨和‘南果’梨3个秋子梨栽培品种为对照,测量果实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纵径/横径)及单果重,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定性、定量分析果实的糖酸组分和香气物质。【结果】 野生秋子梨各实生株系果实大小、香气成分总含量、各类香气成分种类数及其含量、主要香气成分分离比率与具体含量、各糖酸组分的含量、总糖以及总酸含量等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均在17%以上,各株系间差异明显,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与3个栽培品种比较发现,野生秋子梨的果实纵径、横径及单果重均小于3个栽培品种,但果形指数比较接近;野生秋子梨平均每个株系检测出41种香气成分,明显高于栽培品种的平均香气种类(25种);野生秋子梨平均香气成分含量为9.44 μg•g-1,显著高于3个栽培品种的平均含量(5.71 μg•g-1);野生秋子梨与栽培品种相比,含有酸类和烃衍生物类2类特有化合物,含有酯类等9类111种特有成分;野生秋子梨与3个栽培品种共检测出16种特征香气,其中1-己醇和己醛等8种化合物为野生秋子梨与3个栽培品种共有的特征香气,乙酸己酯和乙酸戊酯等8种特征香气为野生秋子梨特有;35个野生秋子梨实生株系和栽培品种中几乎均能检测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3种糖组分以及苹果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等6种酸组分,且均以果糖和苹果酸含量最高;野生秋子梨中酒石酸及蔗糖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种,其他糖酸组分、总糖及总酸含量最大值均高于3个栽培品种。【结论】野生秋子梨在果实形态、糖酸组分及香气成分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参试的35个实生株系间差异明显,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并且含有酸类和烃衍生物类2类特有化合物和111种特有成分,进一步挖掘利用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英砂培养方法,研究了拔节和挑旗期缺磷对大穗型小麦CA9325和多穗型晋麦2号(JM2)生长后期体内磷分配和成熟期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的延续,两品种供磷植株的主茎、有效分蘖和整株中的磷含量均呈"S"型增加,峰值在灌浆期。两品种所有处理的植株主茎中的磷在整株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而无效分蘖和根系中的磷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两品种缺磷植株的有效分蘖中磷含量也呈下降趋势;对照CA9325主茎的籽粒含磷量及其在主茎中所占比例高于有效分蘖;而对照JM2主茎的籽粒含磷量低于有效分蘖,这与二者分属不同穗型小麦有关。缺磷的两品种主茎和有效分蘖营养器官和颖壳中的磷含量均低于同期的对照植株,使得籽粒中磷占主茎和有效分蘖中磷的比例高于对照。尽管如此,主茎和有效分蘖的籽粒含磷量低于对照;到成熟期,两次缺磷均显著降低两品种的籽粒产量。供磷的CA9325磷吸收效率和各处理的CA9325的收获指数均高于JM2,但前者各处理的磷利用效率低于后者。对两品种小麦体内磷利用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低温对冷敏感香蕉品种Williams(Musa acuminata AAA cv.Williams)和耐冷香蕉品种野生二倍体(Musa acuminata,AA group)的影响,探讨香蕉耐冷机制,为香蕉抗冷性改良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及香蕉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经10、5和2℃低温胁迫处理24 h后,收集两个香蕉品种的叶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调查叶片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脯氨酸和不同色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的两个香蕉品种植株设为对照.[结果]经不同低温处理后,野生二倍体香蕉叶片中脯氨酸和不同色素含量均明显增加,而MDA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冷敏感香蕉品种Williams的脯氨酸和MDA含量相对较高,而不同色素含量无明显差异.低温条件下,两个不同香蕉品种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表现有所不同.与对照相比,不同低温处理的野生香蕉种质叶片SOD活性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CAT和P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但低温处理的Williams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野生二倍体香蕉的较高耐冷性可能与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有关;野生二倍体香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可作为筛选香蕉抗寒种质的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5.
自由基清除剂对草莓水分胁迫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用苯甲酸钠、VE和VC作为外源自由基清除剂,研究了水分胁迫下自由基清除剂对草莓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外源自由基甭除剂预处理降低了干旱条件下草莓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和膜透性增加程度,并能延缓叶叶绿素和可不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试验表明外源自由基保护剂对减轻干旱引起的自由基伤害和提高草莓的抗旱能力具保护作用,不同清除剂的保护效果存在差异,以VC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野生番茄和栽培番茄的耐盐差异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番茄秘鲁番茄,潘那利番茄和栽培番茄“鲜丰98-7”、“交农1号”和“交农2号”为材料,并对其幼苗进行盐胁处理。15 d后对植株的干重、根冠比、叶片含水量和POD酶谱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的植株干重显著高于栽培种,且保持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和根冠比,具有较强的盐适应能力,且潘那利番茄耐盐性强于秘鲁番茄。栽培种的耐盐性低于野生种,且品种间存在差异:“交农1号”和“交农2号”显著优于“鲜丰98-7”。盐胁迫条件下野生番茄和栽培番茄在酶带数量和活性上有极显著的不同,尤其是表现在POD2这条酶带上,其在2个野生种体内活性很强,远远高于栽培番茄。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不同来源材料多糖和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铁皮石斛不同来源材料的主要药用成分多糖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不同来源材料的多糖含量不同;原球茎与野生品的多糖和总氨基酸含量相近,两者都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但野生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原球茎的,两者的含量分别占总量的37.9%、26.2%。初步证明以组织培养获得的铁皮石斛原球茎代替其野生品是解决铁皮石斛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同硼利用效率甘蓝型油菜对钙的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硼利用效率甘蓝型油菜钙的吸收、分配和钙硼幽会结果表明,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在钙含量、累积量、繁殖器官中的分配及钙硼比值有差异:蕾期时品种钙含量小于低效品种,角果期则相反。在钙累积量上则为高铲品种大于低效品种。高效品种钙在繁殖器官的分配大于低效品种。硼促进钙向系列器官的运输且对高铲品种的促进作用大。硼不足时钙硼比值为高效品种小于低效品种,随着硼水平的提高,钙硼比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对烟台地区保存的苹果品种、砧木和野生种质资源的苹果叶片锈病发生程度进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所有栽培品种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苹果锈病,其中新红星、寒富、意大利早红等品种对苹果锈病的抗性较强,而天星、信浓金对苹果锈病的抗性较差;在砧木和野生资源中,贴梗海棠对苹果锈病的抗性最差,沙金海棠、矮花红、窄叶海棠、滇池海棠、草原海棠均未发现有锈病发生,为高抗苹果锈病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