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气象探测资料、葵花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祥雨D型双极化天气雷达,对2019年7月中旬发生在陕西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加深东移,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合并,低槽携带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暴雨区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基础环流条件;低涡切变与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重要天气系统;卫星云图显示,低槽云系中有不断生成的中小尺度系统,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大值区总是与大降水相对应,降水量级偏大主要与降水云系持续时间长有关系;祥雨D型双极化天气雷达反射率垂直切割(RCS)产品对降水预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2013年7月4—5日山东中南部出现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PWV与降水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主要由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低层纬向切变线影响,鲁中、鲁南出现大暴雨天气。2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暴雨区,提供水汽条件,低层切变线辐合上升运动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切变线南侧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前期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切变线北侧冷区;后期冷空气从高空向下渗透,冷暖空气交汇在850 h Pa纬向切变线上,在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剧烈,辐合上升强烈,强降水区主要发生在切变线的暖区一侧。3PWV的变化与降水的开始结束密切相关,是降水开始结束的前兆信号,开始的前兆信号比较明显,降水峰值与PWV的峰值相对应。PWV高值持续时间与降水持续时间大致相等。降水期间,PWV振幅与雨强大小成正比,振幅越大,雨强越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象观测等资料对2013年7月16~18日珲春市出现的一次夏季强降水天气进行总结分析。此次暴雨天气具有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危害程度深等特点。高原低涡、西南涡等是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不断将大量的水汽输送到珲春市上空,为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暴雨区上空大范围强烈的上升运动区和深厚的上升气流具备了产生强降水的大潜势,是强降水发生发展的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2015年6月10日乐亭县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10日乐亭县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主要受东北冷涡影响,槽前西南气流与涡后冷空气交汇,地面低压冷锋东移,途径河北南部地区,冷锋前部暖区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为此次强降雨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高空有正的大涡度值不断向下延伸,低层分布有负位涡,不稳定区域上方有冷空气叠加,促进强降雨天气发展;锋前暖平流加强推动地面低压发展,低层暖湿气流促使不稳定层结加强,乐亭县水汽、热力条件充足,再加上不稳定层结积累有利于强降雨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2014年5月13-14日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与西南急流的加强北抬和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密切相关。西南急流的加强北抬、低层切变线与低涡的维持分别是暴雨产生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另外,低层暖湿气流的堆积将冷空气抬升至中高层,满足对流不稳定条件,有利于降水加强。  相似文献   

6.
2011年初春鸡西市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淑梅  万红  马国忠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278-279,284
2011年4月22—23日鸡西市出现了一次雨转暴雪天气过程,该文利用常规资料、NCEP分析资料以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对此次雨转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槽东移受东阻影响切涡,低涡东移缓慢并强烈发展是造成此次暴雪天气的主要形势,东北风与偏东风暖湿切变处出现大降雪,降水持续也是造成暴雪的重要原因。偏东干冷空气侵入黑龙江东部,此厚度在800 hPa以下,这在降水中起冷垫作用。低空西南急流和东南风急流的输送使得暖湿气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黑龙江东部,并得以聚集,为降雪强度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深厚的强烈上升运动是造成鸡西地区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地面温度是降水性质转变的一个影响因素,地面温度下降到1℃左右时雨将转为雨夹雪,当地面温度继续下降到0℃或以下时,雨夹雪转为雪。850 hPa温度场上-4℃也是一个雨雪转换的指标,但是还需要配合冷平流的强弱进一步判断。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19—20日临汾市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中高纬呈两槽一脊环流形势,是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加上西南涡和高低空急流配合,推动了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受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临汾市境内水汽充足,位于水汽辐合大值区内,恰好是低涡活动区域;临汾市北部分布有垂直速度大值区,强降雨天气主要集中在临汾北部,有大值中心,同地面中低压系统有很好对应。  相似文献   

8.
王华  张有菊  赵玉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01-12602
综合利用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13 ~ 14日济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西风浅槽和后期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的结果;前期以两高之间的纬向切变线影响天气阴沉以阵性局地强降水为主;中期低层出现涡旋自西南向东北沿黄河进入渤海湾产生影响,降水强度比较大;后期高空500 hPa低槽滞后冷空气跟下来产生影响,强降水出现在850 hPa西南涡进入山东后有北部冷空气加入“参与”这个时段;因此,夏季预报强降水时首先要分析考虑有没有中小尺度系统出现,是预报强降水依据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观测资料,从环流特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6年7月19—20日豫东地区一次暴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主要有暖区对流降水造成,范围广,强度大,主要影响系统有副热带高压、低涡、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等。动力条件有低层正涡度增大,辐合加强,有利于上升运动。西南和东南急流提供充沛水汽,暖云层和湿层厚,层结不稳定,降水效率高,雨强大。云图表现为斜压叶状云系,雷达为多单体涡带状回波。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1日,济宁地区5个站出现了暴雨,济宁本站出现降水量为105.0mm的大暴雨。对这次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的中尺度切变、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是该次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中层切变线上分布不均匀的辐合区、中低层正涡度区、高层负涡度区以及明显的垂直上升运动,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重要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