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新农村和新农村绿化的含义,总结新农村绿化的研究进展和乡村景观规划、乡村绿地分类、乡村景观评价等新农村绿化建设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揭示了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趋势,提出了新农村绿化研究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数量化方法,乡村景观评价方法将应用于新农村绿化研究领域是我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乡村景观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乡村景观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可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农民致富、生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景观遗产保护和继承,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基于乡村景观旅游发展而进行的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了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4.
杨杰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24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如何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现代化的和谐新农村,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笔者通过自身对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现状调研,以四川省什都市马井镇为例,通过完善对乡村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乡村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新时代下的新农村视为大地生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并建立景观安全格局,从而保障乡村景观在飞速建设的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以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王方 《河南农业》2021,(9):54-5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乡土文化设计元素融入其中,并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保持乡村独特的生态空间和乡土文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以乡土文化设计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出发点,根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土文化设计元素的构成与特征,以河南省滑县锦和新城为例,探讨自然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等乡土文化设计元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为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的乡土文化设计元素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巍  王红英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47-285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景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国内、外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了一定的进展,在借鉴优秀成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乡村景观的具体内容,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指出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该文结合浙江省具体的乡村旅游景观实例,从规划设计理念、景观空间规划和景观品质三大层面总结出了浙江省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推进,乡村街道景观的情感化设计也被广泛用于新农村建设中,改变了以往的乡村街道状态,提升乡村人民的生活环境,使人民与景观进行情感融合。本文试图对乡村街道景观的情感化设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李合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40-4343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创造具有中国乡村景观意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0.
陈珊珊 《北京农业》2013,(27):37-38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发展乡村园林景观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更高水平,是福建省莆田涵江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对于促进农民现代产业意识觉醒、农民增收、转变农村经济形态以及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有重大现实意义。鉴于目前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仍存在体制、机制与政策等方面的障碍,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更新理念、调整政策、改革体制等方面入手,扫除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障碍因素,确保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道路的畅通,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胡宗洪 《农业考古》2005,(6):111-113
新农村建设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化解“三农“难题的战略思维转换和理念创新,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坚持以农民为本.与以往“三农“工作中的制度安排相比较,它的显著特点是: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构建;在千方百计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政治参与新秩序的建立;在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明确培养目标,搞好办学定位,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发展是农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党组织是带领农村发展的领头羊,农村党组织只有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变化,适应这些变化对党组织建设产生的新要求,才能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三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解决农民问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面貌、保护农村原生态文化,从而促进了“三农”建设。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三农”建设的关系,注意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以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确立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从宏观上统筹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骆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55-9756,9799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新型医疗合作体系建设在整个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现阶段江苏的合作医疗体系运作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深化医疗合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省省情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增加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需要对现有土地进行开发整理。  相似文献   

19.
农民小康理想的实现有赖于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农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与实现农民小康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配置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配置引起的不利于推进产业化和现代化、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进而从经济因素(留守农业、农村机会成本大;迁移收益与迁移成本比较)和非经济因素(传统就业心理;分享现代城市文明;追求更高的价值实现)来分析实现非农化配置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建立农村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善农村就业环境;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力资本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