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部分菊属与亚菊属植物的形态学聚类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8份菊属植物、2份亚菊属植物及2个两属间杂种的24个形态性状和1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学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endranthema arcticum与其他菊属植物的形态相差较大,单独成一类,其他21份材料聚为一类;野菊与菊花腩、异色菊与甘菊、龙脑菊与那贺川野菊两两间形态相似;毛华菊与日本野生菊属植物有较近亲缘关系,日本野生菊属植物较我国野生菊属植物进化;亚菊属矶菊与纪伊潮菊间形态相似,且与菊属植物形态相近,表明两属间有很近亲缘关系.本研究的形态性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涉及的性状指标可以作为菊属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的有效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PCR-RFLP多态的部分菊属与亚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RFLP技术对12份菊属与2种亚菊属植物进行了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菊属与亚菊属植物的rbcL-EcoRⅡ、rbcL-MspⅠ、ndhF-HinfⅠ、petA-MboⅠ酶切片段均无长度多态性,而petA-MboⅡ酶切结果显示A.pacifica、A.shiwogiku的酶切图谱不同于其他菊属植物,表明菊属物种间有很近亲缘关系,且菊属与亚菊属间亲缘关系也很近,但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15种忍冬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7个形态学性状,应用数量分类学原理与方法对15种忍冬属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忍冬属植物不是以亚属为单位分成两大类的,而是蓝果亚组(Subsect.Caerulea)形成一个类群,其它亚组形成另一个大的类群;空支组(Sect.Coeloxylosteum)的种自然聚在一支,说明传统分类的依据是正确的;蓝果亚组组内亲缘关系较近,但与囊管组(Sect.Isika)内其他各亚组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蓝靛果(L.caerulea var.edulis)与蓝果亚组内其他种的亲缘关系较近,故不支持将蓝靛果分离出忍冬属另立新属。  相似文献   

4.
我国葡萄属植物分类与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Nei氏标准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及模糊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葡萄属植物的分类和进化关系,结果显示: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明显地反映出种间的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当聚类水平不同时,分类结果随之发生变化。根据进化系统分析,毛葡萄是我国葡萄属植物中比较古老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菊属7个种的人工种间杂交试验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该文选择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7个野生种进行了正交设计的人工种间杂交试验,对各种间杂交结实率及杂种F1植株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倍性相同或相近的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毛华菊(D.vestitum)与野菊(D.indicum)种间杂交较易成功,且能获得较多具明显形态变异的F1植株,而以紫花野菊(D.zawadskii)为亲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低且仅有较少具变异形态的杂种苗,此外,还对种间杂交在菊属植物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探讨菊花起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菊属系统学及菊花起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菊属植物系统进化和菊花起源研究的主要工作.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形态学、细胞学、远缘杂交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作者发现关于菊花起源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菊属植物各种间种界的划分依然是这个属内需要探讨的问题,对广泛存在的种下变异的分析还远未完成,关于菊属植物染色体倍性变化仍是一个谜团.目前基本可以肯定毛华菊为主要起源种,而关于起源方式则远未解决.根据已获得的数据,作者提出栽培菊花的形成是以菊属植物高度网状的系统进化式样为背景的.继续应用植物系统学的方法和原理展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千古之谜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对29个地被菊品种、2个菊属近缘种、7个杂交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比较,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粉形态为近球形或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大小平均在18.726 μm×16.543 μm~36.089 μm×24.522 μm,基本属中型花粉,具三孔沟,外壁表面具刺状突起,刺间纹饰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个花粉形态指标按权重大小依次为刺宽、刺长、穿孔直径、极赤比、刺间距、花粉形状、极轴长、穿孔密度、体积和赤道轴长.聚类结果表明:除‘粉黛’、‘铺地淡粉,、‘金不换’及‘重瓣早黄’外,地被菊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近,种间亲缘关系近;与2种菊属近缘种及杂交种太行菊×甘菊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对产于三峡库区分谷称莴麻菜等的一类植物及其野生近缘进行了分类研究。这类植物分属莴苣属和翅果菊属。莴苣属植物在三峡库区普遍栽培1种及3变种;翅果菊属植物栽培和野生有5种及1变种。同时报道了1新种大头翅果菊,1新变种羽裂莴麻菜,1新组合椭圆叶翅果菊。  相似文献   

9.
菊属系统学及菊花起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菊属植物系统进化和菊花起源研究的主要工作.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形态学、细胞学、远缘杂交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作者发现关于菊花起源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菊属植物各种间种界的划分依然是这个属内需要探讨的问题,对广泛存在的种下变异的分析还远未完成,关于菊属植物染色体倍性变化仍是一个谜团.目前基本可以肯定毛华菊为主要起源种,而关于起源方式则远未解决.根据已获得的数据,作者提出栽培菊花的形成是以菊属植物高度网状的系统进化式样为背景的.继续应用植物系统学的方法和原理展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千古之谜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栎属植物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基于AFLP的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于研究材料、地理分布等条件的限制,菊属(Dendranthema)、亚菊属(Ajania)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未得到很好解决。核糖体ITS区和叶绿体trnL/trnF间区等相关分子序列解析用于研究植物系统进化具有较大优势,但在菊属及其近缘属等相关类群间存在信息位点低的问题,而AFLP标记以其高多态性的优点在亲缘关系很近类群的系统演化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关系,同时为菊花(D.×grandiflorum)等材料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9对荧光标记引物对东亚蒿亚族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类群共50个分类单元进行AFLP分析,同时分别利用SPSS11.0软件采用非加权平均数UPGMA方法和PAUP*4.0b10软件采用最大简约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AFLP分析共获得1695个多态性条带。根据相似性系数,无论是整个蒿亚族及其近缘类群内部,还是菊属、亚菊属内部,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分化明显。【结论】无论是UPGMA聚类分析结果还是构建的最大简约树,AFLP结果均将菊属和Arctanthemum先聚为一亚分支,各自形成两个种群,各自种群包含亚菊属的个别类群;亚菊属的大部分类群和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形成另一亚分支,与菊属亚分支互为姐妹群形成菊属-亚菊属大分支。这说明菊属和亚菊属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类群平行演化而来,其中亚菊属的多花亚菊(A.myriantha)、铺散亚菊(A.khartensis)等与菊属亲缘关系较近,而原产日本的矶菊(A.pacifica)、盐菊(A.shiwogiku)等是亚菊属中较进化类型;太行菊属的系统地位可能更接近于蒿亚族;短舌菊属(Brachanthemum)则被排除于菊属群之外。柳叶亚菊(A.salicifolia)、异叶亚菊(A.variifolia)等应从亚菊属中分离出来,支持单列成栎叶菊属(Phaeostigma)。  相似文献   

12.
果梅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旨在对果梅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加工、栽培利用.对43个果梅品种及李、杏、桃的部分代表品种的22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AS聚类方法,可以比较理想地将供试的品种分开.在λ=1.115水平上,桃、梅、李、杏独立成类,而在λ=0.87水平上又将43个果梅品种聚为8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兰花品种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运用计算机对中国兰花37个品种和37个形态特征性状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R分析揭示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得出了中国兰花种级分类的特征性状和品种分类特征性状,同时证明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特征性状的独立性和稳定性.Q分析得出了中国兰花种级分类界线和类型分级界线,将37个兰花品种大致分为:兜瓣型、竹叶瓣型、多花型、素心瓣型和奇瓣型.最后在R分析和Q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建立“兰花品种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初步设想.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建立这一套系统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桂花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了35个主要性状,对30个桂花品种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开花季节为桂花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是稳定的,作为一个比较高级分类标准是比较适宜的;花色作为一分类标准亦是可行的;四季桂品种与秋桂类品种最后相聚,反映了四季桂与秋桂关系较远;金桂和丹桂关系较近;支持向其柏等的分类系统 R型分析基本上反映了性状间的相关性,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性状的取舍和观测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花色与其它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拟鹅观草属植物的醇溶蛋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 -PAGE)对小麦族拟鹅观草属 2 2份材料和鹅观草属 5份材料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① 2 7份材料共分离出 2 6条带纹 ,多态性高达 10 0 % ;②拟鹅观草属植物具有较丰富的醇溶蛋白多态性 ,其种间和种内不同居群间均存在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变异 ,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 ,醇溶蛋白图谱可以作为鉴定拟鹅观草属植物的指纹图谱 ;③醇溶蛋白图谱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RAPD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醇溶蛋白资料可以运用于拟鹅观草属植物种间、种内遗传差异及系统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数值分类学是本世纪50年代后期首先应用于细菌并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传统分类的新的分类方法。本文对数值分类学在半知菌、子囊菌和担子菌中的应用进展及我国的研究现状作了概括性的回顾,并根据数值分类学原理对应用范例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阐述了数值分类学与真菌分类学相结合对提高真菌分类学地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桃花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31个桃花(Prunuspersica)近缘种及品种进行亲缘演化关系的研究.Q型聚类结果表明新疆桃(Prunusferganensis)与桃花亲缘关系很近,寿星桃类、垂枝桃类、紫叶桃类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结果揭示了23个性状特征对进化具有独立的作用.最后,作者还讨论了建立桃花品种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8.
萝卜酯酶同工酶与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给萝卜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采用酯酶同工酶酶带分析和数值分类学方法,研究了中国19个省(市)的77个栽培萝卜品种及日本的3个栽培萝卜品种的同工酶及亲椽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栽培萝卜可分为三大品种群,即红萝卜品种群,白色,绿/白萝卜品种群,绿萝卜品种群,各品种群之间亲缘关系较远,杂种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