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无花瓣油菜在花瓣消失后的生长发育特性,对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优质无瓣油菜品系与有瓣油菜进行了对比观察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1)无花瓣油菜的花器官除没有花瓣外,其他各部分(花萼、雄蕊、雌蕊及蜜腺)与其有瓣近等基因系无明显差异。2)有瓣油菜品种每朵单花花瓣发育所需的干物质为3.98g,占花器官总重的34.22%,花瓣消失后如果这些节省的能量全部流向籽粒,则理论上可获15.92%的增产,这尚不包括开花后花瓣强烈呼吸所消耗的部分。3)不论是哪一胞质类型的无瓣油菜在初花后其节能减耗的优势都有不同程度体现,具体表现在干物质积累速率均明显超过正常有瓣油菜,但由于白菜型和埃塞俄比亚芥两类胞质无瓣系的生长势从苗期起就一直普遍较弱,其总生物产量还是未赶上有瓣品种且差异较大,而只有甘蓝型胞质无瓣系的总生物产量明显超过有瓣品种。4)无瓣油菜普遍表现有效分枝位显著降低,分枝数明显增多;总开花数明显增加及有效角数增多;角粒数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甘蓝型无花瓣黄子高油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以显性黄子油菜品系06H440为母本,与自育黑子无花瓣品系AP1进行杂交、回交和连续多代自交,不同回交世代群体隔离种植,以无花瓣和黄子性状为选择标记,采用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相结合,品质筛选和抗病鉴定相结合,选育出一系列甘蓝型无花瓣黄子油菜品系.这些品系表现出完全无花瓣、黄色种皮、品质符合低芥酸和低硫甙指标、舍油量高、抗菌核病能力较强及可作为亲本配制高产高油杂交油菜品种等多项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过程中 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颜色花瓣不同时期所含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及其与花色的关系,将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不同颜色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中3种主要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其花瓣颜色变化一致,表明不同时期花瓣颜色变化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不同颜色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黄色花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花油菜花瓣中类胡萝卜含量最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随花瓣发育逐渐减少,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一致,而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颜色花瓣之间,3种类胡萝卜素中差异最大的是番茄红素,其在黄花中含量最高,在白花中含量最少。初步推测,总类胡萝卜素对油菜花瓣颜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番茄红素则是花瓣颜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对菌核病抗(耐)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油菜开花期间,病菌子囊孢子能传播到花器官的各个部分,在脱落飘散的花器官中,花萼带菌的几率最高,有花瓣油菜花萼带菌平均为99.3%,雄蕊和花瓣次之,分别为92.0%和92.3%。无花瓣油菜花萼带菌也高于雄蕊。在花朵数相等的条件下,无花瓣品系花器官带菌几率的总和比四瓣油菜相对减少33.0~36.4%,平均为34.1%。与对照种相比,盛花后无花瓣品系的叶片间接受侵率明显低于对照种,成熟前植株间接受侵率相对减轻32.0~47.1%。植株间接受侵率(x)与病指(y)(y含直接和间接受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287),表明病情严重度随着植株间接受侵率提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旨在探明甘蓝型油菜突变体Ap-Tengbe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Ap-Tengbe’和德国栽培品种‘Falcon’之间通过正反交产生两个方向的F1,BC1-1(F1和‘Ap-Tengebe’之间),BC1-2(F1和‘Falcon’之间)以及F2各遗传群体,根据田间各遗传群体PDgr(花瓣度)的观察和统计,作者提出‘Ap-Tenge’突变体无花瓣性状的遗传由细胞质和两对核隐性基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的缺陷及克服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摸清无瓣油菜生长势较差,冬季低温心叶严重缺绿的缺陷及找到相应的克服途径,以育成的甘蓝型、白菜型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甘蓝型胞质的甘蓝型无瓣油菜材料外,白菜型胞质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瓣油菜均有大量品系生长势较差,冬季低温心叶严重缺绿的重大缺陷。不同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品系无瓣性状的稳定性以埃芥胞质无瓣系最好,甘蓝型次之,白菜型较差,但相同胞质的不同材料间存在差异。全部胞质的无瓣材料均存在有瓣花朵从花序基部由下至上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开花后期上部花序开放的有瓣花明显增多。其中,又以白菜型胞质的无瓣系最明显,甘蓝型胞质稍次,埃芥胞质再次。无瓣隐性核不育系和正常有瓣的隐性核不育系都存在花序基部特别是主序基部死蕾现象,其死蕾花率基本相近,但不同年度有明显差异。闭蕾现象却只有无瓣核不育系存在,且较重,其比例高达28.6%~33.4%。无瓣隐性核不育系的不育株结荚结实均很差,较正常有瓣隐性核不育系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7.
无花瓣油菜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均有重要价值。综述了无花瓣突变体的获得途径,评述了无花瓣性状的特点及利用价值,报道了无花瓣油菜的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以及近年来在无花瓣育种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品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品种间杂交选育成的甘蓝型无花瓣品系及其有花瓣的近等基因系列初步研究表明,无花瓣品系的花器组成明显比有花瓣品质增大,除一次有效分枝和一次有效角果略多外,农艺性状较差,有待继续提高,幼蕾蛋白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无花瓣品系花蕾较有花瓣品系多一种蛋白,其他几种蛋白含量也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无花瓣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无花瓣性状对油菜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均有重要价值。文章综述了无花瓣突变体的获得途径 ,评述了无花瓣性状的特点及利用价值 ,报道了无花瓣性状的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结果 ,以及近年来在无花瓣育种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品种间杂交选育成的甘蓝型无花瓣品系及其有花瓣的近等基因系初步研究表明,无花瓣品系的花器组成明显比有花瓣品系增大,除一次有效分枝和一次有效角果略多外,农艺性状较差,有待继续提高。幼蕾蛋白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无花瓣品系花蕾较有花瓣品系多一种蛋白,其他几种蛋白含量也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对菌核病的抗(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模清无花瓣油菜在花瓣消失后对菌核病的抗(耐)性,以育成的无花瓣油菜与有花瓣油菜采用病圃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圃条件下,无花瓣品系的叶片间受侵染率明显低于有瓣品种,成熟期无花瓣品系菌核病危害程度均比目前公认的抗(耐)菌核病能力较强的有瓣品种沪油15轻或相当,比抗性较差的杂交油菜品种油研七号危害更轻;但人工接种鉴定表明,无瓣品系的病斑扩展速度均较抗性较强的有瓣品种沪油15快。可见,即使无瓣品系本身并不具有较强的抗(耐)病性,在花瓣消失后,其形态避病作用亦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给在贵州生态条件下育成油菜品种在长江下游的推广应用提供事实依据,统计分析了长江下游区试中贵州育成品种的产量及适应性。结果表明:2007—2011年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和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育成的油菜品种在长江下游区域共审定8个,占同期该区域审定品种的14.5%,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5.73kg/667m2和81.44kg/667m2,分别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86%和10.35%,比同期该流域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平均产量减产0.3%,产油量增产3.88%;平均含油率达46.34%,比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的平均含油率(43.67%)高2.67百分点,在前10名产量、产油量、含油率中贵州审定的品种分别占2个、3个和6个;产量的稳定性方差、互作方差、Shukla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均比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小,表明贵州育成品种相对稳定,生育期平均为231d,比对照秦优7号早0.7d,比其他47个品种晚1d;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株率与对照秦优7号和其他省审定的47个品种相当,但菌核病的病指数相对较高,耐病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按测产水平用分层抽样法对4个品系各取5个样点共20个样点用5种方法测定了油菜角果皮表面积,结果表明:纸样称重法和试验中所采用的圆柱体表面积法的误差变异系数分别为5.8%、5.5%,后者精确度高。这两种方法所测角果皮表面积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探讨了角果皮表面积变异原因,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对角果皮表面积变异的影响大于不同品系对角果皮表面积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点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证明硼肥具有促进油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常规油菜和优质油菜品种对硼肥反应在生长和产量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品质上则具有相似的反应趋势。常规品种和优质品种对缺硼反应的差异与其叶片含硼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的差异有一致性,说明上述指标可以作为油菜耐低硼能力的鉴别依据,优质油菜品种对缺硼反应敏感,施用硼肥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土壤水溶性硼含量愈低,硼肥的增产效果愈佳,两类品种所表现出的差异也就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杂交油菜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杂交油菜种子为试材,分别提取种子中谷蛋白和球蛋白,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并比较杂交油菜种子中谷蛋白和球蛋白的电泳图谱差异,并进行了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验证性试验。[结果]谷蛋白和球蛋白的SDS-PAGE谱带在不同油菜品种间存在差异。谷蛋白电泳图谱谱带丰富且多态性较强,特征带也较多,能有效鉴定油菜杂种与亲本间的差异。球蛋白谱带虽然多态性较好,但图谱较为模糊,从而影响到品种鉴别的准确性。纯度验证性试验中,杂交油菜种子的电泳谱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3粒种子电泳的谱带较多且染色深,可能为混入的其他品种种子。[结论]谷蛋白电泳图多态性较强,图谱清晰度较高,鉴定杂交油菜品种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高寒春油菜区抗跳甲春油菜品种资源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青兰  赵志刚  徐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1103-11104
[目的]研究春油菜区跳甲对3大类型油菜(Brassica L.)苗期的危害状况,探讨3大类型油菜在苗期对跳甲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强抗跳甲品种(系)。[方法]选取16个在高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系)在试验田进行3次重复试验,苗期田间调查跳甲危害状况。[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对跳甲抗性差异显著(P<0.05);16份材料对跳甲抗性最强的是芥菜型油菜,其次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抗性最弱。荠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品种为严小村芥,其次为98921、多室油菜和大辣芥,甘蓝型油菜中杜903抗性最强,白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为青油241。[结论]严小村芥、98921、多室油菜、大辣芥、杜903、青油14号、233、青杂5号、青油241、双低白、97-46Ⅱ等这些品种(系)可以作为抗跳甲育种材料。该研究可为春油菜区3大类型油菜苗期对跳甲抗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油菜抗跳甲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高产、高油、适应性强的油菜新品种,从国内引进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德油早一号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合在广西冬季种植,可以在广西大力推广;而中油杂新组合、中油杂11、华油9558的产量较高,德油5号、中油杂2、中油杂11的含油量较高,需再进行下一步的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8.
李明辉  黄继武  杨爱民  蔡蓉  孙秀丽  覃孟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04-11804,11813
[目的]确定双高油菜与双低油菜的最佳隔离距离。[方法]以双高油菜蓉油4号为中心,在其周围200m范围内种植华杂5号,开放授粉,用纸层析法测定芥酸含量,研究不同距离下双高油菜对双低油菜芥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间隔距离下,华杂5号的芥酸含量受影响程度不同,随隔离距离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4m处华杂5号百粒受影响率的为28.25,此后,随着间隔距离增加,芥酸受影响程度逐渐减小。32m处百粒受影响率降为5.00,64m处为1.30,接近于0,而128m时完全无影响,即芥酸上升率随间隔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双高油菜对双低油菜芥酸含量的影响随隔离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隔离距离至少32m以上,最好64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