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廊坊市乡村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其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打造旅游产品品牌。乡村旅游业内在竞争力的提升,重在完善产业结构功能体系;旅游服务产品品牌的塑造,重在对特色资源要素的利用。以功能结构为标准,对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即紧邻都市型、旅游景区配套型、农业生产基地型、特色农业文化型和特色村镇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业态的定位与目标,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廊坊市农业总产值以及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服务业(非农产业)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动态模型.并对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以期为廊坊市经济总体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兴起并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方法。近年来,廊坊市以农村电商全覆盖为突破口,平台建设、主体培育、电商普及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廊坊特色的发展之路。通过对廊坊市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解决对策,希望促进当地农村电商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廊坊市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处京津腹地的独特优势,打造成为环渤海区域"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北方鲜明特色的代表性城市。廊坊市区同时要建设大量的生态园、植物园、果园与采摘园等均有利推动该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休闲农业发展的类型和特点、休闲农业的功能、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好河北省政府《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园区,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休闲农业旅游精品景点,今年以来,廊坊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强与文旅部门及旅行社合作,  相似文献   

6.
胡江川  胡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4-14875,14898
分析了绿色农业的含义,指出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人民安全消费、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并且能够推进农业机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分析了廊坊市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成果在于绿色农业基地、模式初具规模,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初步改善,同时也指出了廊坊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人们对绿色农业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缺乏资金投入;绿色农业生产及配套技术不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开发较晚,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通过对廊坊市现有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具体介绍了廊坊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依据目前的经济、科技和当代农业的发展形式,结合廊坊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具体介绍了廊坊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依据目前的经济、科技和当代农业的发展形式,结合廊坊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河北省廊坊有力的地理位置给廊坊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其中农业是国民经济促民生保发展的基础产业,文化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特色农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色农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又能创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一条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主要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村为例,探索一条适合该村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民俗文化村。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廊坊市第一沼气示范村安次区农村沼气的利用状况,揭示了其地位、存在的问题和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廊坊市安次区进行了循环农业的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廊坊市安次区的农业循环处于比较循环阶段。该区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具有较好的条件,农业生产基础好,农产品产值较高,具备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但是该区农业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仍处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发展阶段,资源过量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科技投入力度弱等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保障安次区循环农业持续利用的途径:全面推广沼气工程建设;财政补贴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全面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廊坊市观光采摘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廊坊观光采摘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廊坊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借势京津、对接京津,错位发展、抢位发展,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强农业资源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科学确定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郊—都市型”农业,突出农业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办公、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发展,并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拓宽广大农民的致富渠道,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廊坊市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不同规模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加速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还有利于通过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组织,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廊坊市近年来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大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技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2012年廊坊市永清、大城两县列入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围绕本地种植、养殖、农技  相似文献   

14.
<正>柴鸡养殖在廊坊市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效益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为了提高廊坊市柴鸡养殖的整体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组织了"四有"科技下乡服务,把农业科学技术利用多种渠道送到了养殖场和养殖户。在为养殖户进行技术服务的同时,笔者就廊坊市柴鸡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新兴产业是应用现代技术建立起来的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科技产品和服务以及突破农业传统功能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农业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生态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首都经济圈中的廊坊市农业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独特优势及问题。确定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强农业产业竞争力等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以及应遵循的经验借鉴与结合实际、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编制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发展对策,以加快实现廊坊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模式进行研究。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是培育产业内在竞争力、塑造旅游产品形象,具体模式包括: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模式、与旅游景区协同配套的模式、以农业生产基地为载体的模式、以特色农业文化为主导的模式、以特色村镇为载体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了廊坊市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公共产品的性质、资金投入体制、规划制定、技术指导与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廊坊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有利于通过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组织,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廊坊市近年来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大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技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廊坊市积极争列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相似文献   

19.
<正> 订单农业是市场经济对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从廊坊市的情况看,订单农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推动了农业生产上档升级。广大种养专业户、规模型基地、加工企业通过签订种养加购销合同,使农产品生产从“产定销”变为“销定产”,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性和从属性。近几年来,廊坊市订单农业在签订数量、合同履约率、拉动形成主导产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全市种植业签订订单销售面积0.84万公顷,产品量22万吨,总值达3.08亿元;养殖业  相似文献   

20.
廊坊市地处京津两个大的消费市场之间,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何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抓住京津两大消费市场的优势,拓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推动廊坊农业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则成为其农业发展转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廊坊的基本概述出发,分析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建立的因素,并探究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对推动廊坊市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