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1987~1989年对全国10省21市(县)74个乌桕种子样品的桕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等与地理分布相关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理分布对乌桕种子的百粒重、假种皮(腊层)含量。桕脂(皮油)及种子含油率,对桕脂的各项理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等影响不明显,其中碘值、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纬度呈一定的正相关。饱和脂肪酸、棕搁酸和油酸的比值与纬度呈一定的负相关。本文为乌桕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早熟大豆脂肪酸的形成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早熟大豆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酸各组分的变化各异。开花后16~20d时,硬脂酸(18∶0)、亚麻酸(18∶3)相对含量下降,棕榈酸(16∶0)、油酸(18∶1)及亚油酸(18∶2)相对含量上升。开花后20~23d时,亚麻酸(18∶3)相对含量又增加,棕榈酸(16∶0)相对含量下降,以后随种子的发育,棕榈酸(16∶0)、硬脂酸(18∶0)和亚麻酸(18∶3)相对含量下降,亚油酸(18∶2)相对含量上升,油酸(18∶1)介于其间。开花后天数与棕榈酸(16∶0)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亚油酸(18∶2)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亚油酸与棕榈酸(16∶0)及硬脂酸(18∶0)呈显著、极显著的负相关,亚麻酸(18∶3)与硬脂酸(18∶0)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油酸(18∶1)、亚油酸(18∶2)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平均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与硬脂酸(18∶0)、亚麻酸(18∶3)、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呈极显著、显著的正相关,与亚油酸(18∶2)及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呈显著的负相关;平均最低气温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及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亚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油体是植物种子贮脂的细胞器,通过分离油体来提取脂类为研究植物脂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首次建立了能源植物续随子种子油体的提取方法,提取了江苏海安和河南朱集2个产地的续随子种子油体,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油体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2个产地的续随子种子油体脂肪酸都以油酸为主,含量分别为83.32%、73.99%,其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还有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等;2种种子中的脂肪酸以油酸(82.04%、75.63%)和棕榈酸(6.00%、11.75%)为主,相对含量差异显著,且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负相关,即油酸含量高的种子的棕榈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省麻城市和阳新县的25个油茶品系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探索油茶不同品系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茶种子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组成,不同品系其脂肪酸组成有一定差异.油茶种子各脂肪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而二者含量之和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巨桉12个种源8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细胞膜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巨桉茎叶中膜脂肪酸的组成主要是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油酸(18:1)、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能较好地反映巨桉家系抗寒性的相对强弱,生长性状和IUFA值在种源和家系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IUFA值与纬度相关性显著,与其它因素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54份可可种质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为可可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材料,也为探究可可品质性状的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国家的54份可可种质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超离法、气相色谱法和福林酚法测定可可脂、多酚、脂肪酸组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并对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54份可可种质中,XYS53的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均最低;XYS52的可可脂含量和脂肪酸总含量均最高;XYS18的棕榈酸含量最高;XYS17的硬脂酸含量最高;XYS52的油酸含量最高;XYS44的亚油酸含量最高;XYS20的多酚含量最高。7个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1.52%~18.74%,其中棕榈酸、亚油酸和多酚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74%、18.62%和14.42%;可可脂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1.52%。可可脂含量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棕榈酸含量与硬脂酸含量间、棕榈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及硬脂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多酚含量与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不同国家的可可种质间可可脂、硬脂酸、油酸、多酚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中国与泰国的可可种质间棕榈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发现,归属于类群Ⅰ的15份种质品质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且主要来自于中国和越南。【结论】可可种质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其来源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在可可品种选育过程中,需结合性状间相关性综合考虑可可品质性状表现,可优先选择中国和越南的1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作为育种材料或亲本来培育优良可可品种。  相似文献   

7.
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川红一号、简阳红花以及来自32个国家的共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开展了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籽油中各脂肪酸含量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法国的PI253529的种子含油率最高,分别达32.68%和31.60%。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奥地利的PI253518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3.79%和81.67%。孟加拉国的PI401479油酸含量最高,达53.10%。综合单株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和亚油酸、油酸含量等几个重要指标,发现以加拿大PI559909和匈牙利的PI312275表现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种子含油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与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含量呈显著负偏相关。油酸的含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棕榈酸含量分别与亚油酸含量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油酸含量则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偏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番茄样品内种子脂肪酸的组成含量差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6个番茄种子样品中的粗脂肪,用 KOH‐甲醇溶液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以37种脂肪酸组分标品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其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干物质平均含量为52.48%,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2.82%;番茄种子样品间脂肪酸总量有一定差异;番茄种子脂肪酸组分相对百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为棕榈酸11.16%~12.54%、硬脂酸3.82%~5.12%、油酸17.32%~29.85%、亚油酸52.63%~64.12%、α‐亚麻酸1.45%~2.17%.  相似文献   

9.
钱宗耀  刘河疆  王建梅  周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93+22352-22293,22352
[目的]分析并测定沙棘茶中的脂肪酸。[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沙棘绿茶和沙棘红茶中的脂肪酸,并通过气质联用法对脂肪酸的化学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气质检测结果表明,2种沙棘荼的脂肪酸化学组成相同,均含有十四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棕榈酸)、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十八碳烯酸(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十八烷酸(硬脂酸)、二十烷酸(花生酸)和二十烷烯酸等9种脂肪酸。[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沙棘茶中脂肪酸的分析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乌桕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日芬 《吉林农业》2011,(4):186-186
乌桕别名乌桕耔、桕籽、桕木、桕子柴、乌树果、蜡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耔外被的蜡皮可榨取桕脂(亦称桕蜡、皮油),种仁可榨取桕油(亦称梓油、青油),二者混合压榨的油称为为木油(亦称毛油)。桕脂和桕油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每lOOkg种子可榨取桕脂24-26kg,桕油16-17kg,总出油率达41%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