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隔离区内用对氯苯氧乙酸(CPX)、激动素(KT)、秋水仙素(Col)、二甲基亚砜(DMSO)、马亚酰肼(MH)和乙烯雌酚等药剂诱导“矮败””小麦群体的不育株孤雌生殖,连续22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处理药剂中,500mg.L^-1CPX+100mg.L^-1KT+2%DMSO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次是0.2%Col+2%DMSO.小穗剪疑后用药处理比不剪颖处理的诱导结实率高,药剂一套袋可明显提高诱  相似文献   

2.
在隔离区内用对氯苯氧乙酸(CPX)、激动素(KT)、秋水仙素(Col)、二甲基亚砜(DMSO)、马来酰肼(MH)和乙烯雌酚等药剂诱导“矮败”小麦群体的不育株孤雌生殖。连续22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处理药剂中,500mg·L-1CPX+100mg·L-1KT+2%DMSO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次是0.2%Col+2%DMSO。小穗剪颖后用药处理比不剪颖处理的诱导结实率高。药剂处理后套袋可明显提高诱导效果。诱导处理次数与诱导子房膨大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而与结实率则呈非线性相关。用药剂处理的时间以每天晚上7点后处理的效果最好。用药剂处理后6~7d再喷施100mg·L-1赤霉素对提高诱导结实率有明显的作用。经观察,孤雌生殖纯系在育性、株高、株型、穗形、芒的有无等性状方面均表现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3.
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化学药剂诱导农大107、混A和京早8号玉米孤雌生殖。结果表明DMSO,PEG,2,4-D等药剂均有明显的诱导效果。其中,2%DMSO+600mg/LPEG+2mg/L2,4-D对农大107和混A诱导的结实率最高,分别为0.279%和0.071%;对京早8号玉米诱号的较好组合为4%DMSO+40mg/LMH.  相似文献   

4.
在粳稻花药培养过程中,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受接种材料的基因型、花粉发育时期和培养基成分等因素的影响.杂交种的诱导率高于纯合品种,接种最佳时期为花粉发育单核中晚期,诱导培养基以N6+2.4—D2mg/l+KT0.5mg/l+蔗糖5%+琼脂粉0.7%;分化培养基以Ms+BA2mg/l+NAA0.2—0.5mg/l+蔗糖3%+琼脂粉0.7%;壮苗培养基以1/2MS+微量+铁盐+NAA0.1—0.2mg/l+多效唑2mg/l+蔗糖2%+琼脂0.7%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将澳洲坚果的优良品种HAES800的茎段于培养基(MS+BA2mg/L+IBA0.2mg/L+CD100mL/L)中培养,产生了白色愈伤组织和畸胚,将这些愈伤组织和畸胚接种到培养基(MS+BS1~7mg/L+IBA0.1~0.5mg/LAC0.2%)上,愈伤组织分化出畸胚,畸胚也以出芽方式增殖,并分化出丛芽。将切下,于培养基(1/2MS+IBA2mg/L+AC0.2%+Sucrose2%)中诱根6  相似文献   

6.
以湘苎1~5号和镇宁苎麻等13个品种为材料,以不同种类、浓度和配方的药剂诱导产生55份孤雌生殖结实种子(GS1),将部分GS1植株隔离自交种子育苗,实得28个自交系,根据叶形、叶缘锯齿、叶柄色和雌花色等10个形态性状的一致性,从中选择4个纯系,还从GS1和GS2群体中获得若干雄性不育材料,为苎麻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番茄下胚轴离体诱导成株的激素调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番茄“矮黄”、“鲜丰”品种的下胚轴的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发现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不大,但对不定芽的分比有较大影响,且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品种“矮黄”,在MS+BA1.0-2.5mg.L^-1+IAA0.2-0.5mg.L^-1培养基上,诱导率都达50%以上,其中以MS+BA2.5mg.L^-1+IAA0.2mg.L^-1效果最佳,诱导率高达81.3  相似文献   

8.
幼胚和花药培养诱导荔枝胚性愈伤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荔枝主栽品种元红的幼胚为外植体,优化了离体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EC)的培养基.对EC的诱导,较高质量浓度的蔗糖(50gL-1)和2,4-D(2~4mgL-1)优于较低质量浓度的蔗糖(30gL-1)和2,4-D(0.5~1.0mgL-1).BA和活性炭(AC)对EC的诱导有抑制作用.适当的硫代硫酸银(STS)(29.4μmolL-1)可以抵消BA的抑制作用.在MS附加质量浓度为50gL-1的蔗糖和2mgL-1的2,4-D培养基上,下番枝、乌叶、元红和陈紫幼胚诱导EC的频率分别为22%、14.5%、17.2%和16.8%.在上述培养基中,元红花药产生EC的频率为0.1%~0.6%,而加入STS(29.4μmolL-1)可提高至1.2%~5.6%.对影响EC的诱导因素和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2.4-D1.0mg/L+6-BA1.0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3.1%;不同品种间诱导率有较大的差异,但愈伤组织的质量与诱导率的高低无关,在MS+KT1.0mg/L+IAA0.1mg/L培养基上,分化率可达44.4%。  相似文献   

10.
以30% ~60% 硫酸铵饱和度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CL-6B、SephadexG-200、Phenyl Sepharose CL-4B 和羟基磷灰石层析纯化了小麦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其在pH 8.5 时比活为31 U·m g- 1蛋白;酶纯化了91 倍,得率5% ,酶亚基分子质量约52 ku,全酶分子质量约330 ku,表明酶由6 个亚基组成;酶的等电点为4.8,在400 nm有吸收峰,最适反应温度45℃,Mg2+ 激活酶,Zn2+ 和磷酸吡哆醛抑制酶。纯化的ALAD浓缩后,- 20℃下在0.1 m ol·L- 1,pH 8.5 的Tris-HCl,内含50% 的甘油,5 m m ol·L- 1的巯基乙醇和MgCl2 中黑暗贮藏30 d 酶活不损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长期以来,小麦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主要采用移栽前秋水仙素溶液通气浸泡分蘖节方法,该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秋水仙素毒性较强、用量较大、价格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小麦单倍体植株简便、安全、高效的加倍方法,寻找可以替代秋水仙素用于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的化学试剂。【方法】通过小麦品系Fielder花药培养,小麦品种科农199、新春9号和小麦品系CB037、中国春(CS)与玉米自交系郑58杂交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小麦品系中国春与甘肃黑麦杂交获得小麦-黑麦双单倍体植株,利用0、5、10和20 mmol·L-1秋水仙素溶液分别采取分蘖节加注、叶片涂抹和培养基表面添加方式对不同来源小麦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并采用培养基表面添加0、30、60和120 μmol·L-1甲基胺草磷、炔苯酰草胺和氟乐灵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及小麦-黑麦双单倍体植株加倍,比较不同加倍方法和3种除草剂的加倍效果,确定各个加倍试剂的适宜浓度。【结果】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0、5、10和20 mmol·L-1)加注小麦与玉米杂交单倍体植株分蘖节部位对小麦单倍体植株不具有加倍效果,不宜在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中采用。10 mmol·L-1秋水仙素溶液涂抹拔节期小麦单倍体植株叶片的加倍率为7.7%,其他3个秋水仙素溶液浓度没有加倍成功,也不适合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培养基表面添加4个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小麦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加倍率分别为26.7%、42.9%、73.3%和85.7%。表明培养基表面添加秋水仙素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果最好,适宜浓度至少为20 mmol·L-1。培养基表面添加0、30、60和120 μmol·L-1炔苯酰草胺溶液处理小麦与玉米杂交单倍体植株的加倍率分别为0、0-57.1%、28.6%-75.0%和0-100%,其他2种除草剂处理小麦与玉米杂交单倍体植株没有成功;培养基表面添加120 μmol·L-1炔苯酰草胺溶液处理小麦与黑麦杂交双单倍体植株的加倍率为9.0%,添加其他3个浓度炔苯酰草胺溶液和其他3种加倍试剂均没有结实。【结论】60-120 μmol·L-1浓度炔苯酰草胺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具有较好效果,培养基表面添加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和炔苯酰草胺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有效,而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麝香百合'雪皇后'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麝香百合(Lilumlongiflorm)杂种系‘雪皇后'的试管苗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附加2%二甲基亚砜(DMSO)对叶片和丛生苗的诱导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叶片以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72 h的诱变效果较好,四倍体率达到了10%.丛生苗以0.02%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48 ...  相似文献   

13.
新疆雪莲多倍体的诱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秋水仙素和2%二甲基亚砜共同处理新疆雪莲种子、胚根和茎段,以诱导多倍体雪莲.结果表明,茎段经过100 mg·L-1秋水仙素处理3 d诱导效果最佳,同时,离体培养其嵌合体苗茎段及叶片,诱导不定芽生成,获得了四倍体细胞比例达到90%以上的植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田及温室栽培的月季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并且用不同浓度(0.1%,0.2%)秋水仙素对蕾期月季进行诱导处理,统计月季的结实情况;并用1 mol/L HCl和H2SO4对月季后代种子进行不同时间(15 min,30 min,45 min,60 min)的处理,统计月季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用秋水仙素诱导的月季花蕾结实率较低,正常授粉结实率明显高于秋水仙素诱导并授粉结实率;用1 mol/L HCl处理45 min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达到28%;而用1 mol/L H2SO4处理30 min的种子发芽率也较高,达到了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未名玫瑰葡萄秋水仙素处理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及适宜的倍性鉴定方法。[方法]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浸泡种子不同时间,对二倍体葡萄未名玫瑰品种进行加倍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从诱导成活率和四倍体诱变率综合考虑,诱变四倍体未名玫瑰种子的适宜条件:当种子胚根长1.0 cm时,用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其成活率和四倍体率分别为11.33%和5.12%。[结论]用倍性分析仪测定细胞倍性是一条简便快捷的鉴定方法。处理时间是影响成活率、四倍体率和变异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四倍体葡萄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茎段浸泡和秋水仙素培养基两种方法对二倍体京秀和红地球2个品种的葡萄(Vitis. vinifera)组培苗进行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茎段浸泡秋水仙素法诱导四倍体葡萄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素培养基法。在低浓度秋水仙素(2000 mg•L-1或低于2000 mg•L-1)溶液中浸泡时间短于48 h的所有处理,仅在继代2~5次后获得了纯合四倍体植株;在秋水仙素浓度2000 mg•L-1对茎段浸泡3 ~4 d或3000 mg•L-1 和4000 mg•L-1对茎段浸泡2~4 d,在茎段扦插的当代就获得了纯合四倍体植株,诱变四倍体植株的适宜条件为在秋水仙素3000 mg• L-1 茎段浸泡3~4 d,纯合四倍体植株获得的比率为16.7~23.3%。  相似文献   

17.
扁桃茎尖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低温锻炼、预处理浓度和预处理时间、装载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低温锻炼4周的莎车18号扁桃茎尖切2 mm长用3%海藻酸钠包埋后,在含有0.3 mg/L蔗糖+5%DMSO(二甲基亚砜)的MS培养基预培养1 d,装载液处理20min,在0℃条件下用PVS2处理50 min后迅速投入液氮,24 h后取出,放入40℃水浴锅中化冻1~2 min,用1.2 mg/L蔗糖的MS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10 min,接种于含6-BA0.3 mg/L和IAA 0.3 mg/L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暗培养15 d,转移至正常光下,存活率高达52%。  相似文献   

18.
小麦花药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率,以小麦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杂交组合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分别对小麦花药和植株分蘖节进行了处理,其中花药处理方法为在C17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0.02‰、0.05‰和0.10‰的秋水仙碱,分蘖节处理方法为分别用浓度0.20‰、0.50‰、0.75‰和1.00‰的秋水仙碱浸泡单倍体再生植株分蘖节各5 h和10 h,研究秋水仙碱不同浓度与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秋水仙碱0.02‰的诱导培养基上再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代杂交组合的染色体加倍效率分别为52.38%和47.37%;0.75‰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分蘖节5 h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为65.06%。尽管我们用秋水仙碱处理花药的加倍率不如处理分蘖节的效果好,但该方法可能比处理分蘖节更经济、简便,可达到快繁与加倍同时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素诱导离体培养越橘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试验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方法、浓度和时间对美登、达柔和埃利奥特3个越橘品种试管苗的诱变效果,并采用根尖压片方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诱变材料倍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药剂培养基法处理效果不如茎段浸渍法。经秋水仙素处理的所有品种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达柔用0.1%秋水仙素浸渍24h的处理效果最好,变异率达到22.6%,诱变株系为嵌合体。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方法与根尖压片方法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