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北京市野鸭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湿地土壤吸附正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性、吸附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水中正磷酸盐的吸附在5 h后基本达到平衡;Langmuir交叉型吸附等温式可较好地描述土壤对正磷酸盐的等温吸附过程;水体pH值对土壤吸附正磷酸盐具有显著影响,pH值在8左右时,吸附量最大;土壤对正磷酸盐的吸附量随水中有机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有机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吸附量最大,3#、5#和7#土壤样品的吸附量分别比有机质浓度为0时增加了37.81%、35.52%和64.98%。此外,对吸附正磷酸盐前后的土壤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高岭石是影响土壤吸附正磷酸盐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黄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及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七步连续提取法分别对黄河中下游流域5个不同段位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有机磷(OP)及各种无机磷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河海町能产生的影响,为预测黄河乃至渤海流域的营养状况、预防及科学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测黄河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范围为240.71~576.59 μg·~(-1).以无机磷(IP)为主,占TP含量的85.73%~98.48%;OP含量占TP的1.52%~14.27%.受陆地河流和海流注入的影响,所研究沉积物样中TP、IP和0P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靠近黄河口的渤海浅海区,其次是黄河口.IP分为6种形态磷.即交换态磷(Ex-P)、铝结合态磷(AI-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bs-P)、自生钙结合磷(Ca-P)和原生碎屑磷(De-P),其中以De-P为主,其次是Ca-P,分别占TP的52.47%~73.67%和18.32%~38.20%,Ex-P、Fe-P和Al-P含量均相对较低,Obs-P含量最低.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均与调查区沉积物粒径有一定相关性,粒径小于0.063 mm的沉积物样中TP和IP含量均最高.Ex-P、Al-P、Fe-P、Or-P和部分Ca-P作为黄河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其总量至少占TP的6.09%~24.46%.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七步连续提取法分别对黄河上游11个不同段位表层沉积物样中7种形态磷进行了分离分析,探讨了其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分析了其生物可利用性及对黄河及海洋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获得沉积物中磷的7种赋存形态为:交换态磷(Ex-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bs-P)、自生钙结合磷(Ca-P)、原生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P),其中De-P和Ca-P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39.08~482.89mg.kg-1和40.30~125.55mg.kg-1,二者共占总磷(TP,为各形态磷的总和)含量的约87%,是沉积磷和无机磷(IP,前6种磷形态之和)的主要存在形态;OP含量范围为6.14~36.74mg.kg-1,平均占TP的4%;Ex-P、Al-P、Fe-P和Obs-P含量均较低,平均值分别为7.53、25.85、5.05mg.kg-1和0.64mg.kg-1,共占TP含量的约9%。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直接与取样点及沉积物粒径有关。Ex-P、Al-P、Fe-P、Or-P和部分Ca-P作为黄河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BP),其总量至少占TP的5.91%~30.17%。根据黄河每年进入渤海的输沙量可初步估算出黄河泥沙入海后为海洋提供的BP的量达3.21~8.92万t。  相似文献   

4.
巢湖城区洗耳池沉积物磷及其生物有效磷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自制柱状采泥器采集了安徽城市湖泊洗耳池的沉积物,旨在分析沉积物粒径尧沉积物含水率(WC)、总磷(TP)、生物可利用磷(BAP)和有机质(OM)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北洗耳池的沉积物的颗粒粒径比南洗耳池的大,比表面积比南洗耳池的小。南洗耳池和北洗耳池的沉积物属于粘土类,前者属于粘土亚类,后者属于粉粘土亚类。BAP中,以藻类可利用磷(AAP)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活性较高的钙磷(Olsen-P),再次为水溶性磷(WSP),而易解吸磷(RDP)的含量最低;TP、OM和WC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降低;RDP和Olsen-P显著相关(α=0.05),TP和AAP显著相关(α=0.05),TP和WSP的相关性一般;BAP占TP的2.73%~10.40%,总体上BAP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人为活动对沉积物中的磷和OM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洗耳池沉积物的磷污染较严重,沉积物TP浓度比一般城郊内湖的高。  相似文献   

5.
土壤难溶态磷的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磷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命存在的必需元素.磷在植物体内是一系列重要化合物如核苷酸、核酸、核蛋白、磷脂、ATP酶等的组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降雨(雨强7mm.h-1,连续降雨195min)对太湖流域花卉地径流中磷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施肥,径流中各种形态磷浓度相对保持较稳定,不随时间而变化。生物可利用磷是磷流失的主体,占TP的57% ̄85%。施肥显著提高了径流中各形态磷浓度,尤其是生物可利用磷,其浓度由0.16mg.kg-1上升到0.73mg.kg-1,远高于水体允许临界值0.02mg.kg-1。施肥处理的径流磷流失量为8.22g.hm-2,是对照的3倍。避免雨前施肥可大大降低花卉地径流向水体输入生物可利用磷。  相似文献   

7.
采用1992年Ruttenberg连续提取法(SEDEX)将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的磷分为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有机磷(Or-P),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探讨了柱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磷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黄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平均含量为:Au-P(140.72 μg/g)>De-P(59.23 μg/g)>Or-P(32.69 μg/g)>Fe-P(29.91 μg/g)>Ex-P(5.92 μg/g);各形态磷在沉积时间序列上分布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等因子对磷埋藏量影响的不同,其中Au-P在长江口H1-18站位含量比南黄海中部3个站位要低得多;调查区表层潜在生物有效磷为13.55%左右,仅仅占沉积磷中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前,污染物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其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污染物的老化作用、非水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移动性都会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和微生物性质、污染物与土壤接触时间和环境因素等。生物学和化学评价方法是评价生物有效性的2种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相比,化学方法具有耗时短、精度高、费用低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应加强和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降雨(雨强7mm.h-1,连续降雨195min)对太湖流域花卉地径流中磷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施肥,径流中各种形态磷浓度相对保持较稳定,不随时间而变化。生物可利用磷是磷流失的主体,占TP的57% ̄85%。施肥显著提高了径流中各形态磷浓度,尤其是生物可利用磷,其浓度由0.16mg.kg-1上升到0.73mg.kg-1,远高于水体允许临界值0.02mg.kg-1。施肥处理的径流磷流失量为8.22g.hm-2,是对照的3倍。避免雨前施肥可大大降低花卉地径流向水体输入生物可利用磷。  相似文献   

10.
湿地中基质的吸附与转化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强化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能力是提高磷去除率的关键所在。研究以云南罗时江河口湿地的基质为实验对象,考察了三种固磷试剂(FeCl3、AlCl3、CaCl2)对基质磷吸附性能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FeCl3和AlCl3的施用比CaCl2更明显有效地增加了基质磷的吸附能、最大吸附容量、最大缓冲容量,同时更大幅度地降低了基质磷平衡浓度(EPC0),从而赋予基质更强的从水相中吸附磷的能力。在同处最低使用剂量时,投加FeCl3降低EPC0值的幅度大于AlCl3,而AlCl3对其他吸附参数的提升高于FeCl3。  相似文献   

11.
土壤生物有效磷的测定虽已有 15 0多年的历史 ,但直到 2 0世纪 2 0年代以后 ,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才有了显著的进展 ,大量的测定方法被陆续提了出来。根据测定原理 ,这些方法可被归类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在农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中 ,由于化学提取剂方法快速、简单、廉价 ,成为各国土壤生物有效磷测定的常规应用方法。美国的有关研究工作者在这些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生物有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美国正经历着几方面的重大发展。通用提取剂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使得土壤生物有效磷的测定方法趋于相对统一 ,而且还能够替代测定其他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的提取剂 ,同时从土壤中提取出多种营养元素 ;由计算机控制的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在土壤分析化验室的广泛使用 ,极大地加快了土壤分析测定的速度、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分析测定的精确度 ,同时也推动了通用提取剂的广泛应用 ;80年代以来 ,开始了以环境应用为目的的土壤、水体生物有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以确定土壤磷作为非点源磷污染源对地表水的潜在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北京野鸭湖湿地植物叶功能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北京野鸭湖湿地的草本植物的叶含氮量、比叶面积、叶厚度、叶体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组织密度进行了测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叶功能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可以分为2类和1个单独的性状,一类包括鲜重、干重、叶面积、叶厚度和叶体积;另一类包括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和干物质含量;一个单独的性状是叶含氮量。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法,根据功能性状的不同可以将湿地植物分为4种不同的功能群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可以结合起来作为湿地植物功能群组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为干扰对北京野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Jaccard指数(Cj)和Srenson指数(Cs)对北京野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内低干扰、中干扰和强干扰3种不同干扰强度的区域进行了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在低干扰、中干扰和强干扰调查区,S依次为83、93和30,中干扰的最大,符合中度干扰假说;H、D和E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S与之不是简单的一致关系;植物群落的相似性与共有物种数成正比。最后,通过湿地恢复前后植物多样性的对比,表明短期的物种恢复工作效果不明显,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After 90 day's cultivation of five different plants (rye grass, lupin, buckwheat, rape and amaranth) in three soils (Yellow brown soil, Paddy soil and Red soil), fresh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inorganic phosphorus (Pi) fraction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air-drying. Th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Pi and their composi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soil types. The air-drying process increased the total Pi in yellow brown soil and in paddy soil, while decreased that in red soil. The total Pi could vary to 70% of that before air-drying. The Pi forms in different soils changed to different extent after air-drying. As to yellow brown soil, Al-P decreased, while O-P and Ca-P increased; as to paddy soil, Al-P and Ca-P increased, while Fe-P and O-P remained; as to red soil, Al-P and Fe-P increased, Ca-P remained and O-P reduced obviously. Growth of different plants in soils had effects on Pi for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ir-drying. Therefore, for chemical study of soil phosphorus, application of fresh soil samples can provide more reliable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北京湿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介绍湿地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湿地资源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采用SumperMap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和VC6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了北京湿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期加强对北京湿地的监控和管理,为北京湿地保护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6.
旱耕地土壤磷垂直迁移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磷素在土壤剖面中淋溶及迁移机理,选择有较长施肥历史的3个旱地土壤,用亮蓝溶液染色鉴定了优势流途径,并分离和采集被染色剂染色和不染色的土样,分析了土壤全磷、有效磷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磷的迁移存在基质流和优势流2种途径,心土层以下染色部分土壤的磷含量明显高于不染色部分土壤,基质流迁移磷的深度与土壤磷的饱和吸附量成反比;土壤中优势流区域从上至下变小,但优势流磷迁移比基质流深得多,优势流磷迁移深度与基质流磷迁移深度的比值随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选择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湿地边缘地带作为研究区域.研究荒漠鼠类活动对土壤的扰动效应及对梭梭生长的影响。在甘家湖湿地边缘进行隔月分季定期采样,对样品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荒漠鼠类活动对土壤容重、含水量、总孔隙度以及pH均有明显影响;鼠类活动对土壤酶活性有影响,鼠害区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变化在整个观测期均较对照区低;鼠类活动对梭梭生长的影响显著.鼠害严重区植株高度、冠幅偏低,植株死亡数目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恢复湿地优势植被——芦苇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桂林会仙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水分与芦苇之间相关性。[结果]会仙湿地芦苇区域内的C/N比变异系数为0.16,C/P比变异系数为0.41,N/P比变异系数为0.40。[结论]会仙湿地土壤沉积物粒度越细,其中氮、磷、有机质含量也高,越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不同基质磷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年来大量含磷废水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问题,研究了沙、碎石、土、灰渣4种人工湿地基质对废水中磷的吸附效果,考察其吸附动力学性能和解吸性能,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4种基质中土的吸附效果最好,12h时吸附量可达489.2mg·g-1;土的等温吸附可以用弗里德里希吸附等温式和兰缪尔吸附等温式表示,其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90和0.9529;解吸试验表明,吸附饱和后的土的解吸效果较差,12h后磷的解吸率为16.8%。以上结果可以为实际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