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阶段论、状态论、过程论的视角,阐释了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以及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公共财政投入,提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贵州现代农业发展背景、发展目标的分析,指出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构建贵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为进一步发挥特色农业在推动贵州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特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快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任飞 《中国农垦》2013,(12):29-30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海南热带特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做强做精做优热带特色农业,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4.
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项目组多年来承担的各种区域范围、资源类型等区域农业规划为实践蓝本,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等情况,集成、创新了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建设性地提出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4种模式--多功能型、精细节约型、资源特色型和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业开发要着力开发西部特色农业。从①调研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资源;②建设特色农业资源数据库;③筛选项目;④从特色项目着手;⑤提倡开发利用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信息资源;⑥做好结构调整与产业化中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⑦实施特色农产品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发利用好西部特色农业信息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玉姬  赵洪颜  朴仁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62-13164
结合荷兰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匮乏的特殊国情,探讨荷兰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具备的特色,以及富有特色的农业教育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从系统化的农业教育、现场为中心的特制型教学等方面剖析荷兰农业教育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发展农业和农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否同义语,这应是学界首先弄清的问题,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从内涵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质变后的新农业,而农业现代化是指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二者是目标与过程及手段的关系.从时间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泛指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及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而现代农业则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所以,农业现代化的时限长于现代农业,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不是同义语,二者的研究内容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8.
农业旅游是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是传统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要概括了洞庭湖区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阐述了农业旅游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可行性.探讨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具体项目:即农事体验、农家宾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农史馆等.分析了农业旅游带动洞庭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开始从传统农业朝着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完善的农机推广体系,及时的解决了资源短缺等问题,加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具体方式,指出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实施战略,希望能够为后续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农业思想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方面,首先是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包括基本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继承和升华、中国特色的地权思想、现代农业的目标、现代农业基本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绿洲农区与非绿洲农区棉花生产潜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种植棉花的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棉花特殊栽培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个农区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洲各主要棉区的光热水资源优于非绿洲各主要棉区,光温水潜力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棉花生产潜力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主要棉区光、热、水资源潜力,实现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加快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客观分析天津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基础条件,总结天津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若干特点,继而从研究角度提出加快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与定位,并从功能提升、科技支撑、制度创新、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社会化服务等角度,提出加快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开发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都市农业是一种在大都市特殊地域和特殊社会经济环境背景条件下所产生的现代农业产业,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和农业生产“三效益”的协调统一等。同时,都市农业的功能要实现多元化拓展,它除了具备最基本的商品生产功能以外,还应当具备生态建设、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出口创汇、示范辐射等直接、间接的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重点阐述阿勒泰地区4~9月的农业生产季节的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优良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并阐述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既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又不同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知识型产业。根据地域不同,中国的现代农业可分为农区农业、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等类型。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和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东南丘陵区旱地农业在我国整个农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力开发该区旱地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东南丘陵区旱地农业的资源与优势,开发该区旱地农业的地位与作用,该区旱地农业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大力开发东南丘陵区旱地农业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持续农业产生的历史原因分析,阐述了各种农业思潮的产生根源,提出了现代农业的四个发展阶段:常规农业鼎盛阶段,回归阶段,替代阶段和持续阶段,对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陈述,并对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首路的基本途径一发展和完善高产高效质农业。  相似文献   

19.
宁夏旱作农业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对宁夏旱作农业进行了认识和把握。概述了宁夏旱作农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宁夏旱作农业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阐述了旱作农业在提高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扶贫攻坚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划分出建国以后宁夏旱作农业技术发展所经历的5个阶段;围绕土壤贮水量、作物耗水量、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和耗水系数等水分性能指标,测算出宁夏中南部主要旱地作物目前均有1倍的产量潜力可供挖掘,提出了旱作农业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的技术途径;展示了宁夏旱作农业发展成效,重点总结了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集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宁夏特色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论述有机农业基本概念与发展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发展有机农业的要素,从基础、区位、资源、生态、政策与定位上综合分析了江西省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为江西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