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农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家庭经营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几个方面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测度了每种收入形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是破解“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平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是平罗县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平罗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围绕羊菜产业,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狠抓落实,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产品的品种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5—2019年不同省份农用地流转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的分析,从宏观层面考察了农用地流转、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户收入三者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其中的中介效应机制。同时还将全国各地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3个区域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加快农用地流转不仅能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可以作为农用地流转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中介变量,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从分样本来看,东部、西部、中部不同地区农用地流转都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均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部分中介效应也几乎都成立。但西部地区农用地流转对农户的增收效应以及农业机械化对农户收入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的空间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农民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1997年之后,农民收入的增幅开始下降,农民收入开始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变得非常困难,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艰巨任务。我国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农业,耕地面积按1.3亿hm^2(20亿亩)计算,人均只有约0.1hm^2(1.5亩),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终将受到“耕地资源”瓶颈的制约,进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无法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收入变化的态势、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最近几年,出现了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减缓的态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要跳出过去那种就农业论农业和思维定势,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践证明,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就是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顺义区委、区政府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带动和农业产业化带动两大战略性措施,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当前,农产品供给已由全面短缺走向总量基本平衡,农业已全面转入以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注重传统投入与资本、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优化发展新阶段,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新阶段,农民收入是整个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速缓慢,仍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研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业生产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4~2008年吉林省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及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并就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门限模型探究农业灾害冲击下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保障效果。结果显示:农业灾害冲击下,农业保险对农民经营收入保障有效,但对总收入保障失效,原因在于传统规避风险工具替代了农业保险对总收入的保障效用。农业保险对总收入的保障是否有效,依赖于地区农业经营程度与非农就业条件。提升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相比保险规模对保障农民收入的效果更好,但其门限效应跨度高达9.7倍,难度更大。边际预测结果在验证上述结论的同时显示,在农业保险发展的较高阶段,农业保险对收入有产生正向影响的趋势,但依然不具备宏观增收效应。因此,应从厘清农业保险政策目标、因地制宜优化保险推广与探索多元规避风险路径等方面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精准保障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市1980~2007年的农业原始数据为样本,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农民收入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是农民收入变化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农民收入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这意味着我国近年农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鉴此,认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适当提高养殖业比重,可以切实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保证我国农业长期、快速、稳定、均衡的发展提供产业结构方面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增长的现状,认为其深层原因是农产品供求格局的根本改变、非农业发展对农民增收作用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宏观对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深化WTO贸易规则下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城乡统筹,加快城镇化步伐;发展农业远程教育等,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的约束日益增强。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支撑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威胁着2020年我国农民收入倍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利用DEA-Tobit二阶段回归模型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综合效率较低,相对于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偏低可能是主要原因;另外,农业科技投入、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以及农户家庭经营规模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效率的重要因素。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应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农业劳动力结构性转移,加强对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此来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地股份制经营可行性评价模型。计算江苏省南京和淮安地区的农地股份制经营可行性综合指数,得到南京地区可行、淮安地区条件还不甚成熟的结论。2地区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二三产业经济发展、对农业收入的依赖和农民观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低,而农业劳动力收入低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本文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并展现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然后对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绥化地区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绥化地区2010~2012年的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4种农产品的产量、价格、生产成本和收益变化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4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年递增,生产效益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定性资料分析导致成本上涨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和结构上,分析了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下降的原因和典型特征。认为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提出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必须从战略上作重大调整,其对策是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窦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18-1821
为了揭示1978~2006年期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贵州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不断扩大和2006年之后差距开始趋向缩小的内在原因,笔者对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研究作参考。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低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农业收入低,这与滞后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