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多种防治措施的协调运用,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病虫害对食用菌栽培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多种无公害防治措施,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病虫害对食用菌栽培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多种无公害防治措施,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魏县素有"食用菌之乡"的美称,常年栽培的食用菌种类有10余个,品种多达50多种,栽培面积130多hm2,投料量2万t,产值4800万元左右,已成为我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杂菌、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虫害。多年来,由于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各类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了食用菌的无害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食用菌的生产与栽培过程中,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化、理、生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以促进食用菌健壮生长,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在制种期及袋料栽培发菌期的病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克服病害发生后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的做法。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就如何综合防治食用菌制种期病害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养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较难处理,而且损失已经造成.因此在栽培中,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样,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造成污染.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味道鲜美,脂肪含量、糖含量极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多的药用价值及较好的保健功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提高食用菌保健功效的知晓率,促使大家多食食用菌,现对食用菌保健功效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为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美容养颜、保肝利胆、防治"三高"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及杂菌,应当将预防工作做好,采用环境控制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现本文结合实际对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技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又不便于随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因此在栽培中,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植物内生真菌由于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针对植物内生真菌在植保上的应用作一综述,着重阐述了内生真菌在植物保护中的促生、防治病虫害以及增强作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食用菌产业农药安全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药残留问题是制约中国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笔者通过对京郊食用菌企业的实地调研、网上资料及统计数据查阅,分析了北京地区食用菌农药安全防控的“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与区位文化优势,以及存在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并提出北京地区完善食用菌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废物利用、菌种研发等安全防控的方法和措施,为北京地区食用菌农药安全防控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veA基因是在丝状真菌中普遍存在的调控因子之一,在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丝状真菌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等重要的生命过程的调节。因此,对丝状真菌的有性发育过程及机理的研究,了解该基因在次级代谢中的调节作用,在防治真菌毒素污染的工作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对veA基因的结构、表达以及发育过程和次级代谢过程的调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淖毛湖主栽甜瓜品种黄86及西州蜜的健康和发病植株根、藤蔓、果实及根际土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为淖毛湖主栽品种的甜瓜病害防控提供必要的病原菌和微生物病害种类信息。【方法】采集病株及对照健康株样品的根、藤蔓、果实及根际土,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培养细菌及真菌,采用16s rDNA及ITS 初步鉴定分离菌株,对比健康株及病株样品中的微生物,分析潜在的病原菌及微生物病害种类。【结果】甜瓜品种黄86健康株及病株中共计分离、培养鉴定可培养菌株23株,其中细菌13株,真菌10株,潜在病原菌4株;甜瓜品种西州蜜健康株及病株中共计分离、培养鉴定可培养菌株51株,其中细菌37株,真菌14株,潜在病原菌4株。【结论】甜瓜品种黄86主要病原菌2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可分别引起甜瓜枯萎病、黄萎病;甜瓜品种西州蜜主要病原菌1株,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可引起甜瓜镰孢根腐病。  相似文献   

15.
臭氧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臭氧作为土壤熏蒸剂防控蔬菜土传真菌病害的理论依据。研究离体条件下臭氧熏蒸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立枯丝核菌和甘蓝枯萎病菌3种土传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为62~72mg/m3处理对3种供试病菌菌丝生长显著抑制,随处理时间延长,抑制率提高,当达到120min时,抑制率均达到了90%以上均显著高于30和60min的处理,并且菌丝量明显减少,菌丝体发生聚集、卷曲、局部膨大,菌丝隔膜消失、原生质体溶解。黄瓜枯萎病菌和甘蓝枯萎病菌的孢子在水琼脂上涂板,臭氧处理质量浓度为40mg/m3,总体表现为病菌孢子涂板后培养时间越短,臭氧处理时间越长,臭氧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越高:病菌孢子涂板后立即处理3min,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达到100%,而涂板后培养10h,处理1min,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臭氧质量浓度为40mg/m3处理3min对孢子具有杀灭作用,相同条件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说明了孢子对臭氧比菌丝敏感。臭氧具有抑制多种土传病原真菌的良好效果,尝试臭氧作为土壤熏蒸剂防治蔬菜生产中土传真菌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消毒剂对药用百合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用于百合大田土壤消毒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消毒剂,以药用百合品种卷丹为供试材料,开展石灰、多菌灵、敌克松、抗重茬菌剂等4种药剂的土壤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药)相比,在百合旺长期,施用石灰、抗重茬菌剂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显著降低,到了百合成熟期,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量、最大叶片长宽、叶绿素等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施用石灰的产量为1248.23 kg/666.7m2,增产71.66%。施用石灰、多菌灵、敌克松、抗重茬菌剂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对百合大田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石灰、多菌灵、抗重茬菌剂等药剂能显著抑制细菌、真菌数量的增长,尤其是石灰消毒土壤的防病和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香蕉灰纹病便于指导该病害的防治工作,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海南香蕉主产区的香蕉病叶上分离病原物,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结合真菌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及其系统发育树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了培养基、温度、pH、碳源、氮源、光照与通气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获得的6株分离株回接3 d后,发病部位表现轮纹病斑,周围有黄晕,与自然发病香蕉叶片的病状相符;6株致病菌菌落均呈灰白色,圆形,边缘不整齐,有轮纹,分生孢子倒卵形,双胞;6株致病菌的rDNA-ITS序列均为575 bp(代表菌株CATAS-CM01 GenBank登录号为MN960387),与GenBank中的香蕉暗双胞菌Neocordana musae模式菌株的相应片段相似性达99.28%~99.65%,且与N. musae模式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遗传距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确认获得的6株病原菌均为香蕉暗双胞菌Neocordana musae。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燕麦片琼脂培养基(OA);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 ℃,最适生长温度为30 ℃;适宜pH为5~7,最适pH为6;最适碳源是乳糖;最适氮源是酵母膏;全光照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连续振荡培养条件下,菌丝干质量最大;菌丝致死条件为60 ℃,10 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于食用菌实施生长环境控制的系统软硬件设计要点,合理给出系统运行控制的具体技术运用措施。方法:通过构建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网络体系结构,确保实现针对食用菌生长空间条件因素的准确控制目标,促进食用菌的产能提升。结果:食用菌生长的空间环境条件因素重点包含空间湿度、空间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等组成部分,技术人员针对传感监测仪器应当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全面消除监测数据结论的误差。结论:智能传感器的自动监测控制手段有益于技术人员准确评估食用菌的生长空间条件变化状况,因此体现了智能控制手段普及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丝状真菌产生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性副产物,对玉米、水稻、小麦、花生、大豆和油菜等多种粮油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粮油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对粮油作物中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导致真菌毒素污染加重的环境影响因子,提出了粮油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措施,特别是生物防控技术,展望了真菌毒素污染生物防控的作用模式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