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了探究近55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黄冈市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原因,利用1961—2015年黄冈市所属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日照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参数检验、5年滑动平均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对黄冈市日照时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黄冈市年日照时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1.576 h/10年,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且对年日照时数的减少作用最大;黄冈市月日照时数在8月最高,在2月最低,日照时数最高月份是最低月份的2.2倍。8月日照时数减少量最为显著,其次是6月和7月;黄冈市年日照时数在1972年发生显著突变。近55年黄冈市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主要受3个周期控制;在影响因子方面,降水量和水汽压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是影响日照时数下降的原因之一;总云量和低云量虽对日照时数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1961—2010年寿光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961—2010年寿光市的日照观测资料进行统计,从年、季、月等方面对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近50年的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减少幅度为17.2 h/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末变化尤为明显,前后2个时段的平均值差为227.7 h;各季日照时数亦呈逐年减少趋势;日照时数的月际变化明显,与太阳高度角和降水天气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浦北县气象站1970—2010年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14:00低云量、轻雾天数等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对浦北县近41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浦北县年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年日照减少幅度为45.37 h/10a,其中又以夏、秋季减少最为显著;近41年来,浦北县年日照时数减少了186 h;日照时数与14:00低云量、轻雾日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40年明水县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明水县1971年~2010年日照时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明水县日照时数的年变化、年代际变化及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在变缓。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春季和夏季减少最明显,秋季、冬季变化不明显,80年代日照时数出现突变,日照时数下降达180小时。日照时数的减少对玉米、大豆、马铃薯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襄阳市近55年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襄阳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襄阳市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减少最为明显。年日照时数分别在1969年和2006年发生了突变,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年、四季日照时数与降水日数和云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春季日照时数的增多与降水日数及总云量的减少有关,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是由总云量和降水的增加造成的,秋季日照时数的减少则与降水日数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近36年陵水县日照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海  吴耀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75-9677
利用1971~2006年《陵水县地面气象资料整编》统计分析,对近36年来陵水县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日照时数演变的一般特征规律,以及气候背景和日照时数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陵水县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但秋季变化最小,冬季变化最大,因此,日照时数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冬季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1971—2015年莱州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对莱州市日照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变化特征。选用莱州市1971—2015年的日照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莱州市近45年月、季、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月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其余各月均呈减少趋势,其中9月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其次是8月;四季日照时数中春季、冬季略增,夏季、秋季减少较明显;年日照时数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以34.93 h/10年的速率减少,近15年日照时数偏少尤为明显,2015年日照时数仅2 315.5 h,创45年来最小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梁山县1971~2010年日照资料,对梁山县近40年日照时数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以-13.3h/a的倾向率减少。梁山县日照时数的减少对小麦、玉米、棉花的生长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15年杂多县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气象资料,并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法、小波分析对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杂多县的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为2 731.8 h,最小值为2 194.3 h,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37.5 h。杂多县的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气候倾向率为-17.61 h/10年。四季的日照时数除了夏季呈增加趋势外,其余季节均有所减少,秋季的减少幅度最小,春季的减少幅度最大,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555、-9.768 h/10年。近55年来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月份是1月,其次是5月;增加最多的月份是7月,其次是2月。年日照时数变化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以3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和16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为主,3年左右周期是年平均日照时数的主周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曹县1966~2015年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9点二次平滑、累计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曹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日照时数变化与山东省的变化趋势一致,减少趋势非常明显,日照时数减少幅度为156.59 h/10 a;夏季和秋季减少极明显,冬季、春季显著减少;5月份减少趋势最大.1982年是曹县日照减少突变的时间点,也是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向负距平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张万娟  武折章  刘婧婧  张全  田伟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17-17118,17166
[目的]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发展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气候资源特征和趋势变化分析。[结果]与1980年农业资源普查相比,年日照时数平均减少257h,年平均气温升高1.2℃,年降水量减少77mm。50a内年日照时数减少482h,年平均气温升高2.55℃,年降水量减少185mm。[结论]日照时数减少对设施农业影响较大;气温升高可延长作物生育期,提高生物产量,同时也给害虫及病菌提供了滋生条件;降水量减少增加了旱灾次数。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81-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盐城市近38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来盐城市年平均温度、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变化趋势,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26℃/10年;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74、0.392、0.382、0.355℃/10年。盐城市降水量整体上呈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11 mm/10年,增加趋势并不明显。盐城市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变化特别大,易引发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盐城市日照时数主要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117.52 h/10年。气候显著变暖,降水量年际间大幅波动以及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均会影响到盐城市水热光资源的平衡性,进而对各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作物病虫害造成一定影响。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才可以推动盐城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晶晶  刘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97-4498
利用2001~2010年潍坊几种木本植物物候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木本植物物候期变化对气温、降水、日照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10年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说明潍坊气候逐渐变暖,年降水量年变化较大,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年累计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在各种气候因子相关分析中,气温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时数次之,降水量最弱。  相似文献   

14.
利用塔城市1961~2007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47年来温度、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变化速率达0.50℃/10a,47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2.4℃。四季季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最为明显,线性增长率达0.85℃/10a;秋季次之,线性增温速率为0.58℃/10a;夏季线性增长速率为0.39℃/10a;春季线性增温速率最小为0.34℃/10a,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波动式上升特征,增温率为0.37℃/10a。春、夏、秋、冬的线性增温率分别为0.217、0.266、0.488和0.540℃/10a。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比较相似。近47年来,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3.49 mm/10a,年降水量变化的波动较为明显,春、夏季降水量变化不太明显,秋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最明显,对全年降水量上升趋势贡献最大,其次为春季。近47年来,平均日照时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1.1 h/10a。年平均风速呈较小的减弱趋势,减少速率仅为-0.08 m/s.10a。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2015年濉溪县日照、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濉溪县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濉溪县全年和冬夏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4月增加;全年和1—4、10月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全年和1—6、9—10、12月最低气温显著上升,全年和1—3、5—8、12月温差显著减少;9月降水量趋于减少,全年和春季雨日显著减少;全年和冬季、春季、夏季蒸发量显著减少;相对湿度、湿润指数略有降低,9月湿润指数趋于减少。可见,近55年濉溪县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沈阳东陵区近58年农业气候资源趋势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鹏波  赵凤  白静  康敏  董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02-11304,11332
对沈阳东陵区近58年农业气候资源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趋势减少309h,气候跃变前后平均减少170h,4~7月是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时段。年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5℃,跃变前后平均升高1.1℃。平均最高气温升高1.2℃,平均最低气温升高1.5℃;在气温升高的过程中最低气温的贡献最大,上半年是升温的主体,趋势升高2.2℃。年降水量趋势减少155mm,气候跃变前后降水量平均减少53mm,多雨年在减少,少雨年在增多。春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夏季降水量趋势减少95mm,秋季降水量趋势减少50mm,冬季持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洪泽湖湿地1961—2009年气象和农作物生产资料,分析了该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结果表明:近49年,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以近25年上升较为明显;年降水量缓慢增加;年平均日照时数明显下降。近10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极端高温和低温年份交替出现,降雨量增加,旱涝年份交替出现,日照时数大幅度减少,相对湿度明显降低,气象因素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针对气候变化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改革种植制度,发展生态农业,选育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谭祥  吉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08-410
[目的]分析近57年本溪山区日照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本溪市草河口气象站1954~2010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与相关的总云量、水汽压和≥0.1 mm降水日数等气候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7年本溪山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57年来,本溪山区除冬季日照时数呈不显著增长趋势外,其他年、季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在1971年发生突变。总云量、水汽压和≥0.1 mm降水日数对日照时数影响比较明显,但日照时数并不是简单随着云量和≥0.1 mm降水日数的减少而增加,说明影响日照时数变化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山区光能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南昌市1983~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昌市近2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6年来,南昌市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气温急速上升、湿度急速下降。南昌市年均气温以0.54℃/10a的速率上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1),多年平均气温为18.0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春秋季增温最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89(P<0.000 1)、0.66℃/10a(P<0.000 1);年降水量以16.12 mm/10a的速率上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0.6 mm;年日照时间以42.26 h/10a的速率上升,春季日照时间显著上升(43.30 h/10a,P<0.01);年均相对湿度以-9.96%/10a的速率极显著下降(P<0.000 1),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倾向率分别为-10.00(P<0.005)、-11.59(P<0.000 1)、-9.67(P<0.005)、-8.57%/10a(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