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吞吐技术在高含水油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含水期采用堵水与驱油剂驱油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介绍了吞吐技术的原理,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剂的筛选、浓度的确定,并进行了室内驱油试验。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采收率。同时在室内试验基础上,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在2口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油田考评驱油剂驱油效率的方法,针对四种不同来源的原油对比了可见分光光度法、热分析法、马弗炉焙烧失重法测试驱油效率的结果,热分析法和马弗炉焙烧失重法测试结果一致,与可见分光光度法有较明显的差异。对所用的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比,从理论上来推断方法的可靠性,及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理论上,对于可见分光光度法要使方法合理,必须原油中各种不同的组分洗脱速度一致,实验对比了原油及利用驱油剂洗下的原油的紫外可见谱图,从谱图上来看,洗下的原油的组分分布和原来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判断,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实验中原油的驱油效率存在方法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热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的干扰,本实验中水的干扰很少;因此本实验条件下采用热分析方法测试优于可见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高温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驱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在114℃条件下,对亲水、亲油低渗岩心进行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考察了界面张力、乳化作用、润湿反转以及注入时机对注入压力、驱油效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越低,提高驱油效率和降低注入压力的幅度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乳化速率越高,原油采收率越高;乳化降黏能力越强,降压效果越好;同时,适当降低乳状液稳定性也对驱油有利。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转作用使其能在较高界面张力下有效驱油,并在亲油岩心中获得较亲水岩心更好的增油降压效果。此外,在中等含水阶段进行表面活性剂驱,能够利用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庆油田5个区块三元复合驱前后密闭取心井的水洗资料。水洗结论表明5个区块中E区块的三元复合驱效果最好,驱油效率提高幅度为17.3%,同时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率是油层水洗比例和水洗程度的综合反映,因此提高水洗比例和水洗程度可以提高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率。分析三元复合驱前后密闭取心井在主流线的相对位置,表明在主流线中间位置的密闭取心井驱油效率提高幅度高于靠近生产井的;储层的韵律、夹层和渗透率等非均质性参数数据表明在不均匀型和均匀型的同类型储层里,内部相对非均质性越强,三元复合驱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一定条件下应用仿真微观模型进行了表面活性聚合物 SLH-Ⅲ溶液驱油试验。在驱油的过程中,由于润湿性的不同,显示出了不同的驱油机理。在亲水模型中,油的流动机理以剪切夹带为主,通过 SLH-Ⅲ溶液的增黏性和黏弹性可以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并且 SLH-Ⅲ溶液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残余油滴易于变形、分散和乳化;在亲油模型中,油的流动机理以桥接、拉丝为主。同时,表面活性聚合物 SLH-Ⅲ溶液具有乳化性,乳化后的残余油在储层中的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并且使各种作用力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原来不能流动的残余油处于可流动的状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 SLH-Ⅲ溶液驱替后,水驱油形成的残余油减少了,采收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驱油效率是注水开发油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水驱油田的极限采收率,因此要评价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潜力,首先应分析驱油效率的理论值。以渤海油田283条天然岩心测量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样本,统计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下水饱和度、束缚水下油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水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归一化水相相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间的统计规律,由此得到渤海油田驱油效率与岩石有效渗透率的统计规律。同时,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流量方程和Welge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水驱油效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水驱油实验的取值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驱油复合菌系并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进行评价,在50℃条件下通过长期限制性培养,以乳化和降解石油的能力为指标,获得一组高效稳定的驱油复合菌系。复合菌系发酵液对原油具有降粘和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室内岩心驱油试验表明,水驱后复合菌系驱可提高石油采收率14.47%。2007年9月20日在大庆杏6—3-丙605油井进行了吞吐试验,截止2008年7月31日,采出液平均含水率由93.15%降至90.69%,日产液量提高69.86%,累计增产原油203.95t。表明复合菌系适应地层油藏条件,具有增采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扶余油田东区油藏参数、原油粘度、高温相渗、驱油效率及波及系数等方面论证了扶余油田水驱转注蒸汽开发的可行性,同时在优化注蒸汽技术参数研究基础上,在扶余油田东九区开展了先导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试验效果,为注水开发油田转变开发方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聚合物驱油规模在下二门油田的扩大,产出液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聚合物含量上升水体粘度变大,造成油水分离难度加大,常规过滤罐无法满足现场生产需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微涡旋气浮过滤技术对二级过滤罐进行改造,改造后过滤罐出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截污效果。  相似文献   

10.
储层层间物性差异是影响非均质油藏水驱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层系内合理层间渗透率级差是提高储量水驱动用程度的关键参数。针对胡状集油田进行多层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长岩心水驱油试验,研究渗透率级差组合对采收率的影响,发现胡状集油田层系内渗透率级差小于6倍能显著提高水驱采率。据此在胡状集油田6个开发单元按渗透率级差重组细分开发层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聚表剂驱油技术是一种集调剖及驱替为一体的新型驱油技术。室内静态评价试验表明,聚表剂与驱油用中分聚合物配伍性良好。不同比例的聚表剂与聚合物混合后,样品的增粘性能、乳化性能和稳定性能较好。室内驱油试验表明,聚驱后注入聚表剂可提高采收率10.8%。现场实践也证明采用该技术能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敖南油田低产低效井及高含水井多、措施增油难度大、注水压力上升快及欠注井多等矛盾,提出了减少低效无效循环,合理进行产液结构及注水结构调整的方法及原则,并对注采结构优化及产液结构调整过程中水驱挖潜方法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合理进行注呆结构优化、有效实施增产增注措施及科学引进控水增油新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海上油田的非均质性较强,单纯聚合物驱在海上油田应用中的效果受到限制。为了强化聚合物驱的深部调驱能力,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合成 Q16、Q17、Q18、Q20等4种交联聚合物微球,并与聚合物 H AP进行复配,然后通过3种不同组合方式来进行岩心驱油试验。对比发现单纯交联聚合物微球和单纯的聚合物HAP的提高采收率效果为15%左右,而二者组合后效果能达到20%以上,其中组合方式3中 Q20&HAP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达到21.80%,说明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 HAP组合体系有较好的滞留、封堵效果,具有一定深部调驱能力,能够达到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三元复合驱I块单采葡T1~2油层开发调整过程中,根据该区块注三元后的受效特征,研究在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的方案调整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跟踪调整。措施调整结果表明,利用三元复合驱分类治理图进行产液结构调整,改善了试验区采出井供液状况;提液措施的方式和时机不同,措施效果不同,应抓住受效有利时机,抢上增产措施;利用微幅构造特点,优化方案调整,提高复合驱开发效果。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该区块油层动用程度,高效挖掘剩余油潜力,确保三元复合驱开发取得最佳效益具有重暖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低渗、特低渗油层富气-N2复合驱采收率,选用30cm长的低渗、特低渗2类天然岩心,分别在混相、非混相条件下进行了物模驱油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富气-N2复合驱方式,可获得接近于全富气驱的驱油效果,混相驱复合驱时低渗、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均为0.6 P V;非混相复合驱时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6PV,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4PV;相对低渗透岩心在该试验条件下,低渗、特低渗透岩心中,混相富气-N2复合驱采收率平均比非混相复合驱采收率高10.87%,技术指标具有优势;但非混相复合驱注入压力低、注同样P V数时所需气量少,其投入产出比平均为混相复合驱的1.314倍,经济上具有优势;特低渗透岩心富气-N2复合驱可以获得更好的驱替效果,在混相条件下,采用0.6PV富气+N2复合驱的驱替方式时,特低渗岩心的采收率为73.21%,比低渗岩心的采收率(65.91%)高7.30个百分点;在非混相条件下,特低渗岩心0.4PV富气+N2复合驱的采收率为62.05%,比低渗岩心0.6PV富气+N2复合驱的采收率(54.98%)高7.07个百分点;该研究为富气-N2复合驱在油气开采中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三元复合驱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三元复合驱开发具有历史短、阶段性强、注采能力降幅大等特点。影响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有地质和开发2大类因素。以A油田B区块一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示范区为例,在开发过程中,以储层精细解剖和潜力评价为基础,不断摸索开发规律,实施井组分类调整,形成了“以静定调”(纵向上深化认识单元间接触连通关系;平面上深化认识废弃河道连通关系;油层内深化认识夹层展布特征)、“以动定调”(保证调整措施的及时性、目的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的跟踪调整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一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龙虎泡大安阶地的龙虎泡油田受储层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影响,开发效果逐年变差,表现出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自然递减率上升的问题。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不同剩余油类型的油水井对应调整方式,通过室内岩心驱替试验得到不同渗透率储层的合理注采调控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水驱综合挖潜技术后,含水上升速度和自然递减率下降,注采剖面得到调整,提高了储层动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Gompertz模型,建立了油田化学驱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包括潜力评价定量表征模型、油藏分类技术、适用度和风险度模型,研制了相应的潜力评价软件。实例应用表明,研制的软件能够综合考虑实施化学驱的技术、经济潜力及风险性,有效完成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的潜力评价,较好地指导油田开发决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油藏火驱驱油机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火驱分为已燃区、火墙(燃烧带)、结焦带、蒸汽带、热水和轻质烃带、油墙(富油带)、剩余油区、原始含油区等8个区带,研究了火驱驱油的电阻率模型,对火驱的各个区带的电阻率变化特征作了详细解剖分析。在某油田火烧区实施了电位法的监测,获得了射孔段电阻率的平面分布图像;结合模型和实测资料描述了已燃区、蒸汽带和剩余油区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20.
宝力格油田巴19断块属于中高温(58℃)油藏,原油物性差,以高蜡、高胶质为主体,油水黏度比高,注水指进导致水驱效率低,储层非均质性强,层内层间矛盾突出。根据油田的特点,以整体改善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为目的,研究形成了以微生物驱为主体、凝胶调驱为辅的微生物凝胶组合驱技术,微生物改善原油物性,并适当开展调驱扩大微生物工作液的波及体积,提高微生物凝胶组合驱效果。通过该项技术在宝力格油田持续应用,目前油藏菌体浓度保持在106个/ml 左右,形成了整体的微生物场,原油黏度平均降低率48.1%,微生物凝胶组合驱可使采收率提高9.5%。自2010年开展微生物凝胶组合驱以来,巴19断块增加可采储量63.96×104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