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本实验室分离到的96株产脂肪酶的菌株中筛选到9株具有转酯活性脂肪酶的菌株.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以三油酸甘油酯为底物的酶促转酯生成生物柴油的转酯效率,结果表明:F8和B10脂肪酶转酯活性相对较高.转酯率分别为48.64%和56.54%:分别以不同油脂为底物对这两株菌的脂肪酶进行底物偏好性试验,结果表明:B10对食用废弃油和麻疯树种子油的转酯能力最强,转化率分别为62.35%、58.60%;F8对麻疯树种子油的转酯率为26.82%,略高于其它油脂.对F8和B10进行biolog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F8和B10均为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2.
李军红  姜绍通  童洋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40-15842
[目的]从富含油脂的土壤中寻找高产脂肪酶的真菌,以期为扩大脂肪酶的菌源提供材料。[方法]从上海市、河北省唐山、江苏省兴化、安徽省合肥地区土样中,经富集培养、平板筛选得到22株脂肪酶产生菌株,通过复筛得到1株脂肪酶活力较高真菌。根据《常见与常用真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不同条件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从富含油脂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脂肪酶能力较高菌株,根据菌落群体及个体形态,查阅相关鉴定手册,初步确定该菌株为黑曲霉。菌株产酶条件研究表明:其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 7,装液量20%,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淀粉和蛋白胨。[结论]为脂肪酶产生菌以及脂肪酶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富含油脂的土壤、菜籽中分离筛选出低温碱性脂肪酶产生菌,从稀释样品涂布的筛选平板上得到11株脂肪酶产生菌.通过平板打孔法比较这11株菌株的产酶活力,并对产酶活力高的菌株进行酶学性质试验,测得其产酶的最适条件为:pH值7.5、温度45℃、酶活力为4.7 U/mL.在pH值为8~9、温度为35℃的条件下,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试验建立了低温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模型,并为扩大脂肪酶的生产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薛静  陶树兴  田泽英  苏蕊  丛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26-8830
[目的]筛选脂肪酶高活性菌株作为脂肪酶生产菌株和脂肪酶基因的供体菌。[方法]从油脂厂等地采集26份含菌样品,采用溴甲酚紫平板对样品进行初筛,以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摇瓶复筛,获得1株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09-7-1,经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该菌株产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该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性质。[结果]该菌株最佳产酶条件:碳源为0.5%的可溶性淀粉,氮源为0.2%的酵母膏,培养温度为32℃,发酵液pH为5.2,该菌株最初发酵液中酶活力为13.164 U/ml,优化后酶活力达24.112 U/ml,是最初酶活力的1.83倍。该菌株所产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7.0;酶液在60℃保温90 min后,活性损失较少,pH为5.5~10.0内稳定。[结论]该研究可为脂肪酶生产和基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与鉴定北冰洋产淀粉酶海洋细菌,并对筛选出的细菌进行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从156株北冰洋海洋细菌中筛选出淀粉酶高产菌株Arc B84A,并对其进行了菌株形态学鉴定、16S rRNA分子鉴定以及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菌株Arc B84A属于交替假单胞菌属。菌株Arc B84A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8.0;最佳碳源为0.5%葡萄糖;最佳氮源为1.0%蛋白胨;Tri-tonX-100、Tween-20、Tween-80等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菌株淀粉酶活性,其中1.0%Tween-80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海洋细菌淀粉酶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琪  王维  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96-7799
[目的]对脂肪酶产生菌黑曲霉ZW-1进行复合诱变育种研究。[方法]以脂肪酶产生菌黑曲霉ZW-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微波及硫酸二乙酯进行复合诱变得到变异株,对筛选出的变异株产生的脂肪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试验选育到1株脂肪酶产量较高的变异株8632;在适宜条件下,该菌株产生的脂肪酶活力达104.62 I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25.86%;遗传稳定性试验表明该突变株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结论]该研究为满足脂肪酶在工业生产中的需求提供了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7.
耐甲醇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宗浩  张志敏  王琰  万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01-12004
[目的]筛选耐甲醇脂肪酶产生菌,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甲醇(0、5%、10%、15%、20%)的方法筛选甲醇耐受性脂肪酶产生菌,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种属关系,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se FF纯化脂肪酶,并对纯化的酶进行耐甲醇试验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筛选到183株脂肪酶产生菌,菌株SXL-107对浓度20%甲醇具有较好耐受性,脂肪酶活力达104 U/ml;ITS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为Galactomyces geotrichum;经过纯化的SXL-107脂肪酶在浓度10%甲醇溶液中作用48 h后,剩余酶活为96.15%;该酶最适温度为40℃,pH为7.0,50℃温浴60 min仍有80%的酶活力,在pH 4.0~9.0间稳定,微量的Mg2+、K+和Z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Mn2+和CO2+有抑制作用,分子量约为66 kDa。[结论]筛选到一株耐甲醇能力较强的脂肪酶产生菌,为该酶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及碳、氮源对其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扩大脂肪酶的生产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从贵阳市附近的炼油厂、粮油市场、贵州师范大学食堂采集土壤样品,从中筛选高产脂肪酶的细菌菌株。[结果]经过初筛、复筛、分离和鉴定,从78份土样中共筛选到24株脂肪酶产生菌,这些菌株发酵液的脂肪酶活性为1.0-13.2 U/m l,其中从炼油厂土样中筛选到的A7菌株的产脂肪酶活性最强。分别以不同碳源和不同氮源培养A7菌株,发现各碳源对其产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分别为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各氮源对其产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分别牛肉膏〉蛋白胨〉尿素〉黄豆饼粉、酵母粉〉硝酸钠。[结论]炼油厂土样中细菌的产酶活性较高,细菌发酵产脂肪酶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方法]对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进行平板筛选,获得1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ZJJ-1,并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基成分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麸皮0.5%,大豆粉2%,KH2PO40.2%,NaCl 0.7%;最优产酶条件为:37℃、175 r/min培养48 h,初始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最高酶活水平达51.20 U/ml。[结论]为碱性纤维素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高效降解菌血红密孔菌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木质素高效降解菌血红密孔菌产酶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平板显色法比较5株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得到了一株优势菌株——血红密孔菌,研究其在培养过程中的生长,产酶情况及其木质素降解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该菌株能够产生两类木质素降解酶,且酶的热稳定性较好。不同温度,碳氮源,pH值,表面活性剂对产酶的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8℃,初始pH=4.5,葡萄糖浓度10 g/L酒石酸铵浓度1.0 g/L.[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实践中利用该菌降解木质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春叶  张剑  苗延青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594-3596,3599
[目的]研究花椒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别采用索氏法和超声波法提取花椒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2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的花椒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索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0 h;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时间90 min。花椒籽油含有9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花椒籽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0107产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0107产脂肪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探讨碳源、氮源、诱导物和pH值等条件对产脂肪酶的影响。[结果]较为合适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1.50%,蛋白胨1.50%,橄榄油1.00%,K2HPO40.20%,MgSO40.05%。较优化的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9.0,30℃培养60h,酶活达9.15U/ml,与初始相比酶活提高1.7倍。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8.5和所60℃,70℃保温2h酶活稳定,这些性质都有利于对动植物油脂的转酯化。[结论]该研究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0107所产酶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香瓜子汤料水用香辛料煮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瓜子汤料水用香辛料煮制特性,确定多种料包的配比及更换频次。[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8种香辛料煮制后溶液的吸光度进行了检测,并采用挥发油残留测定法对煮制后的香辛料挥发油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枸杞子和花椒的利用限制为2锅(4 h);金银花、胡椒、干姜、八角和丁香限制在3锅(6 h)以内;而甘草可在34锅范围内(610 h)进行调整。枸杞子和花椒可混合,更换频次为1次/2锅;胡椒、金银花、干姜、八角和丁香可混合,更换频次为1次/3锅;甘草不宜与其他香料混合,更换频次为1次/4锅。[结论]为香瓜子煮制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艳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06-17807,17809
[目的]制备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硫酸氢盐,并以其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方法]以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考察醇油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离子液体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以及离子液体的稳定性。[结果]在醇油物质的量比14:1、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100℃和离子液体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8%时,生物柴油的收率可以达到90%。[结论]离子液体的稳定性好,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茶籽油成分。[方法]以海南绿茶籽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提取绿茶籽中的茶皂素,并将其提取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用GC-MS对茶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茶皂素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温度>无水乙醇>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法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绿茶籽质量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40∶300(g/ml)微波提取功率为600W,微波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50min,在该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47.89%。海南绿茶籽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8种化合物,以酸类化合物为主。[结论]与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采用微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间,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16.
尚喜雨  柯涛  王玲玲  高媛  杨果  乔江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12-10513,10525
[目的]从土样中筛选出有脂肪酶活性的酵母菌,测定酶活并,扩增酶活较高的1株酵母菌18SrDNA,测序后比对,确定所得菌株的种属。[方法]以罗丹明B为指示剂,采用常见的培养基培养,采用滴定法测定菌株的酶活,扩增18SrDNA,测序后BLAST比对。[结果]筛选出3株有脂肪酶活性的酵母菌,酶活为1.7~4.0U/ml。测序结果表明,所得菌株分别与Candida,Rhodotorula,Trichosporon等属亲缘关系接近。[结论]产脂肪酶酵母菌的筛选和鉴定可为研究酵母菌全细胞催化生成生物柴油打下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平板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筛选出絮凝活性高且稳定的菌株,通过计算絮凝率评价其发酵液的絮凝活性,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所选出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分离出1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茵株MC3的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舳.8%。培养72h和84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80.8%和81.2%。以玉米粉和葡萄糖为碳源培养60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2.2%和87.8%,而葡萄糖的絮凝效果更稳定。pH值6时,培养60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为81.O%。菌株MC3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用葡萄糖替代查氏培养基中的蔗糖,培养液初始pH值6,接种量为10%,在该条件下培养60h和72h后菌株MC3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2.9%和92.0%。f结论]该研究为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柑橘品种茎段离体培养条件并开展微芽嫁接(试管内茎尖嫁接)试验,为培育无毒柑橘组培种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温州蜜柑和纽荷尔脐橙成年态枝条进行不同浓度HgCl_2和NaClO消毒,筛选适宜组培利用的柑橘外植体消毒方式、采集季节及激素配比;开展嫁接砧木种子消毒和微芽嫁接试验,分析两个柑橘品种微芽嫁接的萌发状况。【结果】温州蜜柑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方法为70%酒精+1.0‰HgCl_2消毒6 min处理两次;纽荷尔脐橙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0%酒精+15.0%NaClO处理两次;采集成年态柑橘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的最佳时期为夏季;在MS固体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和0.1 mg/L萘乙酸(NAA)均有利于两个柑橘品种外植体腋芽萌发。砧木种子最适消毒方法为剥去内外种皮+70%酒精+1.5%NaClO溶液处理;两个柑橘品种微芽嫁接的萌发率较低,分别为10.00%和6.67%,但嫁接成功后柑橘苗长势良好。【结论】于夏季剪取温州蜜柑和纽荷尔脐橙成年态枝条带芽茎段,分别经70%酒精+1.0‰HgCl_2消毒6 min处理两次、70%酒精+15.0%NaClO处理两次,在添加1.0 mg/L6-BA+0.1 mg/L NAA的MS固体培养基中接种,可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利用微芽嫁接技术嫁接的柑橘苗长势良好,可在提高其嫁接萌发率基础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