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光温室温光环境与秋茬番茄茎叶及果实生长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圣尼斯313’番茄为试材,利用自动温光监测传感系统采集数据,研究了下挖式日光温室温光条件对番茄茎叶及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结果中期节间长日增长量与日积温和见光时段小时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光辐射和日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节间茎粗日增长量与见光时段小时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积温和日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结果中期叶面积日增长量与日积温、日均气温和见光时段小时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光辐射呈显著正相关。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第二穗果实横径日增长量与见光时段小时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积温和日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光辐射的相关性不显著。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的茎叶及果实生长与夜均气温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温光条件对黄瓜叶片及瓜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强210黄瓜为试材,利用光温环境监测装置,研究了下挖式日光温室春季温光环境的变化对黄瓜结瓜前期叶片及瓜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挖式日光温室中,春季黄瓜结瓜前期叶面积日均增长量与日均气温和光辐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瓜条日均增长量与见光时段小时积温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见光时段平均气温、日均气温和日均光照强度也都显著影响着叶面积和瓜条日均增长量,但瓜条日均增长量与夜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甘香 《现代种业》2005,(3):23-23
弱光短日照育雌花黄瓜在低强度光照(1~2万勒克斯)和短日照(每天见光6~8小时)相结合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雌花数目,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秆细叶小,是促进雌花发生发育的环境,3、4月份瓜数明显减少,需采取相应措施:①不再补充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沃丰宝秸秆还田技术对冬季日光温室内地温的提高作用和对黄瓜早熟性、丰产性和抗病性的作用。采用沃丰宝秸秆还田技术在冬季日光温室栽培黄瓜,利用远程无限环境监测系统对地温进行监测;对黄瓜生育时期、产量、抗病性调查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沃丰宝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地温,前期10cm和20cm地温分别提高1.42℃和2.48℃,采收期20cm地温可提高0.44~0.93℃;可显著增强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发病初期降低发病率20.08%,降低病情指数35.52%,中后期降低发病率9.59%,降低病情指数30.85%;对黄瓜有显著增产作用,总产量增加17.01%。沃丰宝秸秆还田技术可提高地温、促进黄瓜早熟、延长采收期、提高抗病性并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弱光短日照育雌花黄瓜在低强度光照(1万~2万勒克斯)和短日照(每天见光6~8小时)相结合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雌花数目,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秆细叶小,是促进雌花发生发育的环境,3-4月瓜数明显减少,需采取相应措施:①不再补充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②实行变温与见干见湿管理;使其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固原市隆德县23年冬小麦理论产量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研究冬小麦产量和其生育期间不同时段内积温变化关系,通过统计学软件建立冬小麦产量和越冬前积温、返青后积温的回归模型,得出积温对冬小麦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积温的增加,冬小麦产量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覆盖物揭盖及冬季天气状况与日光温室温度日变化的关系 ,将日光温室冬季温度日变化分为 4个阶段 :即温度快速上升阶段、保持稳定阶段、快速下降阶段及缓慢下降阶段。不同阶段温度转折点分别用Td、To、Tc 和Tf 表示 ,通过调节 4点的温度 ,可最大限度地控制室温处于黄瓜生长最适范围。通过对两年两地大量试验及观测数据的分析 ,建立了日光温室夜间降温随外界最低气温变化的回归方程 ,据此方程可推算出最佳落苫温度。试验结果表明 ,根据日光温室冬季温度日变化规律及黄瓜对生长适温的要求 ,制定出的日光温室温度调节方法 ,对改善冬季黄瓜光合条件、提高产量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甘香 《北京农业》2009,(2):16-16
弱光短日照育雌花黄瓜在低强度光照(1万~2万勒克斯)和短日照(每天见光6~8小时)相结合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雌花数目,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秆细叶小,是促进雌花发生发育的环境,3-4月瓜数明显减少,需采取相应措施:①不再补充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②实行变温与见干见湿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 1 弱光短日照育雌花 黄瓜在低强度光照(1万~2万勒克斯)和短日照(每天见光6~8小时)相结合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雌花数目。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秆细叶小,是促进雌花发生发育的环境,3~4月份瓜数明显减少,需采取相应措施:①不再补充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②实行变温与见干见湿管理,使其一边生瓜一边长瓜;③早揭晚盖和迟揭早盖草苫交替,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继平衡进行。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市场对于黄瓜的需求也在逐年提升,而北方冬季阳光比较少,黄瓜产量直线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减少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以及自然环境问题,对黄瓜产量的影响。本篇文章是针对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进行概括,并提出了相关病虫害防护以施肥的建议,促进黄瓜幼苗的进一步生长,同时通过技术满足黄瓜生长需要的光照以及水分,保障幼苗的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1.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明确日光温室蔬菜土壤生境调控范围。[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瓜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结果]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处理对黄瓜根系垂直分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较小;不同处理0~25 cm土层黄瓜根系分布比例均可达全部根重的99%以上,根系的最深分布范围可达30 cm;黄瓜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环境的敏感性存在时期差异,初瓜期根系对水分反应敏感,较低的土壤水分有促使根系向深层发育的趋势。[结论]蔬菜"以水调根"管理具有限制性。调控浅根性蔬菜土壤生境更应关注横向调控措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温室小气候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省日光温室内各气象要素变化,分析了黑龙江省双城市公正乡日光温室2012年9月~2013年8月的室内外气温、地温及土壤湿度,并建立室内外气温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秋季、冬季和春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气温明显高于室外,而夏季较小,室内气温偏高不明显。在寒冷季节不供暖情况下,室内气温基本在10℃以下,难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各层次地温和土壤湿度变化基本规率基本一致。以棚外温度为自变量,以棚内温度为因变量,建立相关模型,大部时段绝对误差为0~2.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冬季夜间日光温室的土壤温度,研制内置式太阳能加温装置。【方法】利用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集热结合土壤蓄热的方式,在乌鲁木齐南郊水西沟村德力森蔬菜园8号温室进行了提升地温试验。【结果】当环境温度为-3~- 10℃时,该装置可以使温室土壤10~20 cm深处的温度平均升高1.5~3℃。【结论】内置式太阳能加温装置能有效提高冬季夜间温室地温,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适宜温光环境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含氮量的影响,探讨亚适宜温光环境对黄瓜生长和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及植物对亚适宜温光逆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亚适宜温光处理5、10 d。亚适宜温度为18/12℃,亚适宜光照强度为(200±20)μmol/(m2.s)。[结果]亚适宜温光环境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生物量的积累和叶片含氮量,但对黄瓜根系含氮量基本无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和b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处理5 d时气孔限制为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限制因素,10 d时非气孔限制为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限制因素。[结论]该研究可为寻找调控亚适宜温光环境的有效措施,指导冬春季节设施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温环境对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裴孝伯  张福墁  王柳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510-1513
 研究了华北地区秋冬、冬春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内的不同光温环境对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室内黄瓜结瓜期的光温环境变化 ,冬春茬较秋冬茬利于黄瓜根系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冬春茬黄瓜根系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均比秋冬茬高。冬春茬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不断增加 ,秋冬茬则不断下降。结瓜期的光温环境显著影响氮、磷、钾在黄瓜不同部位的分配。黄瓜生育前期氮、磷、钾以向茎叶分配为主 ,结瓜后向果实的分配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黄瓜茎温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黄瓜植株茎温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在土壤水分亏缺状态条件下,黄瓜茎温在下午13:00时到15:00时升高,黄瓜植株茎温和温室空气温度的差值缩小。每天13:00时到15:00时的温差同样会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少,尤其是在水分亏缺时更为明显。这种差值在较弱的光照总辐射和下午15:00时较高的饱和水汽压差也会缩小,每天的最大温差同样会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少,尤其是在水分亏缺时更为明显。这种温差还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降低。在较短时间内温室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总辐射是决定植株茎温的主要因素。可以采用温室空气温度和黄瓜茎温的差值作为黄瓜结果中期缺水的指标或者间接断定土壤水分含量多少的参考依据。在黄瓜结果中期.在白天晴天13:00-15:00时,黄瓜茎温和空气温差小于1.55℃表明温室土壤处于水分亏缺状态,作为灌溉指标.当茎杆温温度和空气温差在1.55~4.23℃,应该要进行灌水。  相似文献   

19.
赵晓波  周诗魁  贾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23-3825,3922
[目的]开展沿海围垦区大棚内黄瓜(Cucumis ativus)需水量试验,对指导大棚内作物种植,发展精准灌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20 cm深处土壤含水率的上下限,确定土壤的灌水时间、灌水量。苗期土壤含水率的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率70%~100%、80%~100%控制;开花坐果期、盛果期土壤含水率的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率70%~100%、80%~100%、90%~100%控制。[结果]春、秋两季种植的黄瓜需水量在300 mm左右,秋黄瓜生育期需水量略高于春黄瓜。两者的需水量、需水强度均随着作物生长而增大,盛果期最大,春黄瓜盛果期需水量173.1 mm,需水强度5.09 mm/d;秋黄瓜盛果期需水量156.7 mm,需水强度4.09 mm/d。[结论]秋黄瓜与春黄瓜各生育期的需水强度及需水量差异较大,棚内温度差异是造成春、秋两茬黄瓜需水规律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金丽娜  王雯燕  曲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45-10747
选取1981~2011年西安地温、气温、高空温度的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估算法、Mann-Kendal突变检验法等方法,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温度倾向率垂直变化,计算各层年较差,总结地温320 cm~高空20hPa的年、季节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地温、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接近地面的浅层地温和对流层下层年、季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随着地温深度和对流层高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变小,平流层下层温度变化与气温相反;近年来,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流层中下层,20世纪90年代为近地层温度较为活跃的时期;地温-气温-对流层中下层温度突变时间依次有所提前,对流层顶及平流层下层突变年比较分散;春季、秋季垂直温度的变幅较大,冬季和年垂直温度的变幅较小,夏季垂直温度的变幅最小;地温320 cm~高空250 hPa夏季温度高于冬季,200 ~ 50 hPa等压面夏季温度低于冬季,在50 hPa等压面上没有明显的季节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