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太湖人工放流鲢、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1992年和1993年度太湖人工放流鲢、鳙以后的捕捞产量、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1992年太湖鲢、鳙鱼种的放流量为923×104尾,252.16t.该年鲢、鳙捕捞产量为1379.71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9.99%。1993年2种鱼的放流量增加为1132×104尾,354.24t,捕捞产量上升为1670.10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11.87%。1984年以来,十年间放流鲢、鳙鱼的年平均产量达1450.8t,已接近五十年代鲢、鳙天然资源渔产量的最高记录。表明太湖人工放流鲢、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稳定和提高太湖鱼产量有积极作用,在调整和改善太湖水产资源的合理结构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太湖的环境条件、浮游生物的丰盛程度和鲢、鳙的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的分析,认为鲢、鳙还有增产的潜力,还可适当增加放流量。  相似文献   

2.
网湖鲢,鳙生长特性及合理放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网湖鲢,鳙的生长特性,并以此为依据计算网湖鲢,鳙鱼种放养量,确定其合理捕捞规格。得出网湖14.85-16.5cm鲢鱼种放养量为66.16万尾或2.4504万kg,13.2cm鳙鱼种放养量为116.05万尾或2.7631万kg鲢,鳙合理捕规格为0.5kg。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8—2014年鱼类放流及渔获量统计数据,结合太湖鱼类监测数据,对太湖鲢鳙放流增殖效果和容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4年的调查采集到鱼类67种,隶属10目19科46属。鲢、鳙放流量和鲢、鳙增殖产量相关性显著,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Y_鲢=exp(8.109-47.351/X_鲢),r~2=0.978,P=0.001;Y_鳙=exp(9.223-292.226/X_鳙)r~2=0.955,P=0.004;鲢、鳙增殖量与湖泊增殖总量相关性显著(r_鲢=0.903,P_鲢=0.0360.05;r_鳙=0.947,P_鳙=0.0150.05);2008—2014年鲢和鳙年增殖量每年从太湖水体中析出总氮40.88~235.26 t,总磷9.96~65.34 t,减少水体总氮浓度7.9~45.7μg/L,减少水体总磷浓度1.90~12.69μg/L,每年从水体中消耗藻类1.73万~8.99万t;放流鲢、鳙对太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008—2014年放流鲢、鳙增收与节支费用总量合计61 071.86万元。综上所述,鲢鳙放流在太湖取得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提出了目前湖泊生态和管理现状下鲢鳙合适的放流量和增殖容量:鲢放流量应控制在约130~150 t,增殖容量约2 400~2 700 t。说明鳙的放流量应控制在约1 000 t,增殖容量约8 000 t。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0-1987年大伙房水库用网箱不投饵养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 的平均生长规格或产量与该库区的水文条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4个复回归方程.6年之后(1988-1993年),用6年来网箱养殖鲢、鳙鱼种的实际产量和生长验证了这14个复回归方程,发现其中用公式(11)(y1 =6.5792+7.5754x5-4.0407 x6,式中:y1 为鲢、鳙体重(g); x5为7-8月入库水量与同期平均库容之比;x6为7-8月出库水量与同期平均库容之比)计算出的鲢、鳙鱼种产量,有5年特别接近实际数据,计算的规格与生产实际规格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8,P<0.01).本研究中,作者根据1999-2006年该库区有关水文资料,用公式(11)计算了各年用网箱不投饵养殖鲢、鳙的预期数据,并与实际鲢、鳙成鱼的捕捞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2005年大水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浑浊,但并没有影响2005年当年的渔获量,仅对2006年的鲢、鳙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文中还对减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使用分区围隔,梯度养殖鲢、鳙鱼的研究方法,验证阅海湖鲢、鳙鱼的实际生产潜力,结果表明:阅海湖鲢、鳙鱼产量潜力理论估算为363.83 kg/hm2。围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投放140 kg/hm2密度下鲢、鳙鱼生长良好,试验生产力236.5kg/hm2;综合考虑阅海湖实际水环境状况和试验局限,阅海湖平均鲢、鳙鱼产力定为280~300 kg/hm2较合适,低于理论估算量;全湖鲢、鳙最大生潜力为336~360 t;共需投放13 cm以上的鲢、鳙鱼种110万尾,投放比例鲢:鳙=1.4:1。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6-2020年太湖10个鱼类采样站位和33个水环境站点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响应。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共在太湖调查发现鱼类55种,主要优势种为刀鲚、鲫、鲤,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9219.28、1698.78和1075.27。太湖87.9%的鱼类全长在200mm以下,88.2%的鱼类体重在50g以下。2016年以来,共在太湖发现鱼类67种,太湖水环境总体保持稳定,但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优势种发生明显改变。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与主要水环境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太湖外排水量、人工增殖放流对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需结合太湖水环境状况建立太湖鱼类精细化捕捞方案及鲢鳙鱼增殖放流方案,引导太湖鱼类群落结构恢复并最大程度挖掘太湖鲢鳙鱼控藻潜力。  相似文献   

7.
碧流河水库鲢、鳙的年龄、生长和资源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89~1991年间对碧流河水库鲢、鳙的取样调查分析,对该水库渔获物中鲢、鳙的年龄、生长和可捕群体的资源量进行了初步研究。渔获物中鲢、鳙均以Ⅳ、Ⅴ、Ⅵ龄为主,VonBertallanffy生长方程适合描述其生长过程。鲢的可捕群体资源量为2.99×10 ̄5kg,鳙为3.75×10 ̄5kg。  相似文献   

8.
对高关水库96尾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160尾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作常规的生物学测定和统计运算后得出,鲢、鳙鱼体长与鳞长呈直线相关、体长与体重星幂函致相关。鲢、鳙鱼的生长规律符合Von.Bertalarffy生长方程。计算得鲢、鳙鱼的生长参数为:L_∞=80.884厘米、107.927厘米,W_∞=7332.75克、16334.598克,K=0.322、0.219,t_0=O.214年、0.308年,生长拐点年龄为3.627年、5.326年,拐点体重为2173.89克、4842.28克。高关水库以鲢鱼的拐点体重(2173.89克)作为捕捞规格、年捕捞强度为0.80、放养鱼种的规格在5寸以上,则鱼产量可望达到30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兴建中的长江天鹅洲“四大家鱼”天然种质资源库中鲢、鳙、草鱼与青鱼的生长,死亡特性和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对这4种鱼生长参数值的比较分析表明,天鹅洲故道鲢、鳙、草鱼、青鱼基本维持了长江天然群体的优良生长特性,1991年度,故道渔获量为71.8万公斤,其中“四大家鱼”产量8,8万公斤,鲢、鳙、草鱼、青鱼的死亡率分别为0.66、0.77,0.86、0.86,。四大家鱼”的年资源补充量为16.7万尾,平均资源重量为7.28万公斤,目前该故道渔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捕捞,为了发挥种质资源库的预期效应,建议将。四大家鱼。的开捕年龄定为3龄,严禁捕捞其当年幼鱼,捕捞强度控制在0.3~0.5间,以期故道鲢、鳙、草鱼、青鱼的持续产量保持在30万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兴建中的长江天鹅洲“四大家鱼”天然种质资源库中鲢、鳙、草鱼与青鱼的生长,死亡特性和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对这4种鱼生长参数值的比较分析表明,天鹅洲故道鲢、鳙、草鱼、青鱼基本维持了长江天然群体的优良生长特性,1991年度,故道渔获量为71.8万公斤,其中“四大家鱼”产量8,8万公斤,鲢、鳙、草鱼、青鱼的死亡率分别为0.66、0.77,0.86、0.86,。四大家鱼”的年资源补充量为16.7万尾,平均资源重量为7.28万公斤,目前该故道渔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捕捞,为了发挥种质资源库的预期效应,建议将。四大家鱼。的开捕年龄定为3龄,严禁捕捞其当年幼鱼,捕捞强度控制在0.3~0.5间,以期故道鲢、鳙、草鱼、青鱼的持续产量保持在30万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太湖北部湖区4个不同水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食性的差异,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太湖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和乌龟山水域的鲢、鳙、悬浮颗粒有机物(SPM)和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湖区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差值为0.1‰~1.5‰,δ15N差值为0.3‰~1.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SPM主要组分是水华蓝藻;水华蓝藻的δ15N值为12.8‰~15.8‰,均高于污染较小水域浮游植物的δ15N值(2‰~8‰),说明这4个水域氮源污染仍比较严重;鲢、鳙的食性在4个水域内有一定的差异,除乌龟山水域鲢、鳙营养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3个水域鲢、鳙在水华蓝藻爆发高峰期食物组成相似,摄食以水华蓝藻为主;月亮湾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高于其他3个水域,可能是由于该水域的鲢、鳙在摄食蓝藻的同时,也摄食了少量的浮游动物,但对于其具体食物组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能帮助揭示太湖北部不同水域鲢、鳙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悬浮颗粒有机物,并分析悬浮颗粒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水华蓝藻,进而能够为利用鲢、鳙控藻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静水高产精养食用鱼池塘中各种规格鲢鳙日增重率与水温、贮存量、浮游动物及易消化浮游植物生物量等多种因素的关系,经微机运算分析,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以下简称回归方程),确认贮存量和水温是影响日增重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并确定鲢、鳙的最适贮存量。为定量分析高产精养池塘中诸生态因素对鱼类生长速度的影响作用和确定其作用程度(主次关系)建立了有效的现代分析方法,对研究提高池塘鱼产量及拟定科学放养和生产模式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渔获物评价鲢、鳙放养比例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商品渔获物规格差异,直观地调整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在湖泊水库中的放养比例,容易忽视鲢、鳙本身生长速度的差异以及捕捞方式和强度对鱼类正常生长的影响。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给出了根据商品渔获行组成判断鲢、鳙放养比例合理与否的方法。并在大伙房水库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大焦房水库目前鲢放养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捕捞方式不合理造成的,同时应该增加鳙的放养比例。  相似文献   

14.
草鱼、鲢、鳙秋繁及其对次年春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秋催产草鱼、鲂、鲢、鳙亲鱼256组,共获鱼苗5040万尾。平均催产率78.2%,受精率71.9%,孵化率75.4%。秋繁鱼苗当年可育成10cm以上鲢、鳙鱼种和8cm以上草鱼、鲂鱼种。鱼苗到鱼种成活率为37.2%。秋繁亲鱼次年春繁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不受影响,产卵量比往年未秋繁者低6.8%~9.6%,卵径、卵粒重和鱼苗体长等无显著差异。草鱼、鲢、鳙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春繁后经60天左右强化培育,卵巢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可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5.
静水池塘主养鲤食用鱼放养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几种淡水商品鱼背、腹肉一般成分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