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尉犁县为实现机采棉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始终贯彻"早、密、矮、膜、匀"综合栽培技术,抓好播前准备、田间管理,突出强技术强管理,以达到4月苗、5月蕾、6月花、7月铃、8月絮的田间动态指标。 一、技术指标 1.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2.
我师近几年来在棉花膜下滴灌栽培上的配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距66+10厘米,一机3膜18行,1管3的机采棉配置;另一种是在机采棉配置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行距50+10厘米,一机2膜16行,1管4的带状高密度配置。目前,在棉花配置上大面积采用带状高密度配置,不利于单产和效益的提高,建议非机采棉连队将行距66+10厘米配置改为51+20厘米,将50~55+10厘米配置改为46+15厘米。  相似文献   

3.
棉花机采模式下株行距配置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机采棉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调整棉花株行距配置,达到适宜机采、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方法]选用棉花杂交种鲁棉研24号、常规品种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机采的一膜3行等行距低密度、一膜6行宽窄行高密度及一膜3行等行双株高密度3种配置方式,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育进程、果枝始节高度、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等行距低密度下,两种基因型棉花花铃期(开花-吐絮)生长发育较快,其中杂交棉鲁棉研24号果枝始节高度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6.3;、2.8;;喷施脱叶催熟剂6d后,棉株脱叶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9.8;~11.4;,棉铃吐絮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8.7; ~12.1;;单铃重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4.0;~8.0;、6.3;~17.4;;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鲁棉研24号收获籽棉产量最高.[结论]等行距低密度下,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符合机械化采收要求,杂交棉鲁棉研24号能充分发挥单株结铃数多及铃重较高的优势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新疆的棉花在矮密早栽培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密度棉花栽培,即把原宽膜一膜四行13000株左右的理论密度增加到16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5.
降低种植密度、改变种植模式是机采棉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本试验比较M3(1膜3行)、M4(1膜4行)、M6(1膜6行)3种种植模式下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低密度、宽行距有利于增加棉花株高、叶片数量、第1果枝长度、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低密度、宽行距下棉花第1果枝节位位点上移,位点高度降低,生育期缩短;3种种植模式下棉花品质差异较小。3种种植模式中,1膜4行播种模式在农艺性状表现上更适宜机采且增产潜力较高,可作为兵团第六师机采棉降密增效的理论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6.
"早、密、矮、匀、膜"是北疆棉花栽培技术路线,提高各项技术措施管理到位率和实效性,降低成本,逐步缩小各种差异,达到株与株之间无明显差异,是确保棉花均衡增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抓匀字匀是棉花栽培管理中的基础,要切实抓好四匀。1.匀地要求土壤质地均匀,土地平整,肥力高,污染少,能满足棉花不同时期对水肥气热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株型松散品种新陆中54号和株型紧凑品种新陆中75号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进行试验,分别为高密度一膜六行(66 +10) cm、高密度一膜六行(64+12) cm和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氮素动态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新陆中54号与新陆中75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种植模式下,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物量的积累进入快速增长期起始日、结束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时期均提前,其生长特征值与总氮积累量理论值均较大。确保棉株营养器官中氮素的净吸收和净转移量的增加,发挥棉株单株优势,使棉株生长具有较高的氮代谢水平,可有效增加棉株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达到较高皮棉产量(3 307.8和3 150.9 kg/hm2)。不同品种间,新陆中54号对新陆中75号而言单株结铃数高出9.23%,最终皮棉产量高出4.98%。【结论】在新疆南疆不同品种在机采棉株行距配置间,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配置下,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使皮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高密度是新疆棉区"矮、密、早"种植模式下棉花增产的主要途径。随着棉花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棉花栽培密度也在不断地增加,从最初667米210 471株(9孔穴播盘)、11 934株(10孔穴播盘),发展到667米214 321株(12孔穴播盘)、15 515株(13孔穴播盘),到目前通用的机采棉种植模式667米217 902株(15孔穴播盘)。高密度种植为棉花增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但是高密度并非能获得高产量,合理密植才是高产的关键,因此,开展棉花高密度群体结构的研究,对新疆棉花高产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机采棉栽培管理技术涉及品种选择、株行距配置、水肥管理、全程化调和脱叶催熟等技术环节,其中脱叶催熟技术直接关系到棉花机采质量和纤维加工品质。笔者针对哈密垦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模式,总结近几年哈密垦区机采棉脱叶催熟栽培管理经验,初步探讨了哈密垦区机采棉脱叶催熟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第7师不断加大棉花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由棉花常规品种的"密、矮、早"种植技术转向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由棉花高产理论"以密争温"、"以群体增产"向"向光要棉"、"光温互补",提高光能利用率转变,从而实现了机采杂交棉高效优质,但杂交棉保苗问题却日益突显。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探讨杂交棉浅播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新湖农场引进早熟陆地棉新陆早43号,种植80公顷,采用河水常规滴灌,膜上精量点播,1膜2管,(66+10)厘米机采棉地膜栽培方式,平均667米2产籽棉320.5千克。一、品种特性新陆早43号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  相似文献   

12.
植棉实践证明,地膜植棉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根据棉花在地膜覆盖下的生育规律,采用“早、密、矮”栽培技术,能克服新疆早春气温低,不能早播的矛盾,使棉花最佳成铃期与富温期同步,充分发挥内围铃的高产优质特性,是棉花高产稳产优质栽培的新途径.一“早、密、矮”的概念在棉花栽培中,以“早、密、矮”为主体的配套栽培措施,称“早、密、矮”栽培技术.“早”就是棉花生育期早,表现早播种、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结铃、早吐絮成熟.要求比常规地膜棉早播10天以上,早熟15—18天以上.“密”就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要求比常规地膜棉的种植密度增加10—30%以上.“矮”就是株型矮,高度适中,一般高60—65厘米.比常规地膜棉矮1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机采棉适宜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同一密度(18×104株/hm2)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膜三行(76 cm+76 cm+76 cm等行距,株距7 cm);一膜四行(76 cm +66 cm +10 cm +76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cm);一膜六行(66 cm +10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14.6 cm),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一膜三行模式下的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均优于其他模式;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达到峰值,其中一膜三行处理叶面积指数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处理分别高出11.57%、4.50%。产量以一膜三行处理最高,为6 269.46 kg/hm2,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分别高出4.06%、4.85%,各处理间棉花纤维品质基本无差异。【结论】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更适合作为机采棉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播种期对不同配置方式杂交棉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北疆棉区棉花苗期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棉花大面积重播的问题较严重,结合机采棉不同种植方式,研究播期对杂交棉不同配置方式下生育进程、光合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机采模式下杂交棉产量形成的规律,对机采棉灾后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杂交棉选用鲁棉研24号,以常规品种锦棉993号为对照品种,设正常播期和晚播(较正常播期推后24 d)2个播期,设置低密度等行距(行距76 cm)与高密度宽窄行(行距66 cm+ 10 cm)两种机采棉配置方式,生育期间调查棉花生育进程,测定棉株干物质、产量构成等.[结果]正常播期条件下,机采等行距种植能发挥杂交棉鲁棉研24号的生长优势,在保持较高收获铃数的同时,单铃重大,棉铃吐絮良好,产量最高,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有利于杂交棉实现优质高产;在晚播条件下,虽然棉株苗期、蕾期缩短,但较正常播期开花晚10 d,棉铃吐絮晚,花铃期延长15~20 d;光合物质积累总量低,单铃重和单位面积总铃数均明显下降,产量显著降低.晚播对机采等行距模式下杂交棉实收籽棉产量影响更大,收获前吐絮率下降了51.2;,减产严重.[结论]新疆棉花实行机械采摘,采用等距机采模式,杂交棉适时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杂种优势,实现棉花高产稳产和节本增效的目的;若由于气候原因造成播期推后,则宜选择常规品种,采用适于机采的宽窄行配置方式,确保获得一定的实收产量,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5.
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矮、密、早、膜、匀"栽培模式的应用推广,生态条件发生了改变,以往主要的棉花病虫害:角斑病、地老虎、棉盲蝽等已下降为次要地位,取而代之为烂根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叶螨(红蜘蛛)和棉铃虫。近几年随着棉田连作年数的增加,气候因子的变化,棉花土传病害烂根病、枯萎病、黄萎病等病情指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棉花烂铃病逐渐突出;棉蚜、棉叶螨(红蜘蛛)、棉铃虫呈混合发生为害的趋势。因此,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日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选择选择株型紧凑、果枝短、油条少、结铃集中、吐絮集中、不落絮品种。北疆较适合机采品种有:新陆早22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42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48号等。二、株行距配置及产量结构依据目前几种主要机型要求:1膜6行播种机行距(10+66+10+66+10)厘米;2膜12行播种机单膜行距(10+66+10+66+10)厘米;5膜20行播种机单膜行距(10+66+10)厘米。机采棉种植行距必须是(66+10)厘米配置,接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无地膜覆盖栽培下,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棉花生殖器官发生、产量以及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无膜棉筛选合理的栽培行距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中619号、新陆中82号为材料,以幅宽2.28 m为标准,设1幅3行(76 cm+76 cm)、1幅4行(76 cm+10 cm+76 cm)、1幅6行(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3种种植模式,采用棉花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花铃期株式图普查,研究不同行距配置下不同品种无膜棉成铃空间分布与着生概率。【结果】棉花各果枝果节处整体生殖器官发生概率在1幅4行模式下最高;中619品种与新陆中82号品种在1幅3行栽培模式下生理生殖表现在同一水平。1幅4行中619品种单株结铃数12.8个,单铃皮棉重2.608 g,产量(6 259.8 kg/hm2)与同品种1幅6行(6 748.3 kg/hm2)无显著差异。伏桃到秋桃时期,棉铃整体空间分布横向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棉花行数的增加,水平位置上,棉花成铃分布由向外延伸变为向内侧集中,棉花结铃空间分布出现“下空性”;垂直方向上,棉花凋零由发生脱落的果枝向棉株中部果枝第2果节处转移,棉花现蕾开花数减少。【结论】在新疆南疆棉花常规种植行距配置下,中619品种1幅4行结铃数多,脱落率低,产量稳定,指标优于新陆中82号,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配置模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疆阿瓦提县设置3种植密度一致的机采棉花株行距配置模式:一膜三行(76+76+76) cm,平均行距76 cm,平均株距5.8 cm;一膜四行[(66+10+66)+86] cm,平均行距57 cm,平均株距7.7 cm;一膜六行(10+66+10+66+10+66) cm,平均行距38 cm,平均株距11.6 cm,分析不同配置模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机采棉配置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一膜三行的株高、叶片数、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分别高出一膜六行15.4%、16.5%、21.6%、16.7%,高出一膜四行10.2%、15.0%、16.5%、8.3%,且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一膜三行籽棉产量最高,为6 507.5 kg/hm~2,分别较一膜四行和一膜六行处理高10.7%和23.1%。本试验条件下,一膜三行有利于机采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棉花宽膜覆盖栽培新疆农技推广总站(830001)沈兆戎穆吉庆宽膜棉栽培技术是集“矮、密、早”等多项技术组装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将过去的幅宽70厘米地膜覆盖改变成幅宽140厘米地膜覆盖,由二行种植变成四行种植,是地膜植棉技术的延伸和发展,适合于干旱、...  相似文献   

20.
自90年代以来,新疆棉区以热量为依据,以密度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密、矮、早、膜、匀”的栽培技术模式,棉花生产获得较大发展。但是新疆棉区发展不平衡,各地土壤、气候、生态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近几年棉花面积逐年扩大,中低产棉田占有相当比例。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