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陆晓维 《农家致富》2014,(11):59-59
一、竹炭、活性炭吸附法 竹炭、活性炭是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竹炭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比一般木炭吸附能力强2~3倍的能吸附有害物质的新型环保材料。竹炭的特点: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硝酸对竹炭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吸附能力.研究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等因素对改性竹炭吸附氨氮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竹炭吸附氨氮的机理.实验表明:竹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和表面结构特性分别影响其化学吸附能力和物理吸附能力.改性竹炭相对于未改性竹炭,其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量G、比表面积S、孔比容积Vp明显增大,氨氮的最高吸附去除率由20.1%提高至82.2%,吸附平衡时间由未改性时的6 h缩短至4 h.氨氮在竹炭上的吸附等温方程可与Freundlich模型较好拟合.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 等因素对改性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活性炭对农药毒死蜱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媛媛  陈桐  房俊卓  杨桦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40-4043
活性碳具有多孔结构,对农药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HTAB)、溴代十六烷基吡啶(HPB)、四丁基溴化胺(TBAB)三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比表面积测定、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等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农药毒死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改性后的活性炭对水中毒死蜱的吸附量显著提高,与改性前相比,三种改性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0、1.1、2.5倍,三种改性活性炭对毒死蜱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C-TBAB>C-HTAB>C-HPB,并且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的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常被用作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工业、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目前水污染物种类繁多,对水质要求高,传统的活性炭在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通过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可提高其对特定物质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的改性由此成为热点.从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微生物改性等三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活性炭的改性技术,概括了不同改性方法的特性,并比较了不同改性技术改性前后对水中特定吸附质吸附性能的差异,为活性炭的改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研究者运用不同氧化工艺改性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经过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在比表面积、孔容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增加显著。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对于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提升十分明显,而对于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后,提出了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改性花生壳吸附废水中Pb~(2+)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花生壳进行化学改性,引入对金属离子作用更强的活性基团,改善其吸附能力。研究了不同改性条件下,改性后花生壳对Pb2+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及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模拟废水试验,对Pb2+的吸附效率达64.32%。  相似文献   

7.
磷酸改性竹炭对水溶液中环丙沙星吸附去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磷酸改性竹炭对环丙沙星的吸附去除效果。[方法]利用磷酸改性后竹炭去除水溶液中的环丙沙星,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等手段分析竹炭的物理特性,并用吸附等温方程和吸附动力学研究吸附过程。[结果]改性后竹炭比未改性竹炭具有更好地吸附效果,改性后竹炭表面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孔容和比表面积经改性后均增加,且表面有一些微孔转化成介孔。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等温模型描述,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结论]试验结果为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治理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业固废玉米秸秆制备活性炭,并对其进行H2O2/H2SO4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其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脱附性能和表面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变化以得到对甲醛有较高吸附量的活性炭。结果表明,经H2O2/H2SO4改性处理后可使活性炭平均孔径增大,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提高150.41%,对甲醛饱和吸附时间延长50%,饱和吸附量提高165.94%,脱附峰面积和峰高均明显增大,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合吸附。  相似文献   

9.
改性甘蔗渣吸附水溶液中酸性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胜华  王瑾  朱龙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78-5080
[目的]寻找新的、低值的、具有高效染料吸附能力的生物材料来加强染料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方法]以磷酸改性处理后的甘蔗渣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酸性橙和酸性金黄染料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溶液的pH值、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改性甘蔗渣用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将其同没有经过改性处理的普通甘蔗渣进行比较。[结果]在染料浓度50 mg/L、吸附剂投量2.0 g/100 m l、pH值2、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180 m in的情况下,改性甘蔗渣对酸性金黄和酸性橙的吸附率分别达到97.8%和96.4%,相对于没有改性的普通甘蔗渣,其吸附率分别提高了63.3%和65.7%。[结论]通过酸改性的甘蔗渣是一种良好的酸性染料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富集溶液中Au(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绘出了利用活性炭自溶液中吸附Au(Ⅲ)及改性试验结果。在溶液酸度CH+=2~3mol·L-1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较强,经NH3·H2O、苯胺等改性后的活性炭增强了对Au(Ⅲ)的吸附作用,回收率可达98.0%。  相似文献   

11.
以生物废料橙皮为原料,经乙醇、NaOH及CaCl2处理,得到改性橙皮生物吸附剂,对中性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及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为7,改性橙皮用量为0.1 g,吸附时间为5 h,吸附温度为20℃,染料初始浓度为1 200 mg.L-1的条件下,改性橙皮对中性红的最大吸附量为478.60 mg.g-1。改性橙皮对水中中性红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废料橙皮为原料,经乙醇、NaOH及CaCl2处理,得到改性橙皮生物吸附剂,对中性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及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为7,改性橙皮用量为0.1 g,吸附时间为5 h,吸附温度为20℃,染料初始浓度为1 200 mg.L-1的条件下,改性橙皮对中性红的最大吸附量为478.60 mg.g-1。改性橙皮对水中中性红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在优化还原法和改性活性炭吸附法应用于水体中Cr(Ⅵ)的去除效果的基础上,探讨还原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的联用及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及2次验证试验优化了还原法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得到了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分别作为还原剂的还原法的优化条件,在该条件下,各还原剂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6.59%~99.48%.以不同浓度硝酸锰分别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其效果差别较大,但都优于未改性活性炭,其中,当硝酸锰浓度为0.03 mol·L-1时,所得的改性活性炭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率最高,且去除率受pH、初始Cr(Ⅵ)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较大,pH为3时,去除率最高(94.6%),对水中初始浓度较低的Cr(Ⅵ)的去除效果较好,在吸附的初、中期,Cr(Ⅵ)的去除率增长较快.还原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联用优于单独应用还原法或改性活性炭吸附法,以该联用法对海甸溪水模拟Cr(Ⅵ)污染样品的处理结果表明,联用法对实际基体样品的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优化还原法和改性活性炭吸附法应用于水体中Cr(VI)的去除效果的基础上,探讨还原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的联用及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及2次验证试验优化了还原法对水体中Cr(VI)的去除,得到了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分别作为还原剂的还原法的优化条件,在该条件下,各还原剂对水体中Cr(VI)的去除率可达到96.59%~99.48%。以不同浓度硝酸锰分别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其效果差别较大,但都优于未改性活性炭,其中,当硝酸锰浓度为0.03 mol·L~(-1)时,所得的改性活性炭对水体中Cr(VI)的去除率最高,且去除率受pH、初始Cr(VI)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较大,pH为3时,去除率最高(94.6%),对水中初始浓度较低的Cr(VI)的去除效果较好,在吸附的初、中期,Cr(VI)的去除率增长较快。还原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联用优于单独应用还原法或改性活性炭吸附法,以该联用法对海甸溪水模拟Cr(VI)污染样品的处理结果表明,联用法对实际基体样品的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竹炭对水溶液中Ni^2+吸附规律,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的pH值、竹炭用量、Ni^2+初始浓度等条件对Ni^2+去除率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竹炭对水溶液中Ni^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pH值是影响Ni^2+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溶液接近中性时吸附效果最好;竹炭投加量为30g/L时,即可达到最佳吸附效果;竹炭的动态吸附过程符台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时间为180min;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表明吸附是吸热过程;竹炭对Ni^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16.
采用50%氯化锌活化松果粉制备活性炭,并用0.01mol/L的KMnO4加以改性,通过比表面分析改性活性炭的孔结构以及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其吸附水体六价铬Cr (VI)的最佳条件。比表面积分析表征结果如下:未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94.7900m2/g ;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361.9433m2/g。整体而言,松果活性炭的活化制备与改性使其比表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当改性活性炭用量为5g /L、pH为5、吸附接触时间为2h、温度为25℃、含铬废水的含量为25mg/L时, Cr (VI)吸附效果能达到了99.29%。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方法]以玉米秸秆制备的粒状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吸附性能模拟试验装置,采用静态重量法测试制备活性炭对甲醇的吸附能力.[结果]床内盛装同种试样炭料在同一吸附温度下,新型吸附床A(内置膜片式刺孔吸附质管)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未进行结构改进的吸附床B,达到相同吸附量0.22 g/g时,A床吸附提前5 min;床内盛装不同粒径与同一粒径活性炭的对比试验,在同一吸附温度下,其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盛装同一粒径的,达到同一吸附量0.22g/g时,吸附提前16 min;床内活性炭添加适量石墨粉可增强导热、强化吸附性能,最佳添加量为活性炭总量的20%;改性活性炭试验中,相比试验对照组经弱酸性溶液浸泡后活性炭可增强吸附性能,达到平衡吸附量87.1%时吸附提前了3 min.[结论]试验研究了吸附床结构、吸附床内盛装粒径不同炭粒、活性炭中添加不同量的石墨粉以及改性活性炭等对系统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方法]以玉米秸秆制备的粒状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吸附性能模拟试验装置,采用静态重量法测试制备活性炭对甲醇的吸附能力。[结果]床内盛装同种试样炭料在同一吸附温度下,新型吸附床A(内置膜片式刺孔吸附质管)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未进行结构改进的吸附床B,达到相同吸附量0.22 g/g时,A床吸附提前5 min;床内盛装不同粒径与同一粒径活性炭的对比试验,在同一吸附温度下,其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盛装同一粒径的,达到同一吸附量0.22 g/g时,吸附提前16 min;床内活性炭添加适量石墨粉可增强导热、强化吸附性能,最佳添加量为活性炭总量的20%;改性活性炭试验中,相比试验对照组经弱酸性溶液浸泡后活性炭可增强吸附性能,达到平衡吸附量87.1%时吸附提前了3 min。[结论]试验研究了吸附床结构、吸附床内盛装粒径不同炭粒、活性炭中添加不同量的石墨粉以及改性活性炭等对系统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柱吸附方法研究三氯化铁改性有机膨润土的包膜材料对六价铬动态吸附,探究改性有机膨润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改性有机膨润土粒径小,直接填充到吸附柱会增大压力损失,本试验以三氯化铁改性有机膨润土分别包膜活性炭和4A分子筛制成两种包膜材料,把包膜材料填充到吸附柱进行动态吸附、脱附和再生,收集并测定不同时刻流出液的六价铬浓度.结果表明,三氯化铁改性的有机膨润土可显著提高其对六价铬的吸附能力;两种包膜材料均可降低被吸附溶液在吸附柱内流通阻力,使动态吸附能够顺利进行;动态吸附过程符合修正的Thomas吸附模型;包膜材料很容易脱附再生,脱附再生后包膜材料吸附能力升高;包膜活性炭对六价铬吸附能力高于包膜4A分子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方法]以玉米秸秆制备的粒状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吸附性能模拟试验装置,采用静态重量法测试制备的活性炭对甲醇的吸附能力,并研究吸附床结构、吸附床内盛装粒径不同炭粒、活性炭中添加不同量的石墨粉以及改性活性炭等对系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床内盛装同种试样炭料在同一吸附温度下,新型吸附床A(内置膜片式刺孔吸附质管)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未进行结构改进的吸附床B,达到相同吸附量0.22 g/g时,A床吸附提前5 min;床内盛装不同粒径与同一粒径活性炭的对比试验,在同一吸附温度下,其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盛装同一粒径的,达到同一吸附量0.22 g/g时,吸附提前16 min;床内活性炭添加适量石墨粉可增强导热、强化吸附性能,最佳添加量为活性炭总量的20%;改性活性炭试验中,相比对照组经弱酸性溶液浸泡后活性炭可增强吸附性能,达到平衡吸附量87.1%时,吸附提前了3 min。[结论]该研究可为优化吸附床的结构设计和吸附式制冷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