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检验DNA条码技术在鳞翅目夜蛾科昆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提取43条上海辰山植物园夜蛾科昆虫的基因组DNA,并通过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序列进行Blast分析,计算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43个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样本属于10个种,种间遗传距离介于0.069 8~0.116 3之间,种内遗传距离介于0~0.001 5之间,二者之间并未重叠;聚类分析表明,同种和不同种类昆虫分别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同一进化支和独立的多条进化分支。因此,DNA条码技术可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种类鉴定。  相似文献   

2.
从鳞翅目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nacalis(Guen6e))3龄幼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其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18S rDNA)的序列,利用ClustalW与六足总纲中22个目(纲)昆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多重联配.结果表明.昆虫18S rRNA有4段序列较为保守,其中第2区段最为保守.分别用全长序列和第2保守区段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保守区段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符合传统分类,所列各目(纲)中毛翅目与鳞翅目亲缘关系最近,昆虫纲中的衣鱼目、蜉蝣目、蜻蜓目与弹尾纲、双尾纲、原尾纲距离较近,属于比较古老的昆虫类群.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DNA基因序列是研究昆虫属、种间系统发育理想的分子标记,其中12SrRNA、16SrRNA、COⅠ、COⅡ和ND5是应用频率最多的分子标记。综述了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应用较广的线粒体DNA标记基因及其研究范围和进展,分析了线粒体DNA的昆虫样本、标本的保存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巴山  杨宝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67-70,85
应用DNA序列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规律成为当前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热点,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线粒体DNA序列分析已经被广泛的的用于林蛙的系统学研究,成为研究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地理演化的重要手段,但核基因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发现核基因包含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核基因序列或将核基因序列与线粒体基因序列相结合研究两栖动物的系统发育正成为分子系统学领域的新的发展趋势。正因为对林蛙的研究多只局限于线粒体DNA,使得研究结果并不完善甚至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借鉴研究者对其他两栖类的研究经验,利用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结合对中国林蛙进行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昆虫线粒体DNA(mtDNA)的特点、mtDNA标记优缺点及该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应用mtDNA作分子遗传标记主要用来进行昆虫分类单元的鉴定、物种或种群的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基因流、起源及杂交带的研究,但由于mtDNA标记的缺点,因此常需与其他标记技术结合使用才能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DNA(mtDNA)具有快速进化、不易发生突变等独特的优点,正成为昆虫系统发育、种群遗传变异与分化研究和近缘种、种下分类单元鉴定的理想工具之一。文中介绍了应用线粒体DNA研究蝗虫物种起源与分化、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及体色分化等方面的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因库中调取已完成测序的昆虫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共涉及昆虫7个目23个种的59个基因.应用MEGA 5.0形成了这59个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树,并计算CSPs基因在昆虫中的核苷酸替换速率.对非同义替换速率和同义替换速率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CSPs基因...  相似文献   

8.
应用DNA序列研究昆虫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规律已成为当今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在蝶类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主要从线粒体基因(常用分子标记如:16S rDNA、Cyt b、COⅠ、COⅡ、ND5等)以及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常用分子标记如:28S rDNA、视蛋白(OPS1)基因、周期(Period)基因、丙糖磷酸异构酶(Tpi)和甘露糖磷酸异构酶(Mpi)基因、延长因子(EF-1α)基因、无翅基因(Wingless)等]、多基因联合等3方面阐述蝶类不同分类阶元系统发育研究的进展。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多基因联合分析已成为当前蝶类分类和系统关系研究的主要手段,未来更多基因片段将被用于蝶类分子系统学研究,更多的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将被测序;最后,也探讨了目前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侧耳属蕈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食用大型真菌。侧耳属种类繁多,系统发育关系一直不甚明确,给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带来困难。可用于侧耳属蕈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基因片段很多,核糖体DNA(rDNA)的部分序列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较为理想的系统发育标记。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大亚基(Large subunite rDNA,LSU rDNA)片段(即28S rDNA)等是在侧耳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研究中采用较多的序列,为侧耳属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记手段。更深入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将为侧耳的分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系统发育及物种鉴定中的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被广泛使用。通过对3株野生香菇个体细胞总DNA的提取,nr DNA ITS序列的扩增、回收、克隆、测序,分析其ITS序列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及r RNA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个体细胞内ITS序列存在较高的多样性,即致同进化不完全现象。由此推论ITS序列并不适用于香菇菌株的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而在其他真菌中是否也有此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藏东南部边缘地区昆虫多样性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藏东南部边缘地区:墨脱、察隅和米林三县的204科昆虫,分别统计了这三个地区昆虫属和种的数量,其中墨脱昆虫922属、1433种,大大超过西藏已知昆虫的1/3,察隅319属、446种,米林119属、152种;列出了每个地区的珍奇昆虫和特有物种;总结了这些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种种特点。首先,这些地区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属于亚热带、热带的区系性质,它们的起源和演化与东洋区的昆虫区系密切相关;第二,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复杂,昆虫种类非常丰富,物种的分化十分活跃;第三,这三个地区的特有物种都十分富庶,作为县级行政单位,这种现象在其它地区是非常少见的;第四,这里还保存了众多的古老类群和珍稀物种。  相似文献   

12.
西天目山昆虫区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浙江省西天目山11目1147种昆虫,初步分析了该山的昆虫区系,介绍了该山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及其比例,比较了该山与国内外几个点昆虫种类的异同,分析了以该山为分布南北限的昆虫种类。据此试推断西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属东洋区近北缘;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昆虫种类繁庶;得益于植物区系和层次结构复杂,天敌丰富和人为干扰极少,昆虫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特殊的地形、植被和地史产生了大量的特有种、残留种和间断种。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特点,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调查、记录该保护区昆虫12目,110科,602属,932种,分析物种的分布型和区系成分。结果表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具有典型东洋界特征,与古北界关系最密切,与新热带界关系最远;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该保护区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特征,与华中区和西南区关系紧密,与青藏区关系疏远。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夜蛾科、尺蛾科和天蛾科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和采集,共发现河南境内夜蛾科、尺蛾科和天蛾科昆虫344种,隶属于196属,22亚科。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世界昆虫六大区系中,河南三科昆虫属15个分布型。以古北区系种类最多,占34.30%;古北和东洋区系种类居第二,占33.14%;东洋区系种类居第三,占18.31%。(2)在中国昆虫区划中,可分成35个分布型。以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最多,占59.88%:东北和华北区均有分布的种类居第二,占49.13%;东北、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居第三,占30.52%。(3)发生平原地区的种类比山区或丘陵地区多,黄淮平原亚区的种类最多,伏牛山北坡山地丘陵亚区的种类最少,这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相有关系。(4)伏牛山、黄河阻隔某些夜蛾科昆虫在其南北麟(岸)的分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滇东北地区北部记载昆虫纲(Insecta)9目71科302属423种,其中以鳞翅目(Lepi-doptera)物种最丰富.该地区昆虫区系以东洋界—古北界分布种最丰富,有218种,占全部物种的51.54%;东洋界分布种次之,有183种,占40.26%.该区域昆虫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体,是喜马拉雅区系、东亚区系和华南区系的混合体.滇东北北部的昆虫资源以资源昆虫、传粉昆虫、观赏昆虫、天敌昆虫、药用与食用昆虫5类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湖南永州蝴蝶资源,于1998—2005年3至10月对湖南永州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蝶类11科153属324种,从中抽取较为详细分布资料的158种进行区系分析和垂直分布分析,舜皇山的蝶类区系为东洋区系为主要优势,为63.92%;从垂直分布来看,在本区域共有3个自然区,对在各自然区内的分布成因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盾水螨总科是水螨的一大类群,其下阶元间分类系统和系统发育存在争议,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对该类群分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尚欠深入.对盾水螨总科生物学和分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中国区系,展望了盾水螨总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soil insect community was studied in grey desert soil district in September 2004. 90 soil samples and 100 pitfalls were collected from 10 treatments, i.e., abandonment (Aband.), CK, N, NP, NK, PK, NPK, MNPK (fertilizer N:organic N = 3:7), 1.5MNPK, and SNPK. 4915 soil insects (128 unknown), as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9 orders and 33 families, were obtained by pitfall traps and modified Tullgre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e macro fauna in total reached their peaks in abandonment, whereas meso and micro fauna in N and PK, respectively. Of the 10 treatments, the most dominant of soil insect composition was in MNPK and most evenness was N. The result by Kruskal-Wallis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rable soil insect w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X0.05(9) = 23.38, P 〈 0.005), and soil insect group of the abandonmen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fertilizer treatments. The soil insect community was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by non-metric- MDS analysis: (1) NPK, MNPK, 1.5MNPK, CK, (2) NP and PK, (3) NK and N, (4) SNPK, and (5) abandonment, which indicated that distribution of soil insect wa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 of the fertilizer. I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wo factors explained 98.51% of the total variation among the 10 treatments, and the factor one explained that N and SNPK positively affected soil insect community, whereas factor two explained that 1.5MNPK positively affected soil insect community, which showed that the diversified fertilizer did not evenly affect the soil insect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9.
辛明  杨贵军  王新谱  胡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39-15341
2008~2010年对宁夏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膜翅目昆虫进行系统采集和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膜翅目昆虫有12科37属61种。其中,蚁科、蜜蜂科为优势科;泥蜂科和胡蜂科为常见科。膜翅目区系组成的古北种占73.8%,广布种占31.18%,东洋种成分没有分布。  相似文献   

20.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5-7月对江西资溪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3000余号,鉴定种类582种,对其中415种标本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马头山昆虫种类与世界七大昆虫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以东洋区种类为主,占总数的58.55%,在中国地理区划中与西南、华中、华南三区昆虫的相互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