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是确保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运城市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政策聚焦     
五举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部近日要求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具体要求从五方面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制定适合  相似文献   

3.
搞好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红 《河南农业》2016,(22):29-30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统一要求,兰考县在城关乡何寨村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在优化绿色防控单项技术基础上,集成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建立,可使示范区不用或少用农药防治农业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即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优先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作用的措施,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是贯彻落实2006年国家农业部提出的"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一种具体行动,是实现我国农业增产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广的措施,农业农村部将其作为未来的工作重点,发展绿色防控对我国乡村的生态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制定了未来三年大突破计划,推进绿色防控,重点要抓好"五动"。在思路上,强化"两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树立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理念。"三个重点":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区。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绿色防控技术的覆盖,重点扶持植保专业服务组织,集成推广技术,  相似文献   

6.
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探索病虫防控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高科学防病治虫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本文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其推广进行阐述探讨,以期对大力推进农作物生态控害与绿色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与传统的病虫害防控相对应的概念.它是协调运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保措施,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基础上,获得农业的优质、生态、安全和科学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防控,是现代农业对病虫防控更高要求的体现,是我国及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水平,保障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两型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及其安全性的要求和关注度越来越高,绿色防控符合这种需要,各地都在采取措施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柳河县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始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强化宣传培训,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快速发展。几年来玉米病虫害实施绿色防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绿色防控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结合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方式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的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有效措施,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绿不绿,绿色植保是关键。作为替代化学防治、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其促进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业提质增效的"绿色效应"也正在逐步显现。8月16日~17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湖北省宜都市举行2018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交流各地推进绿色防控的做法和经验,集中展示绿色防控的新技术、新产品,并对下一步  相似文献   

11.
正一、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义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以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绿色防控具有以下优点:(一)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义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绿色防控具有以下优点:(一)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绿色植保"创新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入农业领域,它实现了对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确保了地方农产品生产质量与安全,提高了地方农业效益。但实际上,某些地区在基于该理念下的农作物种植绿色防控实践技术应用还存在诸多不足,一定程度为地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该文以江苏省为例,具体探讨了"绿色植保"理念在当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并思考推进省内绿色植保工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绿色防控的策略与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近年来,大理市植保植检站紧紧围绕植保工作理念,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水稻上的示范。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构建新型植保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为目标,扎实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建设,切实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应急管理、科学防控能力建设。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扶持,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现代农业要求的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植保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环保和人、畜安全等重大问题摆在面前。面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江苏省近年来在倡导绿色植保理念、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实践进展,分析了绿色防控工作的不足和差距,提出了加快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0,(5)
2006年我国提出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是以"绿色植保"理念为依据,综合应用多种防控技术,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避免农作物在生长时受到病虫害的侵蚀,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对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提出思考,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以"绿色植保"为理念,以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的,协调采取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合理安全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行为。根据广西宾阳县基层植保工作掌握的基本情况,和2016年对全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的全面调查,就该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并就应用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丰富。发展现代化的环保农业是一种趋势,"绿色植保"的理念被提出,作为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病虫害的防治理念,要提高认识、加强推广绿色防控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在绿色植保的理念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龙城区常年主要种植玉米、高粱、谷子、马铃薯、西瓜等作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达到以减少化学农药为目的,优先采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行为;是贯彻落实2006年农业部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具体行动,是综合防治的新体现。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客观需要;是降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