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建立的经验,针对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的设想,进一步提出了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为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甘州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但目前甘州区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于市场需求,加工转化率水平仍然较低。通过调查,对甘州区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甘州区农产品加工业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甘州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促进湖南农村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明了农产品加工业在湖南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优势,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推进湖南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加工业在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是加快县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与全国相比,贵州省具有欠发达、欠开发的特点,如何尽快改变“双欠”状况,已成为贵州省乡镇企业局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贵州省加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工作力度,依托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以促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抓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杨军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21-12622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从科技含量、政策环境、农村企业经营情况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不足,并从农村区域合作、政府政策、农产品加工业自主创新3个大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和推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目标我们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推进行动,建设九大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带。通过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发展一批上规模加工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示范项目建设主要是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上选择一批加工企业,在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改造、营销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形成与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加工能力。如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加工示范项目,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分别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全面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特殊的自然资源特点,甘肃省将马铃薯、苹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16~18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一行调研了青海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调研组听取了青海省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前期准备工作汇报,对青海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民创业创新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期间,调研组深入青  相似文献   

9.
湖南农产品商品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南农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农产品高科技含量低,加工业滞后以及购销市场发育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商品扩散呈弱质倾向,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湖南农产品商品转化率,必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加工业以提升商品价值;要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商品流通,扩大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更多农产品就地加工、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是农业大省(区),但还不是农业强省(区),农业资源优势还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在于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短板。如何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解决农产品"卖难"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本文基于此背景,从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势、问题、机遇、对策四个方面,对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旨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助推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在自然资源、地域区位、农业生物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目前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进行了定位,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之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兴旺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可探究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利用科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开展乡村旅游打造产业增长极、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循环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管理、利用互联网创新农业产业运营模式等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目前面临着缺科学统筹规划、缺主导产业、缺实用人才、缺振兴资金等“四缺”窘况,这给乡村振兴增加了难度,基于此,提出了政府主导依据地域特征和土壤特性进行科学统筹规划,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吸引人才,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新型经营主体,用工业的思维经营农业产业园;以政府主导统筹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人才、资金为引擎,构建农业种植园、农业养殖园等“一基二引五业”的发展模式,形成具有品质、品牌的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12个养老院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平原农村各类养老院在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环境以及最终设计效果等方面的优劣。以期对江汉平原地区今后养老院建设提供在建筑设计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平原农村地区为例,分析了当前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指出依照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发展清洁生产型循环经济是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新农村民生科技支撑体系构建应该符合农村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利于实现农村循环经济生产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为例,分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四种模式:政府供给、私人供给、农民自组织供给、第三部门供给。  相似文献   

17.
温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48-19151
在阐述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依据19902007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数据,利用VEC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均衡关系,采用Chow′s断点检验测算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正以一种内生的力量影响着农业生产,从而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度呈由弱到强,又逐渐减弱的态势,峰值在1998年达到最高;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着农产品价格,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阶段的特征。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双重稳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二是制定积极的就业措施。  相似文献   

18.
要想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地位、农业发展 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农业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乡村 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发展策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胜军  程学军  吴冲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96-4597,4629
以江汉平原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3个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利用程度变化分析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围湖造田的现象依然存在;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稳定,属于农业用地类型;土地利用格局尚未完全定型,处于调整期;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因地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为例,构建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三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耦合模型开展县域乡村“三生”系统优化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具有东北-西南地域分异特征,75.82%的县域乡村子系统处在磨合耦合阶段,乡村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有待加强。乡村“三生”系统发展功能区具体分为低等协调持续发展区、中协调低持续发展区、低协调中持续发展区、中等协调持续发展区、高协调中持续发展区和高等协调持续发展区等六种类型,以中低协调发展区为主,占总量的72.6%。不同类型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功能区,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鲁西南平原农区等低水平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提高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胶东半岛等中等地区以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为主,形成特色产业品牌;鲁北的高等协调地区以科学发展与示范建设为主,构建成熟乡村发展模式。乡村“三生”系统以耦合协调机理为依据,科学划分县域乡村发展功能区,对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乡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