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性别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受精之前和受精之后。前者是通过对精子的体外干预,使在受精之时便决定了后代的性别。后者是通过对胚胎性别进行鉴定,从而获得所需性别的后代。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可增加选种强度,加快畜禽育种进程,同时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的性别和某些经济性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哺乳动物性别控制对于畜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性别控制技术以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为基础,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以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性别控制的途径以及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繁殖力是畜牧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指标,繁殖新技术对畜禽生产与繁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性别控制技术是繁殖新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性别控制技术及其在家畜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性别控制是一项能显著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通过XY精子分离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来实现。在生产中,还经常采用其它性别控制的方法,如:受精时间控制法、阴道pH值调节法和营养调节法等。就性别决定的机理、XY精子分离以及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性别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1人类对植物性别的认识 植物有性别吗?许多人对这个问题都持怀疑的态度.有不少人仅把高等动物的受精过程看作是性的过程.由于在植物中,到现在还没有证实可以和动物相比较的过程,因此,到18世纪末,有花植物还被当作贞洁的象征来看待,而配对的动物则认为是不贞洁的.  相似文献   

6.
梁小军  马吉锋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0):24+96-24,96
介绍了精氨酸法、食醋灌注法、中草药调控法、性别控制液、控制输精时间、调整输精时牛的站立位置等6种通过调控受精环境,实现奶牛后代性别控制的方法(制剂)和具体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天津市武清区建成的性控冻精生产基地,将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性别控制技术——XY精子分离技术和设备,这项技术是继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之后,家畜繁育改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它能使传统的奶牛产母牛犊的比率从50%上升到93%,这意味着如果得到1头良种母牛犊,采用常规冻精,需要花费2年时间,而采用性控冻精,只要1年时间。该基地第一期工程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性控冻精100多万支,1年后,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300万支。  相似文献   

8.
家畜性别控制与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家畜胚胎的早期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性别控制和胚胎移植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胚胎冷冻、切割及核移植技术等的发展,家畜的性别控制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家畜性别决定原理、性别控制方法、胚胎性别鉴定方法以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展望作一综述。1 性别决定原理早在1902年,McClung在研究蝗虫精细胞时,首先提出了性别决定的染色体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动物性别决定有了划时代的突破,人们证明了鼠和人的雄性性别是由Y染色体决定的。从此以后,人们对Y染色体进行了精细的研究。1990年,英国学者Sinc…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要求,控制性别比例已成为畜牧科研的重要课题,就哺乳动物性别控制技术研究的现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性别控制是一项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的生物技术,性别控制技术与性别决定理论和精子分离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1997年英国首例牛分离精子—人工授精成功,目前这一技术已经产业化;日本于1998年,首例分离精子—显微受精试管牛成功;美国于1996~2000年的开展精子分离技术产业化开发,目前已达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通过精子分离技术平台、综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提高奶牛个体单产为目标、增加良种奶牛数量,加强科学管理、致富广大的农牧民。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人为地干预并按人们的愿望使雌性牛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牛的性别控制的两种途径:一是受精之前通过在体外对精子进行干预,使在受精之前便决定后代的性别(精子分离技术)。二是受精之后通过对胚胎性别鉴定,从而获得所需性别的后代(胚胎细胞核型分析法和SRY-PCR法)。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4-375
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进展情况,以及生物技术在营养物质生产、动物生长调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9029-19030
对魏晋、隋唐时期的畜牧技术、兽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这些珍贵的遗产对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武威市双城镇的试验为基础,通过分析畜牧科学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和畜牧科技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及畜牧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速畜牧科技推广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RFID技术用于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首先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最后阐述了大规模使用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RFID技术用于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首先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最后阐述了大规模使用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我国畜牧业生产形势、任务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畜牧产业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实质,认为畜牧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科技推动型的现代化工程,高新技术是其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较系统地回顾了计算机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生产管理、育种管理、专家系统、饲料营养、畜牧场建设和场区监测及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韩磊  展秀丽  赵锦序 《农学学报》2015,5(1):100-105
为科学管理畜牧业、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研究并建立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实现半干旱半荒漠地区畜牧业高效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从防治草原荒漠化的角度出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3S"技术提出了半干旱半荒漠地区县一级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着重对县一级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目前"3S"技术支持下的草地畜牧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畜牧业管理上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至今还没有产生一套完善的系统可以推广使用,本研究对该系统的最终建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完善参与式畜牧技术开发模式、方法以及对将来的项目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贡山县实施的"滇西北农牧区生计改良项目"为例,概述了参与式畜牧技术发展过程,并介绍了参与式畜牧技术的监测与评估过程。[结果]总结出了包括技术、机制化体系、人员能力建设、效益4个层面的参与式畜牧技术检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下辖技术特征、优劣性对比、社区和农户、技术人员、项目人员、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等11个3级指标。[结论]为参与式监测与评估在畜牧技术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贡山县实施的"滇西北农牧区生计改良项目"为例,概述了参与式畜牧技术发展过程,可分为村级参与式饲料技术试验、乡级参与式畜牧技术发展模式、县乡级参与式畜牧发展机制化3个阶段。介绍了参与式畜牧技术的监测与评估过程,首先是村级个人的跟踪采访,然后是乡级试验小组的交流会,最后是县级乡镇的交流会。总结出了包括技术、机制化体系、人员能力建设、效益4个层面的参与式畜牧技术检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下辖技术特征、优劣性对比、社区和农户、技术人员、项目人员、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等11个3级指标,为参与式监测与评估在畜牧技术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