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文广  秦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66-7967,7976
应用相关性分析法,以文县自然—社会环境指标为基础,分析了文县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的关系,探讨解决环境—贫困问题的措施,更好地为该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与环境恶化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对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在客观的环境要求下,生物与环境的依赖与制约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发展方向和对自然发展规律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哈格洛夫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他的思想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坚持弱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融美于环境伦理规范,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主张环境保守治疗法。哈格洛夫环境伦理思想是人类在面对生态危机时的反思,体现了人类长期以来对待自然态度的自我觉醒,更是人们改变过去一味地从自然索取转而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李亚  谭中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324-12326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内涵与人文意蕴,从地球整体主义、自然权利论、自然价值论、自然利益论角度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理念所蕴涵的环境伦理学思想,最后总结了科学发展观中环境伦理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从历史角度来看,今天的环境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人类社会经历了多次与自然和谐共处到生态危机、再从生态危机到和谐共处的反复过程。今天的环境问题只不过是人类活动导致环境退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与政策等因素是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环境哺育了人类,但同时,人类的活动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历史是一面镜子,对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制度及其环境政策变迁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的正确评价,对今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承担着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空间、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发展高效的环境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功能。城市绿化的目标是改善自然与人、自然与经济、一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多元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爱国 《甘肃农业》2006,42(3):94-95
环境立法的发展和具体的法律规定,以“自然价值”的设定为前提,通过立法,法条。我们不堆发现环境法背后的诸多“自然价值”,但是,通过“自然价值”,我们也不难发现环境法所谩定的“自然价值”中凸正的问题。为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试图从环境法与环境伦理的融合中找到思路。  相似文献   

8.
浅谈园林设计的自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环境,让久居城市的人群能更贴近自然。从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思路出发,通过对自然本身的探索,更好地展现一个宜居环境,使人工设计的园林也能有让人置身自然界的感受。文章通过阐述一些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提倡一种摈弃过多人工痕迹、更加自然化的园林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9.
农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环境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简称,农业生态系统是在自然因素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因此,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是在自然与  相似文献   

10.
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53块样方资料,对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进行了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DC-CA排序。结果显示:由TWINSPAN数量分类可将该区自然恢复植被划分为11个群落类型;以TWINSPAN数量分类为基础的DCA二维排序图将样方分为4个生态类型,反映了门头沟区煤矿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规律,即草本群落→灌丛群落→灌丛向乔木群落过渡→乔木群落;DCCA排序较好地揭示了该区自然恢复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第一排序轴表达了朝植被自然演替方向的一个综合梯度,第二轴主要表现出自然恢复植被的坡度、坡向的变化趋势,即水分和温度;DCA排序反映了群落在主要环境梯度上的分布,而DCCA排序进一步表明了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1.
苏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18-18021
提出了因我国小城镇开发和改造热潮导致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失去平衡,小城镇的自然山水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遭受破坏的问题。探讨了在现今城镇规划中的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城镇规划中的河南省确山县城总体规划、法国巴黎新城的规划的典型实例,分析了城镇总体规划、整体形态控制层面的城镇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同时以江西省资溪县水利工程过多致使大量生态公益林被毁坏的例子提出生态建设工程层面的城镇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融入人与自然共生的规划思想,协调小城镇建设和保护与更新自然环境资源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取得具有指导意义的措施解决城市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注重文化内蕴的挖掘与传承,通过现代化的居住区建筑与园林环境艺术的结合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营造一个贴近自然,归属领域良好的优美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从景观圈和生物圈中获得积极的收入,同时又通过技术圈的输出来影响、改造生物圈和景观圈。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既对立又统一,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或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二者在协调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大工业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规模地改变了环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整日穿行在城市的水泥"丛林"中,接触野外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少,作为自然人在野外生存生活的能力日渐减退,与大自然各种艰苦环境抗争的能力越来越差。野外是一个相对较原始的环境,与现实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要在野外生活生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技能,学会利用自然、开发自然。如搭  相似文献   

15.
湖南教育报刊社新址景观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着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的延续和景观再生的设计指导思想,针对湖南教育报刊社的发展历史和其新址的自然条件与景观特色,以尊重自然、传承历史文化、创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为设计理念,对湖南教育报刊社新址景观环境设计的设计目标和主要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流行形势的影响,我国儿童室外游戏环境设计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器械游戏上,居住区环境也受成人审美支配,逐渐将儿童与自然隔离.本文在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居住区景观对儿童健康成长应该起到的实际意义,反思了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误区,并在居住区环境要与游戏场地相结合的构想之上,提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农业》1998,(1):5-13
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如果说民以食为天,那么人就以环境为本。民食取之于自然,民为食也易破坏自然。如何在不断从自然中获取食物的同时,又使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广大农业生产者当今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一、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农业...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对植物进行配置,其主要目的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环境心理学是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只有将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更加合理地考虑进来,才能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需求的空间。介绍了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功能与体现。  相似文献   

19.
简·斯迈利的小说《一千英亩》蕴涵多种文学伦理内涵,其中隐性的毒物描写可以将该作品归入后自然小说之列。本文以环境文学之毒物描写为切入点,从环境伦理思考、环境伦理话语、环境伦理诉求三方面分析《一千英亩》的环境伦理主题,指出《一千英亩》等后自然小说中的毒物描写源于作者的毒物意识,是毒物危机背景下人类关于环境末世的环境伦理思考;潜隐在土地之争、父女矛盾等传统伦理话语下,小说揭露人类滥用化学毒物以提高土地产量, 忽视毒物对环境和女性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危害, 表面先进繁荣的农场暗藏着人与土地的生态危机,构成环境危机背景下典型的环境伦理话语;基于毒物描写的环境伦理主题反映了后自然小说的环境伦理诉求,表现出文学创作对特定历史阶段各种伦理观念和伦理道德的独特表达与作家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物质文明和技术水平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良好态势,是推动中华文明历史和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