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牧草遗传资源是牧草遗传与育种研究的基础材料,然而数量庞大的遗传资源给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的概念、构建方法、步骤和核心种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核心种质如何创新和有效利用是目前植物遗传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以云南地方稻(Oryzasativa L.)种资源核心种质519份和497个F1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研究了籼(Indica)、粳(Japonica)2个亚种间、5个稻作生态区和16个行政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布趁势。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大,稻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地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明显,遗传多样性中心在滇西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粳稻表型遗传多样性大于籼稻。核心种质中籼稻与滇屯502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均增加;粳稻与合系35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亲本与F1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不显著,遗传分化增加。应加强对遗传多样性中心的遗传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使这些宝贵资源在遗传改良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作物种质资源达450余万份。其中水稻40多万份.数量巨大的资源为保存和利用研究带来了困难。为此,FRANKEL(1984)提出了“核心种质(core collection)”的概念。之后,核心种质的研究逐步成为国际遗传研究的热点。水稻核心种质强调的是对整个资源多样性的代表性以及在生产、育种中的利用,核心种质占种质资源的10%。辽星8号就是应用核心种质理论,经杂交选育的长粒形优质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全球作物遗传资源概况与研究动向(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作物遗传资源的概况1.全球植物遗传资源的搜集与保存(1)从事植物遗传资源研究的国际农研机构早在1974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在罗马成立,当时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个附属机构,并由其行政代管,但同时向国际农业磋商小组(CGIAR)作出报告,并由此获得经费。IBPGR在头10年里的工作重点是收集处于受威胁地位的植物遗传资源,制订出种质资源搜集的优先地区和作物,并通过在全世界40多个国际和国家的基因库保存基础收集品,促进了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增加了数以万计的收集材料,引起了全…  相似文献   

5.
.梅 花 品 种 资 源 核 心 种 质 构 建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梅花是中国观赏树木类品种资源研究较深入全面的种类之一,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财力的情况下,加强梅花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利用效率,该研究利用梅花295个AFLP多态位点信息,采用系统取样的C和G取样策略,以Nei’s(1972)遗传距离进行的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取样,从178个梅花品种及近缘(品)种构成的群体中,选取了52个品种样品作为梅花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为29.21%.遗传多样性和实用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保留了梅花全部3个种系、5类18个品种类型;Nei’s (1973)基因多样度、Shannon’s信息指数、Simpson指数保留率分别为:99.90%、99.47%、99.99%.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核心种质与原全部种质的各项遗传参数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核心种质样品较好地保留了全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态性状类型,为梅花等观赏植物改良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葡萄核心种质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在已建立的葡萄初级核心种质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葡萄核心种质。【方法】利用M策略(Core Finder和Power Core)、遗传距离法(least distance stepwise sampling,LDSS和genetic distance optimization,GDOPT)和Core Hunter法构建核心种质, 并对He、Ho和 I值等遗传多样性指数和方差差异百分率(VD%)、均值差异百分率(MD%)、极差符合率(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R%)等表型指标进行统计检验,同时采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的主坐标分析对其进行确认。【结果】M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能保留初级核心种质全部的等位基因,遗传距离法抽取的核心种质对原始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为使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最大的遗传距离和最大的遗传多样性,对M策略、遗传距离法和Core Hunter法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了合并,48份葡萄核心种质以最少的种质材料保留了初级核心种质96.21%的等位基因,以5.53%的取样比例代表了原始整体种质92.90%的遗传多样性。【结论】经分子和表型检验,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遗传多样性。同时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对其它作物核心种质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猕猴桃全基因组数据,开发、筛选一批多态性高、通用性强的SSR引物,为猕猴桃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等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435对SSR引物,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进行等位变异检测。首先,采用遗传差异较大的5份猕猴桃种质资源对引物进行有效性筛选;其次,选择9个物种或杂交组合的16份猕猴桃种质资源开展引物复筛;最后,利用所选引物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内猕猴桃属51个类型共225份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分型及亲缘聚类分析。【结果】 从435对引物中初筛到216对有效性引物,经复筛确定分布于29条染色体上的67对引物为最终核心引物。67对引物在16份种质中共得到84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检测到等位变异6—1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2.5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27(A-Geo-149)—13.84(A-Geo-407)个,平均为8.18个;观测杂合度(Ho)为0.60(A-Geo-073)—0.93(A-Geo-158),平均为0.77;期望杂合度(He)为0.72(A-Geo-149)—0.92(A-Geo-101、A-Geo-158),平均为0.8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7(A-Geo-149)—0.92(A-Geo-158),平均为0.84;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47(A-Geo-149)—2.73(A-Geo-101),平均为2.22,说明引物的多态性极高,适用于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225份种质资源聚类结果能明确揭示猕猴桃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结论】 筛选出的SSR引物稳定、可靠,多态性与通用性高,可作为核心引物用于猕猴桃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指纹图谱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广西荔枝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为广西荔枝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原产和引种的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4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按原始群体50.00%、25.00%和12.50%的取样比例,采用逐步聚类法优先选择性状优良材料的原则构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果]40对SSR引物从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82条清晰的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2~13条,平均7.0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82条,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1~13条,平均4.55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比率为14.29%~100.00%,平均64.54%.88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96,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在遗传相似系数0.86处,88份荔枝种质资源可分为七大类群,第Ⅰ~Ⅶ类群分别包含3、12、6、6、1、2和58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均为龙荔种质资源,第Ⅱ类群主要为早熟种质,第Ⅳ类群主要为早熟实生种质,表明荔枝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熟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8份荔枝种质资源在40个SSR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指数(I)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3.2750、2.1137、0.8092和0.5107.核心种质-1、核心种质-2和核心种质-3的种质资源数量分别为44、22和11份,其中,核心种质-2的Ne、I和He 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最高,分别为2.1774、0.8452和0.5271;仅核心种质-3的Na与原始群体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组核心种质的其余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原始群体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核心种质-1和核心种质-2均能充分代表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最终选择核心种质-2作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论]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荔枝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的理想分子标记.广西荔枝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相对较窄,遗传多样性较低,今后应加强荔枝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植物遗传资源微核心种质是种质资源和核心种质研究领域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微核心种质以1%的样品量代表了整个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从而使与作物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精确评价成为可能,为育种工作中有利基因的筛选提供极大便利。本文综述了微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并探讨了应用微核心种质评价作物重要经济性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毛白杨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在进行相应的遗传分析基础上,构建核心种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毛白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其他树种核心种质构建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16对荧光SS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272份毛白杨和白杨杂种种质不同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根据期望杂合度,计算每个样品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值,然后对所有样品根据贡献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通过比较贡献率最高的前50%、45%、40%、35%、30%、25%、20%和15%取样比例获得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期望杂合度(He)等,分析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确定其合适的取样比例。  结果  随着取样比例的降低,Ne、I和He值均在升高,均大于原始种质相应数值,而且He值均大于0.5,表明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原始种质的He值小于0.5。按照25%取样比例,得到前68名种质,其中包含18份杂种种质以及所有省份选出的部分优异种质。所得到的Ne、I和He分别是2.761、1.094和0.539,均大于原始种质的相应值2.075、0.825和0.432。t检测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表明这68份种质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可靠的代表性,可以作为核心种质。北京的种质与河北的种质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97;与山西次之,为0.990。  结论  毛白杨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比例是25%,最佳取样范围为20% ~ 40%,如果种质资源数目较大,可以适当降低至15%,如果基数较小,可以升高至45%。He、Ne、I等均表明这些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种质遗传变异丰富,聚合了亲本的优良等位基因,首次从分子水平证明了杂种种质是毛白杨遗传改良的重要育种资源。建议相关部门或者育种者要高度重视白杨杂种种质的收集、保存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甘薯核心种质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核心种质的提出背景、主要特征和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表型性状数据和分子标记数据的构建广西甘薯核心种质的方法,认为在利用表型性状数据进行核心种质构建时,适当地结合ISSR标记等数据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揭示甘薯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从多个角度对整个甘薯资源进行评价。此外,核心种质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应及时更新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12.
核心样品种质库是体现作物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并促进有效利用的一项重要资源管理机制。构建贵州稻种资源核心样品种质库时,须遵生气勃勃跃要保证最大可能的遗传多样性,又要避免过多的遗传同一性材料、既便于管理,更有利于利用和交流;既是数量上的精炼,又是特色性优异种质研究成果的体现等基本原则。采取形态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鉴定为主,畏之同工酶等生化分析作为太评价指标,分层取样,逐层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贵州稻种核心样  相似文献   

13.
Tea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crop in China. About 2665 accessions of tea germplasm (Camellia spp.) are conserv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Germplasm Tea Repository. However,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collections have been exhaustively used in tea plant improvement program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velop a core collection of tea plant to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in improvement programs and simplify their management. For this purpose, based on the cultivated region grouping and phenotypic trait data, a core collection of tea plant was established using logarithm proportion and Ward’s cluster method. Approximately 20% of the accessions were then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se distinct groups to form a core collection of 532 accessions. Different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comparison of mean using Newman-Keuls test, variance using Levene’s test, an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using Chi-square test for the traits validated that the variation present in the initial collection was retained in the core collection. The Shannon-Weaver diversity index for different traits was also similar in the core and initial collection. The phenotypic cor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quantitative traits that may be under the control of coadapted gene complexes were also preserved in the core collection. This core collec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tilization of tea germplasms.  相似文献   

14.
牧草核心种质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亮  张新全  刘金平  陈永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25-2126,2151
牧草遗传资源为牧草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遗传基础,然而数量庞大的资源也给牧草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了困难。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构建的意义,开展核心种质研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以及核心种质的检验指标等;介绍了牧草核心种质研究的技术体系及可利用技术,为种质资源评价、开发和选育改良新品种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蝴蝶兰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流行和应用,其大量的种质资源给品种鉴定及利用和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操作困难和能源损耗.研究证明,核心种质的构建可以直接解决庞大数量的种质收集和有效利用之间的矛盾.对基于表型性状数据和SSR分子标记数据构建蝴蝶兰核心种质的步骤、方法及检测评价指标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蝴蝶兰核心种质建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利用现有板栗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高效管理和保存。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采用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法(UPGMA)对来自12个省(市或自治区)的279份板栗种质进行多次聚类抽样。聚类抽样时将2种遗传相似系数(SM系数和Dice系数)和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位点优先取样法)分别组合获得不同样本群,再比较不同样本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研究构建板栗初级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并采用t检验和主坐标分析评价初级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合表型特征对其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应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取得的种质比随机取样法具有更高的Ne、HI;应用SM相似性系数构建的核心样本,其遗传多样性指标要优于Dice相似性系数;根据主坐标结合形态学指标分析,利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和SM相似性系数经过3次聚类构建了68份板栗初级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24.37%的样品,Ne、HI分别为1.539、0.329和0.502,均高于原种质各遗传多样性指标,能够较全面的代表整个板栗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综上,基于SSR标记利用SM系数聚类,并结合位点优先取样法是构建板栗初级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甘薯种质资源在新品种培育中利用率低、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狭窄、优异资源筛选难等问题,从核心亲本构建的数据、取样策略、有效性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甘薯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具体方法,同时通过分析甘薯核心种质构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甘薯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种质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花莲核心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美  付杰  向巧彦  刘艳玲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5):3193-3205
 【目的】构建花莲核心种质,以利于对花莲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和利用。【方法】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395份花莲原始种质按照种属来源分组后采用组内简单比例法和聚类抽样法建立候选核心种质,比较不同候选核心种质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等参数,最终确定花莲核心种质,并进行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和t检验。【结果】所获得88个品种的花莲核心种质包括60份中国花莲品种,3份美洲黄莲,16份中美杂交莲和9份日本莲品种。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22.27%的样品,多态性位点和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保留率为99.27%,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为100.00%、101.72%、110.00%、106.67%。t测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差异不显著。【结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剔除原始种质中的冗余种质后,建立的核心种质以最少的花莲资源可代表原始种质最大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所构建的花莲核心种质在遗传上能最大程度地代表原始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浅谈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阶段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种质改良和创新措施:利用我国地方品种进行种质改良;利用温带种质,尤其是美国先锋公司的杂交种进行改良;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进行改良;利用轮回选择等进行群体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