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2014年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草谷比、焚烧比例和排放因子,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河南省秸秆焚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的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14年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共排放:CO_21 210.45万t、CO 51.74万t、CH_43.27万t、NMVOCs 7.19万t、NH_30.59万t、BC 0.42万t、OC 2.47万t、SO_20.55万t、NO_X3.13万t、PM_(2.5)7.48万t。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露天焚烧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贡献源,其贡献率分别为38%~67%和17%~36%。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驻马店、周口、南阳和商丘四个地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高峰期集中在6月和10月,这两个月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对全年总排放量的分担率分别为37.1%~65.7%和11.3%~37%。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碳排放强度,根据2009—2017年湖北省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草谷比,估算了主要农作物的秸秆产量,结合秸秆露天焚烧比例计算了湖北省2009—2017年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进一步依据相关排放因子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排放总量。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作物年平均秸秆产量达到32.65×106t;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平均为7.01×106t,约占作物秸秆总量的21.47%,其中水稻秸秆露天焚烧量占到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的49.37%;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CO和CO2总量平均每年分别为0.72×106t和9.74×106t;排放的总碳量平均每年为2.96×106t,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秸秆露天焚烧释放的总碳量分别为1.47×106、0.50×106、0.52×106和0.48×106t。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省水稻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广东省历年的稻谷产量、草谷比、水稻秸秆焚烧比例和焚烧效率指标,利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1990—2016年间广东省水稻秸秆产量及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利用ArcGIS10.2软件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990—2016年间,广东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整体上由1990年的1 687万t下降到2016年的1 087万t,年平均减少率为1.7%。研究期间,PM、BC、OC、SO_2、NO_x、CH_4、CO和CO_2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 800、200、5 200、1 100、800、2 900、106 500和2 585 800 t,减少率分别为48.09%、50.00%、48.60%、50.00%、50.00%、48.33%、48.45%和48.45%。广东省各地区水稻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量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不均衡性,1990年,茂名、阳江、肇庆、广州、惠州、河源、汕尾、揭阳及潮州市的排放量较大,PM的排放总量均在1 000 t以上;2000年,大部分地市的PM排放量均在1 000 t以上;2010—2016年间,除揭阳市外,PM的排放量均低于1 000 t。【结论】1990—2000年,除粤北的部分县(市、区)外,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较高;2010年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湛江、茂名、阳江、肇庆、梅州、惠州、揭阳以及潮州市;2016年,排放强度高的地区仅集中在粤西和粤东地区的小部分县(市、区)。  相似文献   

4.
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TSP等污染物清单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根据2000—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估算了农业秸秆的总量;结合从有关文献查阅的排放因子,计算了各年份我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所排放的TSP、PM10、SO2、NOX、NH3、CH4、EC、OC、VOC、CO、CO2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排放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污染物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排放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东北地区的各省市;单位排放污染物量较高的地区由东北至华东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释放碳量的估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质燃烧对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1999-200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谷草比,估算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结合秸秆露天焚烧比例计算了中国1999-2008年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进一步依据相关排放因子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排放总量.结果发现,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年平均秸秆产量达到4.9×...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夏季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2007年夏季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结合粮食产量、谷草比、排放因子等,估算了河南省秸秆焚烧各污染物的排放量.结果表明,2007年夏季河南省秸秆焚烧共排放:PM2.5 30 433.9 t、SO2 1 586.2 t、NOx 12.2 t、NH3 76.1 t、CH4 39.6 t、VOC 82.2 t、CO 477.8 t、CO2 2 799.9 t.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分布受小麦种植面积影响较大,中东部多于西部,其中周口、驻马店和南阳排放量最多;夏季秸秆焚烧较为集中,PM2.5的排放多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且与郑州市PM2.5日均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是我国的产粮大省,每年到水稻、玉米和小麦收割的时候,农户通常会焚烧这些作物的秸秆来清理农田,为一轮播种做准备。由于焚烧秸秆时间集中在夏秋两季,并且秸秆数量庞大,通常会造成那一段时间空气的严重污染。为改善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现状,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秸秆焚烧治理政策。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露天焚烧情况,再在湖北省秸秆焚烧治理政策内容和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在现有管理政策上还需完善改进的内容,以期为湖北省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管理提供参考。一、湖北省秸秆资源量与焚烧情况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对策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该文估算了黑龙江省2011年的主要农作物秸秆量,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限制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农户秸秆还田的对策,即玉米连作秸秆还田技术、玉米大豆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水稻秸秆还田技术三套机械化秸秆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9.
吉林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通常是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秆。就吉林市而言,秸秆主要是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的秸秆。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液化气等燃料在农村逐步普及,秸秆仍然是农民从事耕作生产的一大"负担",由于其产量大、利用价值低、转化成本高等原因,大量秸秆被毫无意义地野外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秸秆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相关农业活动水平数据,采用IPCC2006推荐的计算方法,对湖北省天门市县域尺度农业源CH_4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8~2014年农业源CH_4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随着年份的递进而逐年增加的态势,排放量由2008年的12303.79tCH_4逐年增加到2014年的16410.46tCH_4,增幅33.38%,年均CH_4排放量为14070.70tCH_4/a。在各排放源中,水稻种植对农业源CH_4排放的平均贡献最大,为52.24%;畜禽养殖次之,为41.53%(肠道发酵26.97%、粪便管理系统14.56%),其中牛和生猪对畜禽养殖CH_4排放的贡献为95.08%;秸秆露天焚烧最小,仅为6.23%。今后在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时,应对水稻种植以及牛与生猪养殖的CH_4排放加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华南农产品主产区秸秆露天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实测该地区水稻、小麦、豆类、油菜、玉米、棉花和花生秸秆CO、CO2、NOx、CxHy和PM2.5的排放因子,并基于统计年鉴计算出的研究区域农作物秸秆产量和露天燃烧量,对华南主产区4省2005—2014年间秸秆露天燃烧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秸秆燃烧时CO、CO2、NOx、CxHy和PM2.5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165.32、1 231.76、1.94、38.47 g·kg-1和7.54 g·kg-1。2005—2014年,华南农产品主产区农作物秸秆产量范围59.361(福建)~185.890 Mt(云南);秸秆燃烧量范围13.629(福建)~41.902 Mt(广东);CO、CO2、NOx、CxHy和PM2.5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8 926.32、149 866.73、153.13、6 467.09 kt和870.33 kt。水稻是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对各类污染物贡献率为61.16%~84.83%。研究区域污染物时空分布结果显示,广东全省、广西中部和云南东部是大气污染物单位网格排放高值区,福建全省污染物排放较低且分散。研究区域各省不同污染物排放在时间上的变化存在差异。福建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广东、广西、云南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秸秆在作物种植、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是粮食生产中的副产物之一,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及豆类等经济作物收获后都会产生秸秆。近年来,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现象在农村到处可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成为了面源污染新的关注点。1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中宁县是农业大县,秸秆的综合利用史较长。秸秆的产量一直在不断的增加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秸秆的传统利用量逐  相似文献   

13.
1980-2010年中国和印度农田化肥氮源氧化亚氮排放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了1980—2010年中国和印度小麦、玉米和水稻农田化肥氮源 N2O 直接排放量,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国农田 N2O 排放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1980—2010年小麦、玉米、水稻田的单位面积 N2O 直接排放量平均值分别为1.75、1.60、0.42 kg N2O-N·hm-2·a-1,分别为印度的1.3、2.4、2.0倍。中国小麦、玉米农田单位面积 N2O 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和南部,西部和北部排放较低,而印度小麦、玉米农田单位面积排放量高的区域则集中在东部及西南沿海。三十年间,中印两国三种作物 N2O 直接排放量平均值分别为98.6、47.8 Gg N2O-N。中国小麦和玉米田 N2O 排放量占三种作物排放总量的近90%,而印度农田 N2O 排放则主要来自小麦田,约占70%。两国三种作物 N2O 直接排放量随时间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均表现为小麦田﹥玉米田﹥水稻田。中国三种作物 N2O 排放总量的年均增加速率为3.7%,低于印度的10.4%。虽然中国三种作物单位面积 N2O直接排放量和排放总量高于印度,但排放强度(单位产量的 N2O-N 排放量)及其增加速率均低于印度。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箱法测定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措施下东北春玉米生长季土壤CO_2排放。结果表明,种植玉米的黑土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02:00—06:00;秸秆还田处理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较不还田处理波动大。玉米生育期土壤CO_2排放量呈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玉米播种期及秋季玉米收获期土壤CO_2通量低,排放峰值出现在温度、降水量较高的7月末,秸秆还田处理的CO_2排放峰值高于相应不还田处理。土壤CO_2排放总量受秸秆还田和耕作措施影响显著,免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翻耕、免耕等4个处理的总排放量分别为9.41、8.91、7.33、6.43 t/hm2,免耕排放总量最小;秸秆还田处理CO_2排放总量较相应的不还田处理多排放1.59~2.98 t/hm~2;但若将不还田处理秸秆焚烧,其CO_2排放总量达到17.78~19.48 t/hm2,是秸秆还田的2倍左右。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减缓因秸秆焚烧而增加的CO_2释放量,且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焚烧秸秆不仅容易引发火灾、污染空气,还加速了土壤板结和地力下降,农民为了维持农作物产量,又过多的施用化肥、农药,形成农业生产恶性循环。抑制秸秆焚烧,找出焚烧的原因是关键,寻求秸秆综合利用是根本。1农民焚烧秸秆的原因1.1抢墒情。尤其是"三夏",农民为了抢墒抢种,迅速将小麦秸秆烧掉,加之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干农活的以老人为主,无力清运满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了解叶县农村地区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现状情况的基础上,并通过对农村地区各类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制订相应的控制对策,从而为叶县农村地区的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燃料化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农作物经济产量为依据,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估算,进而评估其生物转化甲烷和燃料乙醇的潜力。2014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达72 836.9万t,其中可收集利用量达60 986.1万t。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为前三大秸秆资源。河南省、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秸秆资源是最为丰富。以热值估算,仅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三大秸秆可折合标准煤量20 177.5万t。基于微生物发酵工艺估算,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可生产甲烷1 286.8亿m~3,或可生产燃料乙醇1 823.5亿升。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巨大,以其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逐年提高,玉米播种面积逐渐增加,产量大幅度提升,同时其副产品玉米秸秆产量也持续增加,玉米秸秆除了可以用作燃料、饲料、肥料以外,仍然有大部分秸秆被被遗弃田间或直接焚烧,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因此,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播种技术即利用了资源,提高了土壤肥力、保护了环境,发展前景广阔[1]。  相似文献   

19.
1949~2008年贵州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1949~2008年贵州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烤烟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单产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对近年来贵州水稻、小麦、玉米3大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差、人口增加速度快、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农村水利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问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菁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