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组合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6个扁穗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处理的生产性能、饲草质量和群落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4年研究发现,在16个混播处理中,处理11(年刈割6次,施氮量为0.9t/hm2·a,白三叶和扁穗牛鞭草的混播比例为1:1)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为最佳建植管理模式。在该处理中,两种混播牧草能够在较长时闻内共存,维持较高的产量和质量并有效抵御杂草的入侵,可以为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扁穗雀麦单混播草地产草量和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扁穗雀麦和白三叶、红三叶2种豆科牧草在不同混播比例下的组合,进行株高、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扁穗雀麦的株高均高于其单播株高,且随时间的推移,高度增加优势减弱.不同混播比例下,25%扁穗雀麦+75%白三叶的鲜、干草产草量最高,分别为105 910 kg/hm2和18 272 kg/hm2,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该混播组合下,草地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也最高,分别为20.88%和3 815.19 kg/hm2,其NDF和ADF含量为混播草地中最低.与红三叶混播,则以50%扁穗雀麦+50%红三叶处理下最好,其鲜干草、粗蛋白含量和产量最高,而NDF和ADF则均较低.  相似文献   

3.
在科尔沁沙地将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分别与黄花苜蓿间行混播,设1:0、3:1、5:1和7:1共4个混播比例建植混播草地,研究混播比例对混播当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和草种组合对播种当年冰草-黄花苜蓿各草种产量和草地群体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混播比例5:1的沙生冰草与黄花苜蓿混播组合总产量最高,为144.33 g/m2,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合群体总产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单播和混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草地生物量、分蘖变化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结果表明,单播扁穗牛鞭草的生物量在后3次测定时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P<0.05);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既存在共生关系又存在拮抗关系,而在C和D混播组合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拮抗关系;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竞争率均大于紫花苜蓿竞争率,说明扁穗牛鞭草的竞争力强于紫花苜蓿,而D混播组合中两种牧草的竞争情况正好与之相反;总之,以扁穗牛鞭草75%+紫花苜蓿25%的混播组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广益’扁穗牛鞭草和‘巫溪’红三叶单播及混播群落生物量、种间竞争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混播组合为75%扁穗牛鞭草+25%红三叶。从整个混播群落看,扁穗牛鞭草生长快,植株高,其竞争力强于红三叶,在竞争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人工建植的豆、禾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混播比例及种植方式下,刈割次数对草地牧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探索自然降水在500 mm以上,≥10℃年积温1 400℃左右,无霜期85~ 100 d的雨养地区,混播人工草地的有效收获方式.[方法]试验设置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猫尾草(Phlemu pratense)5种豆、禾牧草混播,通过在生育期内设置的不同刈割次数,测定草地牧草产量与营养状况.[结果]在一个生长季内,刈割两次的草地牧草产量有2/3处理低于刈割一次草地,个别处理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在粗蛋白(CP)与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与产量上则优于刈割一次草地.[结论]从草地牧草生产与利用转化效率衡量,两次刈割草地的营养价值均优于一次性刈割,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混播草种及其比例对黔草4号鸭茅草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黔草4号鸭茅的混播草地组合与草地产量。[方法]以黔草4号鸭茅单播为对照,在贵州省德江县共和乡建植不同混播比例的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高羊茅、鸭茅+白三叶共9种混播草地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牧草高度、产量、叶茎比、豆荷比的影响。[结果]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2∶1∶1)草地的产量达101 610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叶茎比为2.98,草地质量好,为最优草种组合与混播比例。[结论]该试验为筛选适宜贵州黔草4号鸭茅草地建植的最佳草种组合和混播比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间行和同行混播,以单播为对照,分析了混播牧草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对牧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以同行混播处理A7B3最高,以间行混播处理a6b4最低,而无芒雀麦的株高以A7B3最高,单播处理最低;以5∶5混播的牧草总产草量最高,品质较好;间行混播牧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从第1茬刈割到第2茬刈割呈上升趋势,而同行混播的RYT值呈下降趋势;处理A7B3的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处理A5B5的CP、EE和NDF全年收获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在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种间竞争力均高于无芒雀麦的。  相似文献   

9.
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间行和同行混播,以单播为对照,分析了混播牧草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对牧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以同行混播处理A7B3最高,以间行混播处理a6b4最低,而无芒雀麦的株高以A7B3最高,单播处理最低;以5∶5混播的牧草总产草量最高,品质较好;间行混播牧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从第1茬刈割到第2茬刈割呈上升趋势,而同行混播的RYT值呈下降趋势;处理A7B3的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处理A5B5的CP、EE和NDF全年收获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在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种间竞争力均高于无芒雀麦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三叶和狗牙根的种间竞争关系。[方法]采用替代系列试验法。按移栽比例设5个处理,通过测定草产量及其动态变化,揭示2种牧草的种间竞争力大小。[结果]结果表明,处理②和③的草产量最高,分别为5164和4956 g/m2,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⑤的草产量最低,为3263 g/m2。在2年试验中,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进,5个处理中白三叶的比例均逐渐下降,而狗牙根却相反。2005年年初,白三叶的竞争率大于狗牙根,以后随着气温升高,狗牙根的竞争力占主导地位。2006年,草地群落逐渐被狗牙根替代。[结论]5个处理中,处理②和③可获得较高的草产量,但从群落的稳定性考虑,白三叶和狗牙根不宜在高频刈割方式下混植。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绒毛草(Holcus lanatus)在放牧绵羊条件下的产草量、草层高度和分蘖密度。结果:两类草地的牧前产草量相似,但绒毛草草地的牧后产量明显高于黑麦草草地。草层高度在放牧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绒毛草的枯死物质在放牧前后都高于多年生黑麦草。绒毛草具有很高的分蘖密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deWit(1960)的植物竞争试验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狗牙根和白三叶单播及混播草地进行地上生物量动态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50%+狗牙根50%混播处理的地上生物量最高,与其他4个处理的地上生物量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单播白三叶处理的地上生物量最低.单播狗牙根地上生物量与绝对生长速率显著大于...  相似文献   

13.
采用2种牧草总密度保持不变而组成种比例在0~1变化的替代试验法,设白三叶100%(A)、白三叶75%+狗牙根25%(B)、白三叶50%+狗牙根50%(C)、白三叶25%+狗牙根75%(D)、狗牙根100%(E)5种处理,研究混播组合播种后3年的地上生产力和种间竞争动态.结果表明:建植第1年,3种混播组合的地上生物量高于...  相似文献   

14.
刈割与放牧结合对苜蓿型混播草地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苜蓿为主的混播草地,在前期刈割的基础上采用低、中和高3种放牧率进行轮牧。结果表明:60d放牧后,在各放牧处理间的土壤水分和容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牧草干物质含量和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它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牧草生长阶段,利用时期和牧草种类。供试羔羊的个体增重和产肉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其单位草地面积的增重和产肉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放牧强度增加而提高。苜蓿草地的放牧利用以中等放牧强度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与植物的磷素循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F群落均能显著地促进白三叶草植株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提高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的活性。Mnp处理中,白三叶草生物量最大,白三叶草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处理(-M)提高64.48%、61.48%和84.91%。不同菌根处理中,Mck处理显著地提高白三叶草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白三叶草磷吸收总量和茎叶磷吸收量分别比对照(-M)提高107.18%和91.91%,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相对对照(-M)分别提高54.33%和138.43%。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与AMF群落中的Acaullospora属孢子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则主要受Paraglomus属孢子数的影响。说明接种AMF群落可显著地影响土壤的磷酸单酯酶活性,从而影响白三叶草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因混用鱼腥草种茎而造成的收获产量不理想的问题,【方法】以绵阳江油“大红”鱼腥草种茎为材料,通过不同播种前预处理以及不同年生种茎对鱼腥草生长及产量影响试验,探求不同类型的茎径分级、切段长度、年生数对于鱼腥草出苗数、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小区产量、产出类型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5cm切段处理的鱼腥草出苗数最高,但后期生长乏力;15cm切段处理的鱼腥草在成熟期之前在株高、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上都具有显著优势;中种茎,10cm切段处理的鱼腥草的地下茎产量相对其他处理条件具有显著优势;分段为10cm的不同茎径种茎,以粗种茎产出的粗种茎分布比例和比重最高;1年生种茎在出苗数与地下茎产量方面最具优势。【结论】从收获鱼腥草地上部分的角度来说,15cm切段长度为获得高产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从收获鱼腥草地下茎的角度来说,粗种茎、10cm切段长度为获得高产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从收获鱼腥草优良种质资源角度来说,采用粗种茎可以达到最佳效果;相对多年生种茎,采用鱼腥草当年生种茎做种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取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圩坪寺村茶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几种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不同配置方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多样性时序特征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自然留养杂草(CK)、黑麦草+白三叶2种作物混播(EZ)、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4种作物混播(SZ)、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紫羊茅+毛苕子+波斯菊+百日草8种作物混播(BZ),采用陷阱法和马氏网收集调查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分析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自然留草和覆盖作物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双翅目个体数最多,蜘蛛目个体数最少。与CK相比,不同覆盖作物处理下茶园鳞翅目个体数均显著增加,但3种覆盖作物处理间无显著差异,SZ处理下同翅目昆虫显著增加了92.47%(P<0.05)。不同处理间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蜘蛛目的个体数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作物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均在8月26日达到最高值,9月30日3种覆盖作物处理的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均高于CK。与CK相比,EZ处理可显著增加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Z处理可显著增加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BZ处理可显著增加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对大叶黄杨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适宜大叶黄杨硬枝扦插生根的ABT生根粉浓度。[方法]设0(对照)、800、1000、1500 mg/kg 4种ABT生根粉浓度,炉渣灰、锯末、砂壤土、河沙、混合基质(河沙、土、炉渣灰各占1/3)5种基质,以大叶黄杨1、2、3年生枝条为材料,进行大叶黄杨扦插试验。[结果]ABT生根粉处理的大叶黄杨插条的生根率、成苗率均比对照高,其中1500 mg/kg处理的最高,其次是1000 mg/kg处理。1年生枝条经1500 mg/kg生根粉处理后,在河沙和混合基质上生根率最高。大叶黄杨1年生枝条的生根率最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大叶黄杨硬枝插条10 d左右产生愈伤组织,40~50 d后生根结束。[结论]1年生大叶黄杨枝条经1500 mg/kg的ABT生根粉处理后,扦插在河沙上,生根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为实施好农业部白三叶种子生产项目,并为云南省今后大面积生产白三叶种子探索经验,2002年在云南省马龙县对白三叶进行了6个栽培品种、8种配方施肥、4种种植方法、4水平镇压、9种除杂方法、冬春灌溉、意蜂授粉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农艺措施下,Haifa白三叶种子产量比其它5个参试种高150%~1 200%;同品种内,施钙镁磷600 kg/hm2,硫酸钾90 kg/hm2,硫酸铜5.1 kg/hm2,硫酸锌5.1 kg/hm2,硼砂5.1 kg/hm2,钼酸铵0.3 kg/hm2的配方肥料种子产量比其它施肥方案高18%~793%;条播是最有利于控制杂草的种植方法;适度镇压有利于提高出苗整齐度;冬春灌溉使种子产量提高了62.59%~124.65%,千粒重提高了17.02%~21.28%;引进意蜂授粉能明显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采取综合措施除杂是白三叶种子生产成败的关键。本项目的白三叶种子生产成本为 20 775 元/t。  相似文献   

20.
运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钾、钙营养水平对白三叶草和多年生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钾、钙含量间的相互关系。这两种牧草在完全无钾溶液中不能正常生长,溶液钾浓度从0.375~3.0mmol/L,多年生黑麦草干物质产量略有上升,而白三叶草产量没有显著变化,对粗蛋白质含量影响也不明显。表明外液钾浓度达0.375mmol/L就已满足两种牧草生理上的要求。完全无钙时,两种牧草干物质产量很低,白三叶草表现更明显,比0.4mmol·Ca/L处理的低30和以上,说明白三叶草对缺钙更敏感。白三叶草产量在钙浓度为1.0 mmol/L时最高,钙浓度0.4~2.5mmol/L,对多年生黑麦草产量和品质影响不明显。地上部钾含量与钾供应水平呈正相关,与外界钙浓度相关性很小;而钙含量与钾供应水平呈负相关,与钙供应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