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Ts-86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测试了中草药Ts-86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并对其稳定性、持效期及抑菌谱等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Ts-86提取液的200倍液防效达93.35%,优于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防效;其酸碱稳定性与热稳定性较差,只在中性或微酸微碱条件下活性较高,且经100℃处理的活性最高;经100℃处理后,其500倍液防治作用的持效期可达6 d:抑菌谱相对广泛。  相似文献   

2.
几种中草药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98-2299
在建立简单、有效、准确的叶圆片检测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基础上,测试了几种中草药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对中1的稳定性、持效期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中1提取液的100倍液防效达87.52%,优于粉锈宁1000倍液的防效(73.41%);其酸碱稳定性与热稳定性较差,只在中性及微酸微碱条件下活性较高,其100倍液的持效期可达6d。  相似文献   

3.
5种药剂对苦瓜炭疽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对苦瓜炭疽病,无论是从速效性还是从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对炭疽病防效更优.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苦瓜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提取物防治烟蚜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对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开展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提取液对烟蚜的田间防效试验,明确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并筛选出最适宜的浓度。[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烟蚜具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治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常规化学农药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相比,虽然其防效较慢,但药效持效期长,且对烟蚜天敌无影响;喷施800倍液紫茎泽兰提取液12d后对烟蚜的防效就可达92.7%,且田间持效期可达20d以上。[结论]800倍液紫茎泽兰提取液可有效防治烟蚜。  相似文献   

5.
进行43%戊唑醇悬浮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种药剂防治奶油南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4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较长;其次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具有戊唑醇与肟菌酯的综合作用机理、杀菌谱广的特点,持效期也较长;0.5%大黄素甲醚水剂250倍液的防效较低,但其为植物源杀菌剂,产品安全性较化学农药高,也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西葫芦和黄瓜上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绿菜宝1000倍液和1.8%,虫螨克,1%农哈哈3000倍液的防效较好,持效期10d左右,防效优于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施药适期为幼虫1-2龄期,3龄幼虫期施药防效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大棚苦瓜白粉病药效试验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药剂对苦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5%己唑醇悬乳剂8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乳剂3 000倍液对苦瓜白粉病,无论是从速效性和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白粉病防效最优。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苦瓜安全无药害,是当前生产上理想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8.
几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3次调查显示防效均在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防效。在辣椒炭疽病发生初期使用,间隔7 d施药1次,共喷药3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5种药剂对设施栽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乳剂3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无论是从速效性和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防效最优。药剂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草莓安全无药害,对非靶标动物蜜蜂安全,是生产上理想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0.
在黄瓜霜霉病盛发期进行18%吲唑磺菌胺悬浮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等新型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前病情指数19.7~29.2的病害盛发期用药1次,以18%吲唑磺菌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防效最佳,至药后12 d防效仍在68%以上,其次为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药后3~12 d防效63.5%~75.8%,速效性好,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1.
大黄中防治黄瓜白粉病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黄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荡提取2 d活性明显增强,但随时间延长,其防效与振荡2 d的无显著差异,说明振荡2 d基本将活性物质提取完全,且防病效果达88.97%;通过HPLC分析与标准品对照比较及生物测定,初步验证大黄酚为大黄提取液的活性成分之一,而大黄酸为其非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_2萃取大黄蒽醌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30 min,动萃取时间为15 min,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为2.0 ml,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30 MPa,CO2流量为6 ml/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为1.12%。[结论]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掌叶大黄与河套大黄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40-12541
[目的]对陇东地区产的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与河套大黄(RheumhotaoenseC.Y.ChengetC.T.Kao)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70%甲醇浸提法和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掌叶大黄与河套大黄根及根茎的70%甲醇提取物中共同分离鉴定出9种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I)、大黄酸(Ⅱ)、大黄素(Ⅲ)、芦荟大黄素(Ⅳ)、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甙(Ⅴ)、大黄酚(Ⅵ)、大黄素甲醚(Ⅶ)、番泻甙A(Ⅷ)、番泻甙B(Ⅸ)。除此之外,从河套大黄的根中又分离出1种化合物——土大黄甙。[结论]河套大黄不能代替掌叶大黄作药用。  相似文献   

14.
武冬雪  韩晓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312-12313
[目的]探索大黄与益母草种子萌发的条件。[方法]以益母草与大黄的种子为试材,分剐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培养,测定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大黄为试材,测定0.1%、0.5%、1.0%、10%、20%的PEG溶液对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光照条件下,益母草与大黄的种子萌发状况较好,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均高于在黑暗培养条件下的;不同浓度的PEG对大黄种子的萌发的影响不同,PEG浓度越大,大黄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越低,当PEG浓度为10%时,几乎完全抑制大黄种子的萌发。[结论]益母草与大黄种子均为需光性种子;PEG抑制大黄种子的萌发,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5.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477-3478,3482
[目的]建立青海不同地区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青海地区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青海不同采集地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的平均相似度都在90%以上,说明大黄指纹图谱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它们之间既有较好的相关性,又有区别.[结论]采用HPLC法可以鉴别青海的不同大黄,方法简便,图谱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按照无公害施肥标准及大黄需肥规律,采用不同的配方,以为大田生产无公害大黄提供科学的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对大黄的产量影响不同,传统的施肥方法产量为13 125.0 kg/hm2,而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锌75 kg/hm2+腐熟的饼肥750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腐熟的饼肥750 kg/hm2、尿素600 kg/hm2+腐熟的饼肥750 kg/hm2的产量分别比传统施肥处理增产2 583.3、1 625.0、1 500.0 kg/hm2,增幅在11.4%~19.7%,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锌75 kg/hm2+腐熟的饼肥750 kg/hm2为无公害大黄配方施肥的最佳方案,无公害大黄产量的需肥以钾肥和氮肥为主,但以施用钾肥产量表现最佳。在山区施用钾肥和氮肥仍是作物增产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磷酸二铵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产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掌叶大黄、喜马拉雅大黄、菱叶大黄、头序大黄4种高山药用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大黄素为对照品,0.5%醋酸镁-甲醇溶液为显色剂,测定了样品溶液在510nm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4种大黄中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含量为喜马拉雅大黄掌叶大黄菱叶大黄头序大黄,游离蒽醌的含量为喜马拉雅大黄掌叶大黄头序大黄菱叶大黄,与藏药用大黄的等级划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掌叶大黄种子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种子不经过浸种处理,存在着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的特性,而且出苗时间比较长。不同的育苗时间和处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大黄种子经温汤浸种后进行覆盖育苗是培育优质大黄种苗的重要途径。因此,在4—5月,大黄种子用30℃的温度浸种8 h后,利用地膜或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是一种简单易行、便于药农掌握的育苗方法,可以在生产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檗碱混配剂的研制及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将黄柏皮、苦楝、大黄等活性植物醇提液的活性物质组合配比,进行室内抑菌优选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小檗碱含量为0.5%,并将其命名为0.5%小檗碱水剂。室内毒力、毒性测定及环境生物毒性试验表明,0.5%小檗碱水剂对多种靶标病菌有较高毒力,对人畜微毒,环境毒性为低毒或中等毒性。多点规模田间药效试验得出0.5%小檗碱水剂400倍对南瓜白粉病、辣椒疫病、莴苣菌核病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通过梯度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芽前处理、发芽床以及不同发芽温度等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其发芽的最佳条件及首末次计数时间.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适宜于纸上(TP)发芽;最适浸种温度为20℃,浸种时间为48h,发芽温度为20~25℃;首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7d,末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14d;光照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