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证明,麦茬免耕旱直播水稻,具有省工、高产和保护耕层土壤结构等优点,但是,免耕旱直播稻田的草害问题也十分突出,能否有效地控制草害,已成为这种栽培技术能否形成生产力的一大关键。 一、主要杂草的发生特点 1.出草数量 免耕旱直播稻田与翻耕旱直播和翻耕移栽稻田相比,出草种类没有多大区别,但出草数量差别很大。据1986年调查,直播稻在播种后70天内每平方米总出草量,免耕旱直播田为5724株,翻耕旱直播田为4028株;翻耕移栽稻田插秧后62天内的总出草数为2370株。免耕旱直播稻田的总出草数比翻耕旱直播稻田和翻耕移栽稻田的总出草数分别高42%和141.5%(表1)。  相似文献   

2.
1鸭跖草的危害 鸭跖草(Commolina comnunis)原为旱地杂草,1958年嘉兴市嘉北仅在桑园和稻田斜坡地上发现几株.1987年嘉兴市草害普查时未见危害稻田.1995年桐乡市新生稻田每平方米有该草4株,次年增至15株,1999年嘉兴市大桥有107株,次年增至291株,可见年增3倍左右.2000年嘉兴市洪合直播稻田该草危害严重,2002年嘉兴市桃园有该草922株,同年嘉兴市高照农户反映翻耕前要先人工割掉才能翻耕,可见已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紫云英4月压绿相比,紫云英带籽翻耕则是在单季稻秧苗移栽前的6月初紫云英黄枯种子完全成熟时用旋耕机一并翻入稻田.结果表明,稻田翻耕带籽紫云英可以使水稻产量提高,迅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带籽紫云英施用量为11 250~45 000 kg/hm2(干草率21.7%)时,当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9%,水稻产量增加10.1%~14.1%;且当年水稻收割后紫云英自然出苗,第2年又会有带籽紫云英27 000~ 31 500 kg/hm2(干草率23.1%)翻入稻田,到第3年有机质含量增加9.8%,水稻产量增加12.4%~17.2%;并使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增加,使有效磷、速效钾相对释放增加.稻田翻耕带籽紫云英收到了一次播种、多年受益的功效,起到了生态培肥连年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稻免耕抛秧速扎根稳立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翻耕稻田相比,免耕稻田的秧苗移栽后常因扎根不稳而引起立苗期长、始蘖期迟、有效分蘖终止期迟、遇到大风暴雨时容易倒伏的不良现象,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用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耕作方式、品种和育秧方式对机插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机插栽插质量整体差于常规翻耕机插,群体质量与常规翻耕机插差异不大,产量低于常规翻耕机插.塑料软盘育秧与钵形毯状育秧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生产上可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6.
栽培连作稻地区,有些群众反映,稻田翻耕后栽培连作晚稻的效果并不好。为了明确稻田翻耕后对连作晚稻生育的影响,以便进一步肯定不同翻耕技术的效果,1955年7—11月我们在浙江栽培连作稻老区余姚县,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方桥、黄湖、乌山、冷江等四个乡,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1.水稻生产中的节水技术①翻耕节水。主要为干耕干整技术,即在农田翻耕时不灌水,通过脱水翻耕干整,减少对水的消耗。干耕干整适应于冬闲的稻田,时间为晚稻收割后最适宜,此时气温尚高,田泥  相似文献   

8.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稻田免耕马铃薯高产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马铃薯免耕栽培和传统翻耕栽培2个处理,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间,测定供试叶片的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结果]一天中稻田免耕马铃薯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都高于翻耕处理,而胞间CO2浓度低于翻耕处理。免耕马铃薯平均每穴的产量为490 g,翻耕的为230 g,两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免耕的大、中薯个数及产量也明显高于翻耕处理。[结论]该研究从光合特性方面揭示了稻田免耕马铃薯增产的机理,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稻田起旱免耕移栽油菜,与翻耕、施肥、整地后再移栽油菜相比,具有省工、省时、省力,快速、简捷、高效,不破坏稻田土壤结构,能够早栽、早活、早发和节本、稳产、增效等突出优势,特别适宜在秋收季节较迟、水稻收获后雨水较多、翻耕整地困难、机械劳力紧缺等情况下推广应用。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狠抓起沟环节。  相似文献   

10.
麦茬套播和直播稻田杂草稻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栽培新技术的推广,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面积越来越大,杂草稻的发生又有抬头.由于麦茬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不翻耕,一旦发生杂草稻则危害多年,其数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已严重影响了直播稻、麦套稻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分析了麦茬套播稻、直播稻田间杂草稻暴发原因和危害特性,提出了合理耕作布局及传播防治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大豆 1.稻田选择及整地 选用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的沙性稻田。在头年晚稻收获后即翻耕整地,通过晒坯、冻坯或种一季蔬菜来疏松土壤,同时按2.13米宽分厢(包  相似文献   

12.
<正>一、栽培准备水稻栽培准备技术包括稻田的基本建设与水稻品种选择这两项工作。在建设稻田的过程中,首先,要求选择地力肥沃、土壤保水的田地。其次,需要对选择的田地进行翻耕,通常情况下翻耕时间为秋季,翻地深度最好约为18 cm,翻耕期间可适当施用禽畜粪便等农家肥,每公顷施肥15 m3左右,确保能通过翻耕来增加土地肥力。最后,完成翻耕后需要耙平土地,做好排水沟渠。在水稻品种选择时,应综合当地气候、地力状况、土壤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  相似文献   

13.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甲烷的研究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研究其减排CH4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经典农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及经济学方法研究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CH4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稻田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基本一致。稻田CH4排放通量的高峰值出现在晚稻分蘖盛期,免耕养鸭稻田、免耕不养鸭稻田和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通量分别为24.1、32.2和40.5 mg·m-2·h-1。在晚稻分蘖始-分蘖盛期,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对稻田CH4排放的控制效果明显,分别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量减少2.333、4.723 g·m-2。晚稻整个生育期间,免耕养鸭稻田CH4排放量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分别减少3.373和5.590 g·m-2。采用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农户的财务净效益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农户分别增加2 166、4 207 yuan/ha。减去CH4排放的环境成本,采用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的经济效益为5 000 yuan/ha,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的农户分别增加2 206和4 274 yuan/ha。【结论】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既能增加农户的财务收入,又能减少稻田CH4排放量,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于2009~2010年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盛花后不同时期翻耕的干物质量和植株含氮量关系,及比较不同时期翻耕对稻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盛花期至结荚成熟期紫云英氮素含量逐渐降低,盛花期后鲜产量也逐渐降低,而对应单位面积干物重在盛花期后则呈现上升趋势。采用盛花期翻耕是理想选择,对土壤培肥效果最好,可实现后作水稻优质高产;采用结荚成熟期翻耕,氮素虽比盛花期还田有一定损失,但与单季稻茬口衔接,可减少翻耕成本、节省播种种子及用工成本,同时也能提高稻田有机质含量,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一季稻田白菜薹免耕与翻耕栽培试验对比,研究了冬闲田白菜薹免耕栽培对植株成活率、虫害情况、生产成本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可减轻白菜薹的地老虎危害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产量和产值有所下降。免耕栽培产量比机械翻耕和人工翻耕免耕栽培分别降低10.3%和11.9%;生产效益比机械翻耕栽培降低11.9%,比人工翻耕栽培提高11.1%。  相似文献   

16.
<正>涟源市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功探索出"代耕、代育、代管、代插、代收、一包"的"五代一包"水稻规模种植服务模式。该模式现已在全市推广实施,双季稻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7866公顷,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20个,66.7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6户。1.做法和特点"五代一包"水稻规模种植服务模式做法如下。代耕:以翻耕早稻田为主及一季稻田、机收早稻第二次翻耕,单项收费每667平方米200元。代育:以早稻水育秧、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免耕稻田磷肥的利用效率。[方法]以免耕和翻耕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稻田土壤磷有效性。[结果]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免耕使得土壤有效磷在土壤表层富集。与耕作相比较,施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高于耕作。[结论]免耕比翻耕更能合理利用肥料,提高磷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季稻田白菜薹免耕与翻耕栽培试验对比,研究了冬闲田白菜薹免耕栽培对植株成活率、虫害情况、生产成本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可减轻白菜薹的地老虎危害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产量和产值有所下降。免耕栽培产量比机械翻耕和人工翻耕免耕栽培分别降低10.3%和11.9%;生产效益比机械翻耕栽培降低11.9%,比人工翻耕栽培提高11.1%。  相似文献   

19.
耕作方式对稻田碳循环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双季稻田碳循环及其生态服务价值,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土壤固碳潜力评价提供依据.试验于湖南省宁乡县进行,通过静态箱法测定翻耕秸秆还田(CT)、旋耕秸秆还田(RT)、免耕秸秆还田(NT)稻田CH_4及CO_2排放,根据美国橡树岭国家生态实验室得出的碳折算系数计算各项农资投入的碳释放.结果表明:(1)机械操作造成的碳排放为CT>RT>NT,免耕分别比翻耕和旋耕碳减排61.69、35.70 kg C·hm~(-2);(2)含碳农资碳减排对于稻}H碳减排具有较大作用,其中减少含碳农资投入对于免耕碳减排作用最大;(3)免耕促进了稻田土壤碳固定,稻田生态系统总体碳固定为NT>CT>RT;(4)采用免耕、减少含碳农资投入有利于固碳及增加稻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研究得出免耕秸秆还田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及增加稻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建议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采用以免耕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20.
正(续第3期第15页)六、整田抛插1.耕整油菜收获后立即灌水泡田,重金属超标稻田先用撒肥机撒施生石灰再灌水泡田。先翻耕,深度为15~20厘米,然后施45%复合肥30千克左右做基肥,再旋耕耙田。旋耕后沉实1天,用驱动耙或水田激光平地机平整,同一田块平整后泥面高差小于3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