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完成了玉米群体中综3号的5轮混合选择。结果表明,中综3号群体本身产量平均每轮增益2.1%,群体测交种产量均每轮增益1.7%。群体产量一般配合明显提高,这表明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是有效的。群体其它农艺性状随着选择轮数的进展,发生了相应变化,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穗位高均有提高,穗粗、穗行数、雄穗分枝数下降,脱粒率,株高、雄穗长度、生育期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完成了玉米群体中综3号的5轮混合选择。结果表明,中综3号群体本身产量平均每轮增益2.1%,群体测交种产量平均每轮增益1.7%。群体产量一般配合力明显提高,这表明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是有效的。群体其它农艺性状随着选择轮数的进展,发生了相应变化,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穗位高均有提高,穗粗、穗行数、雄穗分枝数下降,脱粒率、株高、雄穗长度、生育期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用增广NCⅡ设计,测定中综3号改良群体的配合力,分析5轮混合选择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混合选择对群体产量、穗长、结实性、行位数和千粒重及其相应一般配合力的改良均有良好效果,中综3号经5轮选择,改良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2.23%,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提高1.031。混合选择对产量等性状的改良与相应一股配合力的改良有同步性,多数性状前3轮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墨白962玉米群体混合选择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西春播条件下 ,通过对来自 CIMMYT基因圃的墨白 962 C0 -C4各轮群体 ,各性状表现的综合评价表明 :墨白 962经过轮回的适应性选择 ,光周期敏感性明显下降 ,植株高度降低 ,自身生产力提高 ,提出将高轮改良群体改换方法继续改良 ,或作为修饰基因源改良群体自交系 ,或者直接选系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2个玉米人工合成窄基群体P3C0和P4C0的改良效果,为玉米群体的有效改良及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群体主要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型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群体单株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改良效果明显,但对群体与测验种的特殊配合力(SCA)却没有明显的改良效果。基础群体P3C0及其改良后代,粒深和穗行数均以C0为最小,C5为最大,其GCA分别以C2和C5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都以C0为最小,分别以C4和C2为最大。基础群体P4C0及其改良群体,粒深和穗行数均以C0为最小,分别以C5和C4为最大,其GCA都以C4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都以C0为最小,分别以C2和C4为最大。改良群体其它多数性状及其GCA也都大于C0,不同群体的同一性状及同一群体的不同性状,在不同的改良轮次,其改良效果不尽相同。总体趋势表现为,控制双亲混合选择进行到一定世代后,群体一些性状及其GCA能得到同步有效改良,有些性状自身及其GCA的改良效果却不同步。当选择响应到达最大以后,持续的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则会导致窄基群体的选择增益下降,甚至出现负增益。此外,在群体容量为600株,入选率为10%的情况下,经5轮选择后,群体仍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变异。【结论】在改良窄基群体时,除应适当控制改良轮次外,还应处理好各性状的关系,做到有主有从,主从结合,并定期研究群体改良效果,针对群体存在问题,适当调整改良方案。对于产量和相关性状及其GCA已得到较好改良的群体,可根据杂优模式将群体配对,采用群体间相互轮回选择,在改良群体GCA和SCA同时,使种质改良与杂交种选育紧密结合,以提高群体改良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玉米群体改良的改良S_1综合选择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很多,但均有不足。60年代人们提出了S_1选择法,因其克服了混合选择法和测交选择法的主要缺点,故得到普遍关注和广泛应用。但这个方法具有选择周期长(三季一轮),遗传方差下降快的缺点。1988年我们提出了改良S_1综合选择法(MS_1)。此后B.S.Dhillon(1989)亦提出了与之类似的改良S_1选择法。MS_1选择法缩短了选择周期,改S_1选择法三季一轮为二季一轮,同时克服了S_1选择法遗传方差下降过快的缺点。MS_1选择法可以和半同胞(HS)选择法交替进行。通过比较,MS_1选择法、MS_1—HS交替选择法可望比其它群体内改良方法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MS_1选择法还可与半同胞(HS)选择法联合进行,简称MS_1—HS联合鉴定法。此法比Lonnquist(1967)提出的HS—S_1联合鉴定法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8.
两种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籽实产量主要目标,对沈综(长穗)C1群进行了半姊妹家系和全姊妹家系轮回选择。通过对诸群体的产量比较试验,分析和比较两种轮回选择方法对产量和其它性状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轮回选择的效果是显著的,选择后的全姊妹群体(FC2)小区平均产量比C0群体增产16.79%,达1%显著水平,半姊妹群体(HC2)比C0群体增产13.59%,达5%显著水平。产量实际遗传增益,FC2,HC2分别为10.  相似文献   

9.
 对中综4号(ZZ4)玉米群体完成了4轮改良S1、半同胞交替轮回选择(简称MS1-HS交替轮回选择)。2001年在4个地点对30个NCⅡ测交组合及11个亲本(5个群体及6个测验种)进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MS1-HS交替选择对改良群体杂交种产量、产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均十分有效。随着选择轮次的增加,各轮群体与6个测验种杂交组合的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增加6.7%~8.1%,差异达5%显著水平。各轮改良群体与6个测验种间的产量中亲杂种优势呈逐轮明显上升的趋势,平均每轮增加211~248 kg·ha-1,除Mo17外,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MS1-HS交替轮回选择对改良群体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十分有效,在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得到改良的同时,穗部性状及株高、穗位、抽丝期、散粉期等田间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获得同步的改良。但MS1-HS交替轮回选择对改良群体的特殊配合力效果有限。通过中综4号改良群体与6个测验种间杂交组合产量及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得出中综4号与黄早4、丹340间为强优势模式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玉米群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良利用,通过改良S1选择法对12个玉米群体改良一轮后进行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三因素,遗传增益最大的群体为蒙群2,其它依次为蒙群4、蒙群1等7个群体,蒙群3及3个国外引进群体遗传增益为负值;玉米群体在穗部、植株性状以及遗传变异中均存在一定的变化。试验研究得出,蒙群2、蒙群4、中综7号、蒙C群、蒙A群产量遗传增益均较大,并在其他农艺性状中改良效果显著,可直接选择优株自交进行选系,而其余7个群体遗传增益小,改良利用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全姊妹轮回选择和S#-1家系轮回选择两种方案对基础群体M#-4进行了改良;对基础群体M#-5只进行了全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结果表明:对同一群体用两种方案进行改良皆有显著效果。从遗传进展比较,全姊妹轮回选择方案所取得的产量遗传进展较大,但二方案未有显著差异,其它大部分农艺性状也以全姊妹方案的遗传进展较大。从群体变异程度变化的比较,S#-1家系方案要优于全姊妹方案。不同群体采用同一种轮回选择方案,表现出变异程度大的群体,选择的遗传进展也大。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改良群体和基础群体间在产量平均数向量上皆有显著差异,全姊妹方案使群体的多元方差变小,S#-1家系方案则使群体多元方差增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有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有差别,同时其作用程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早熟苦瓜新品种衡杂苦瓜1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衡杂苦瓜1号是以B08为母本,B02为父本育成的早熟苦瓜一代杂种,表现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品质优等优良特性。露地早熟栽培或春季保护地栽培,从定植到始收43d左右,夏秋栽培定植到始收40d左右,一般产量52500 ̄82500kg/hm^2,前期产量、总产量、品质性状显著优于衡阳早熟苦瓜和蓝山苦瓜。  相似文献   

13.
山东抗寒茶树良种——"罗汉1号"茶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1号"茶是泰安市泰山林科院在对山东引种的茶树进行广泛筛选的基础上选育出的抗寒茶树良种。该品种在泰山区小津口试验,扦插成活率达96.83%,在泰安极端最低气温-16℃时枝叶冻害率为2%,小绿叶蝉危害率在25%以下,具有发芽早产量高等特点,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提早6 d进入1芽1叶期,提早5 d进入1芽2叶期,3足龄茶园1芽1叶标准鲜叶产量167 kg/666.7m2,较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高2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