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用杏有很强的抗逆性,是中国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特色经济林木,尤其适宜自然条件恶劣的"三北"地区发展。近年来,仁用杏生产发展迅速,苗木培育、越冬防寒和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产中仍广泛存在花器官发育不全、花期和幼果期冻害、水分胁迫严重等问题,而与此相关的有效调控措施及内在机理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综述了中国仁用杏的花器官败育、营养元素利用、抗旱生理及抗寒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仁用杏栽培管理技术与相关生理特性间的关系及生理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仁用杏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仁用杏抗旱、抗寒、耐瘠薄,适应性强,栽植范围广,栽培管理容易,是丘陵山区(特别是冷凉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栽植仁用杏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经济林时,发展仁用杏就是最好的选择。本文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霜害防治、采收加工贮藏等五方面提出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棚保温防寒、埋土防寒和露地越冬3种不同的防寒处理方式,研究了8个树莓品种的越冬情况,记录不同防寒措施下树莓的抽条率、成活率以及枝梢的生长量。结果显示:3种越冬处理下树莓的植株成活率均达到98%以上,表明树莓的各供试品种均能在本地安全越冬,但露地越冬的树莓发生较严重的抽条现象;树莓在大棚内越冬的萌芽时间最早,其次是埋土防寒的处理,最后是露地越冬的处理;同一品种树莓在大棚内越冬的植株长势强于埋土防寒和露地越冬防寒处理的树莓。  相似文献   

4.
提高仁用杏坐果率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用杏抗旱、耐寒、耐瘠薄,适应范围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杏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但在北方的气候条件下,其坐果率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当地仁用杏影响坐果率因素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贫瘠干旱土地的利用率,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而为了保证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我们需要针对水资源问题、树种选择问题以及技术操作规范性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保证抗旱造林技术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苗木成活率。1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1.1做好土地整改准备工作。林业工程抗旱造林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界自然环境,这也就需要在造林种植前针对这些不良因素进行有效整改处理,尤其是对于土壤条件,更是需要予以优化处理。在土地整改准备工作中,应该围绕着树木生长的适宜条件进行有效处理,尽量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增加土壤中的含水  相似文献   

6.
杨伟  贾生舜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07-107,109
彭阳县杏树资源丰富,但产量水平低,为探讨山杏的高产技术,进行山杏树高接换头技术研究,以鲜食、仁用、加工杏优良品种为材料,选择不同地类低产、劣质、老化山杏树进行嫁接改造,结果表明:采取插皮接方法较好,比劈接成活率提高11.3个百分点,最适宜砧木粗度为1~3cm,生长量大;退耕还林地成活率最高;鲜食杏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仁用杏。  相似文献   

7.
采用劈接和插皮接2种嫁接方法,研究了山杏和山毛桃嫁接仁用杏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山杏嫁接仁用杏成活率高,产生经济效益快,嫁接第2年即可结果,且劈接比插皮接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种植密度、定植坑规格和抗旱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贵州山地芒果抗旱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株型披散的最佳种植密度为3m×4m,株型紧凑的采用袋装苗和营养袋苗较好;不同地点芒果幼苗定植时,采用地膜覆盖成活率明显高于没有地膜覆盖袋装苗定植成活率。说明通过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能明显提高旱坡地芒果苗木抗旱能力和定植成活率,达到一次定植成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田间试验比较围洞法、保水剂等几种抗旱定植技术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围洞法抗旱效果较好;保水剂抗旱效果不明显;短期内袋装苗抗旱定植成活率高的优势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陕北25个县气象站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北6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对陕北仁用杏气候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以≤0℃终日、≥1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陕北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但种植目的应有差异。在仁用杏气候最适宜区,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在仁用杏气候适宜区,种植仁用杏部分年份发生冻害,能基本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在陕北中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中部及西部;在仁用杏气候较适宜区,仁用杏开  相似文献   

11.
仁用杏具有很强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非常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恢复生态系统和发展农村经济。但仁用杏往往座果率低,产量不稳,影响仁用杏产业的发展。综合叙述了对仁用杏开花、座果规律的研究;从内因和外因方面揭示落花落果原因,特别是春季冻害对仁用杏落花的影响;并提出保花保果措施和方法.如水分和养分管理、树体管理、化学技术措施等。重点希望可以解决仁用杏的低温冻害等问题,为生产中提高仁用杏的座果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仁用杏杏仁食用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还可入药.果皮可制成杏脯.杏仁壳是作活性碳、纤维板的优质原料;同时该树种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抗旱、耐瘠薄,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有很好的生态作用,因而是一种经济和生态效益俱佳的好树种。近年来,仁用杏在全国各地均有大面积栽植.1999年春季。由省水利厅仁用杏项目办在我县水洛乡三碾坪引种试栽74.7hm^2仁用杏,作为我县林果产业开发、实施退耕还林的重点项目之一。我们通过对栽培基地的仁用杏进行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仁用杏的生长特性和栽培经验,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我县的仁用杏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仁用杏由于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经济价值高,在宁南山区发展很快。仅固原市种植面积就达20万亩,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如何选用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来提高单产是推广仁用杏的关键环节。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现将仁用杏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烤烟节水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玉米、油菜和水稻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烟苗抗旱补水情况及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在烤烟生长前期的地温低于无覆盖处理,玉米秸秆覆盖和油菜秸秆覆盖降温效果大于水稻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高于未覆盖处理;秸秆覆盖能够减少补水次数2~3次,减少补水量2~3 kg,提高烟苗成活率2.6~5.0个百分点。烤烟移栽采用秸秆覆盖是一项节水抗旱、提高烟苗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阜新县属半干旱丘陵地区,多年连续干旱,沙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果树生产的发展。仁用杏具用抗寒、抗旱、耐瘠薄、易管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优良树种,在阜新县大力发展仁用杏生产,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增加农民收入。为使阜新县仁用杏生产健康发展,本文总结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红柳节水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柳节水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柳造林灌水1次成活率可达84%,且随着灌水次数增加造林成活率随之提高;在不同类型盐碱地上进行造林,成活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明显的效果,抗旱造林技术必须突出以“水”为中心,抓好各技术环节,使造林成活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68-169
油松营养杯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比传统的春季裸根造林成活率通常提高20%~50%、保存率提高40%~60%,是我国北方重点推广的抗旱造林技术。介绍了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的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降水稀少,水土流失较重,土壤趋于瘠薄且持水能力差,干旱灾害严重,使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应加强适地适树和适地适林、合理配置林分密度、集水抗旱保墒造林技术等抗旱造林管理,并进一步推广应用固体水造林技术、生根粉、保水剂、基质激活造林技术等先进造林技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提高林木成活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正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在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种植大豆,采用大垄密种植技术,是目前创高产的一种较好栽培技术,应大面积推广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1综合各种栽培技术的优势大垄密栽培技术以垄作种植为基础,吸收了"三垄"栽培法的抗旱、保水、增温、防寒、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优点,克服了平作不抗旱、不耐涝、不能中耕、土壤板结、不能增地温防寒和小垄稀植缺点。充分体现了农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