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几种淡水商品鱼背、腹肉一般成分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2.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40.32%,比全省平均值高0.22%,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0.50%,比全省平均值低0.07%,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总和平均值为60.87%,比全省平均值高0.2%。不同年代育成的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双项之和的平均值不同,蛋白质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低至高的变化,脂肪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高至低的变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双项之和随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不同体质量的草鱼、鲤鱼、鲢和鳙为对象,测定了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发现鲢和鳙的脂肪百分比极低,扩展了鱼类的脂肪百分比的下限.随体质量增加,草鱼的脂肪百分比增高,鲤鱼和鲢的脂肪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鳙的脂肪百分比降低,表明脂肪百分比随生长的变化规律存在种间差异.这4种鱼水分百分比与能量密度关系的r2均较高(0.755~0.905),而与脂肪百分比关系的r2仅在草鱼中较高(0.857),与蛋白质百分比关系的r2仅在鳙中较高(0.870),提示采用水分百分比预测脂肪百分比和蛋白质百分比仅在一些鱼类中有较高的可靠性.体质量与化学组成各参数的相关性均较低(r2≤0.350),表明采用体质量预测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比采用水分预测的可靠性更低.  相似文献   

4.
美国黄金鲈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称量法、微量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和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了美国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含肉率、粗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美国黄金鲈含肉率68.6%-71.2%,高于鲤鱼(63.5%-69.1%)和鲫鱼(62.3%-65.4%),且差异极显著;蛋白质含量18.9g/100g,高于青鱼、草鱼、花鲢、鲫鱼、河鲶鱼、斑点叉尾Hui、革胡子鲶和黄颡鱼;脂肪含量1.7g/100g,低于青鱼、斑点叉尾Hui和革胡子鲶,高于草鱼、花鲢、鲫、河鲶和黄颡鱼;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谷氨酸3.2g/100g,天冬氨酸1.9g/100g,甘氨酸0.9g/100g,丙氨酸1.4g/100g,合计7.4g/100g,高于河鲶,斑点叉尾Hui、革胡子鲶和黄颡鱼。  相似文献   

5.
漂洗水温对淡水鱼鱼糜蛋白质热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鱼、草鱼、鲢、鳙、卿5种淡水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淡水鱼糜加工中漂洗水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5种鱼肉经漂洗后的肌原纤维Ca^2 -ATPase活性及凝胶强度均随漂洗水温上升而降低,并且在水温达15℃时有一加速下降的转折点;⑵鲫蛋白质受漂洗水温影响最小,其余依次为草鱼、青鱼、鲢、鳙。  相似文献   

6.
应用薄膜电泳扫描法对鲢,鳙,草鱼,鲤(杂交鲤,镜鲤)在北方越冬期间血清蛋白含量及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越冬过程中5种鱼血清白蛋白含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减少的百分率依次为杂交鲤(48.8%)〉草鱼(41.2%)〉镜鲤(40.8%)〉鳙(33.8%)〉鲢(31.5%)越冬各期草鱼,鲢,镜鲤的γ-球蛋白数值变化不明显,杂交鲤,鳙的血清γ-球蛋白在越冬中期下降,下降幅度为杂交鲤(21%)  相似文献   

7.
以青鱼、草鱼、鲢、鳙、卿5种淡水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淡水鱼糜加工中漂洗水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5种鱼肉经漂洗后的肌原纤维Ca^2 -ATPase活性及凝胶强度均随漂洗水温上升而降低,并且在水温达15℃时有一加速下降的转折点;⑵鲫蛋白质受漂洗水温影响最小,其余依次为草鱼、青鱼、鲢、鳙。  相似文献   

8.
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乳酸)对几种主要的淡水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dis)、草鱼(Gl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研究发现,鲢、鳙、草鱼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约为25.9%、23.6%、29.8%,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8%、1.9%、2.3%。结果表明,鲢、鳙鱼皮经2.5%NaCI溶液(1:10),草鱼鱼皮经5%NaCl溶液(1:10),温度5℃左右,12h磁力搅拌处理两次,除去的可溶性杂蛋白分别占原总蛋白的5.9%、6.7%、9.1%。鱼皮再经加酸(1:30)溶胀、均质处理后,即可得到鱼皮胶原蛋白的粗提取液,鲢、草鱼鱼皮的酸提取回收率以醋酸为最高,分别为78.9%、84.1%,鳙鱼皮以柠檬酸为最高,约为82.0%。粗提液再经抽滤、盐析、透析,最后经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三种鱼皮胶原蛋白制品的色泽洁白程度以草鱼的为最好,鲢和鳙略差些。  相似文献   

9.
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用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乳酸)对几种主要的淡水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dis)、草鱼(Gl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研究发现,鲢、鳙、草鱼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约为25.9%、23.6%、29.8%,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8%、1.9%、2.3%。结果表明,鲢、鳙鱼皮经2.5%NaCI溶液(1:10),草鱼鱼皮经5%NaCl溶液(1:10),温度5℃左右,12h磁力搅拌处理两次,除去的可溶性杂蛋白分别占原总蛋白的5.9%、6.7%、9.1%。鱼皮再经加酸(1:30)溶胀、均质处理后,即可得到鱼皮胶原蛋白的粗提取液,鲢、草鱼鱼皮的酸提取回收率以醋酸为最高,分别为78.9%、84.1%,鳙鱼皮以柠檬酸为最高,约为82.0%。粗提液再经抽滤、盐析、透析,最后经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三种鱼皮胶原蛋白制品的色泽洁白程度以草鱼的为最好,鲢和鳙略差些。  相似文献   

10.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鲫脂肪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和鲤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肠道的高(P<0.025);鲢和鳙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低于肠道的(P<0.025);尼罗非鲫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性几乎相等(P>0.05),而胃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肝胰脏和肠道的低(P<0.005)。五种鱼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鱼>尼罗非鲫>鲤>鳙>鲢;肠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鲢>鳙>尼罗非鲫>草鱼>鲤。结果表明:鱼类的食性与脂肪酶活性无明显相关。草鱼、鲢和鳙的肠脂肪酶活性,中肠略高于前肠和后肠;尼罗非鲫和鲤的肠脂肪酶活性由前往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5种淡水鱼的肌肉及肝脏营养成分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常见淡水鱼优质鱼肉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配合饲料养殖的鲢、鳙、鲫、草鱼和团头鲂等5种淡水鱼肌肉、肝脏的常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种鱼肉中水分含量鳙最高,为80.5%,鲫最低,为78.06%;粗蛋白含量鲫最高,为17.54%,鳙最低,为15.57%;粗脂肪含量鲢最高,为4.40%,团头鲂最低,为1.53%;粗灰分含量草鱼最高,为1.26%,鳙最低,为1.01%;无氮浸出物含量团头鲂最高,为0.46%,鲢最低,为0.25%。鲫肌肉中K、Mg、Na、Zn、Cu、Ca、Mn等7种矿物质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47%、0.94%、0.66%、7.78mg/g、5.01mg/g、27.83mg/g和5.16mg/g;团头鲂肌肉中Fe含量最高,为19.96mg/g。鱼体肝脏中粗脂肪与Zn、Cu、Fe等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肌肉。鲫、团头鲂尤其是鲫肌肉和肝脏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随机取水库养殖和池塘养殖鳙鱼、鲢鱼和鲤鱼各8条,分别测定各鱼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占鲜鱼重的百分比。结果表明,水库与池塘养殖方式3种鱼的粗蛋白含量由高至低均为,鲢鱼、鳙鱼、鲤鱼,鲢鱼高于鲤鱼(P<0.05);2种养殖模式3种鱼的粗脂肪含量由高至低均为,鲤鱼、鳙鱼、鲢鱼,鲤鱼高于鲢鱼(P<0.01);2种养殖方式3种鱼的粗灰分、磷、钙含量的高低趋势却不同。2种养殖模式中,同品种鱼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池塘养殖模式鱼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水库养殖模式的鱼。3种鱼的粗灰分含量,池塘养殖模式均显著低于水库养殖模式(P<0.01),而磷、钙的含量3种鱼在2种养殖模式下表现的高低趋势却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太湖北部湖区4个不同水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食性的差异,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太湖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和乌龟山水域的鲢、鳙、悬浮颗粒有机物(SPM)和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湖区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差值为0.1‰~1.5‰,δ15N差值为0.3‰~1.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SPM主要组分是水华蓝藻;水华蓝藻的δ15N值为12.8‰~15.8‰,均高于污染较小水域浮游植物的δ15N值(2‰~8‰),说明这4个水域氮源污染仍比较严重;鲢、鳙的食性在4个水域内有一定的差异,除乌龟山水域鲢、鳙营养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3个水域鲢、鳙在水华蓝藻爆发高峰期食物组成相似,摄食以水华蓝藻为主;月亮湾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高于其他3个水域,可能是由于该水域的鲢、鳙在摄食蓝藻的同时,也摄食了少量的浮游动物,但对于其具体食物组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能帮助揭示太湖北部不同水域鲢、鳙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悬浮颗粒有机物,并分析悬浮颗粒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水华蓝藻,进而能够为利用鲢、鳙控藻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草鱼、鲢、鳙秋繁及其对次年春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秋催产草鱼、鲂、鲢、鳙亲鱼256组,共获鱼苗5040万尾。平均催产率78.2%,受精率71.9%,孵化率75.4%。秋繁鱼苗当年可育成10cm以上鲢、鳙鱼种和8cm以上草鱼、鲂鱼种。鱼苗到鱼种成活率为37.2%。秋繁亲鱼次年春繁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不受影响,产卵量比往年未秋繁者低6.8%~9.6%,卵径、卵粒重和鱼苗体长等无显著差异。草鱼、鲢、鳙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春繁后经60天左右强化培育,卵巢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可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5.
太湖人工放流鲢、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1992年和1993年度太湖人工放流鲢、鳙以后的捕捞产量、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1992年太湖鲢、鳙鱼种的放流量为923×104尾,252.16t.该年鲢、鳙捕捞产量为1379.71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9.99%。1993年2种鱼的放流量增加为1132×104尾,354.24t,捕捞产量上升为1670.10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11.87%。1984年以来,十年间放流鲢、鳙鱼的年平均产量达1450.8t,已接近五十年代鲢、鳙天然资源渔产量的最高记录。表明太湖人工放流鲢、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稳定和提高太湖鱼产量有积极作用,在调整和改善太湖水产资源的合理结构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太湖的环境条件、浮游生物的丰盛程度和鲢、鳙的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的分析,认为鲢、鳙还有增产的潜力,还可适当增加放流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1992年和1993年度太湖人工放流鲢、鳙以后的捕捞产量、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1992年太湖鲢、鳙鱼种的放流量为923×104尾,252.16t.该年鲢、鳙捕捞产量为1379.71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9.99%。1993年2种鱼的放流量增加为1132×104尾,354.24t,捕捞产量上升为1670.10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11.87%。1984年以来,十年间放流鲢、鳙鱼的年平均产量达1450.8t,已接近五十年代鲢、鳙天然资源渔产量的最高记录。表明太湖人工放流鲢、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稳定和提高太湖鱼产量有积极作用,在调整和改善太湖水产资源的合理结构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太湖的环境条件、浮游生物的丰盛程度和鲢、鳙的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的分析,认为鲢、鳙还有增产的潜力,还可适当增加放流量。  相似文献   

17.
几种常见鲤科养殖鱼类肌间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鲢、鳙、团头鲂和异育银鲫肌间刺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鲢的肌间刺数目在117~124之间,鳙的肌间刺数目在116~133之间,团头鲂的肌间刺数目在114~129之间,异育银鲫的肌间刺数目在79~87之间。每条鱼左右两侧的肌间刺数目不完全相等,但总体上两侧肌间刺的数目接近。不同部位的肌间刺数目也有差异:躯干部轴上肌中的肌间刺数目最多,尾部轴上肌与轴下肌中的肌间刺数目基本相等。鲢、鳙、鲫和团头鲂的肌间刺形态都在10种以上。这几种鱼每条鱼的躯干部轴上肌中都有一根很细很短的“l”形刺,这根最短刺的长度在不同规格的鱼上差别并不大。  相似文献   

18.
几种常见鲤科养殖鱼类肌间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鲢、鳙、团头鲂和异育银鲫肌间刺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鲢的肌间刺数目在117~124之间,鳙的肌间刺数目在116~133之间,团头鲂的肌间刺数目在114~129之间,异育银鲫的肌间刺数目在79~87之间。每条鱼左右两侧的肌间刺数目不完全相等,但总体上两侧肌间刺的数目接近。不同部位的肌间刺数目也有差异:躯干部轴上肌中的肌间刺数目最多,尾部轴上肌与轴下肌中的肌间刺数目基本相等。鲢、鳙、鲫和团头鲂的肌间刺形态都在10种以上。这几种鱼每条鱼的躯干部轴上肌中都有一根很细很短的“l”形刺,这根最短刺的长度在不同规格的鱼上差别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大眼Si鲈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池塘养地大眼Si鲈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眼Si钙含肉率为68.41%;肌肉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为19.80%,脂肪为0.93%,水分为77.04%,灰分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