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层次的土壤酶活性测定和分析来评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质量。[结果]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在0~20 cm土层活性较大。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大小总体上是草地>针叶林>灌木林>阔叶林>农田,尤其以蔗糖酶和磷酸酶最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脲酶与蔗糖酶呈极显著相关,与磷酸酶呈显著相关;磷酸酶与蔗糖酶呈极显著相关,与脲酶呈显著相关;蔗糖酶与脲酶和磷酸酶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与其他酶关系均不显著。[结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化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恢复措施,以期达到最大的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增温和生物炭添加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生物炭添加对农田土酶活性的影响,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增温和添加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OTC使平均气温增加了0.96℃,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而生物炭的添加明显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单独增温处理提高了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却抑制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物炭对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但当增温和生物炭共同作用下,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都随着生物炭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环境因子中p 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速效氮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p H对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的影响显著。【结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添加生物炭通过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而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添加外源有机物对土壤性状、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在2019—2022年通过田间定点试验,设置氮磷钾肥单施+秸秆不还田(CK)处理、氮磷钾肥单施+秸秆还田(T1)处理、50%氮磷钾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T2)处理、50%氮磷钾肥配施羊粪+秸秆还田(T3)处理、50%氮磷钾肥配施基质+秸秆还田(T4)处理5个处理,研究化肥添加外源有机物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和鲜薯产量、淀粉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化肥添加不同外源有机物的处理不仅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鲜薯产量及薯块淀粉率,还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含水量、提高大团聚体质量分数、提升团聚体稳定性。而化肥添加外源有机物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2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全磷含量及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T3处理能够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蔗糖酶活性;T4处理能够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含水量。此外,T4处理能够提高>2.000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而T1处理能够提高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T4处理土壤团聚体的...  相似文献   

4.
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MNP、MNPK)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期施用无机肥(N、NP、NPK)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仅NPK处理显著提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以MNPK处理最为显著。长期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正相关。综合考虑,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是促进黄潮土土壤良性循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沟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而套作显著降低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土壤有机物质输入量少,土壤耕作是套作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外源性C、N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岷江上游连香树、云南松和糙皮桦3种典型林地外源性C、N干扰试验研究表明,施N和施C干扰使云南松林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在适度范围内,随干扰强度的增大效果明显增加。施N干扰可使糙皮桦林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施C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明显;施N干扰使连香树林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且有随施用量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使蔗糖酶活性增加,施C干扰使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弱度干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明确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改进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通过2 a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主要提高耕层下部土层土壤酶活性,深耕后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3.03%、4.01%、7.39%和5.43%;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水解酶的活性,秸秆还田后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1%、12.68%和4.23%。深耕和秸秆还田均能够提高耕层土壤水解酶活性,该效应受土壤质地和年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研究林地、耕地、草地、园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土壤养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弱。林地土壤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比耕地、草地、荒地高;园地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比林地、耕地、草地高,耕地有机质和速效氮最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呈正相关,其中林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耕地土壤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成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草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养分的4个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园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采自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轮作施肥定位试验站的土壤样品中为试验对象,研究了15组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差异。增施氮肥条件下,对土壤脲酶的活性的增加效果显著,却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小;钾肥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与有机肥配施的情况下,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对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尤其是机肥配施无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而对土壤脲酶活性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影响较小。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虽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可见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可能更多的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土壤蔗糖酶平均活性为6.61mg·g-1,土壤脲酶平均活性为12.60mg·g-1,土壤过氧化氢酶平均活性为6.91mg·g-1,土壤纤维素酶平均活性非常小,仅为0.14mg·g-1。从整体来看,施肥对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而施肥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淮北砂姜黑土酶活性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针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旱、涝、僵、瘦”等不良属性,通过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酶活性的影响,揭示土壤酶对施肥模式的响应机制,为有效改善土壤生物化学环境、提高土壤质量、进而保证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安徽省濉溪县杨柳试验基点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1至今)为基础,研究5种不同施肥模式下(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耕层土壤(0—20 cm)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成对比较,分别阐明土壤酶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与长期不施肥相比,长期单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砂姜黑土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小麦收获期和玉米收获期分别提高了130.5%和129.5%、11.4%和14.9%、31.4%和12.0%,但对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长期单施化肥可有效增强土壤酸性磷酸酶与中性磷酸酶活性,同时明显抑制其他3种土壤酶的活性;在同等施氮水平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使5种土壤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弥补了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因施肥模式单一导致某种土壤酶活性较差的不足;高氮水平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但对其他酶作用规律不明显。砂姜黑土不同土壤酶之间普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脲酶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之间以及过氧化氢酶与蔗糖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磷酸酶与其他3种酶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此外,砂姜黑土脲酶、酸性和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酶活受季节的影响也因施肥不同而不同。【结论】同等施氮水平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相比,能使砂姜黑土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均保持较高的活性,有利于改善土壤生物化学环境,进而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力;土壤酶之间相关关系各有不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有脲酶与过氧化氢酶、脲酶与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与蔗糖酶,而磷酸酶与其他3种酶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砂姜黑土酶活性受季节影响的程度因酶种类与施肥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植被系统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按照植被退化程度的不同,对森林、灌丛、荒草地3种类型分别进行采样,筛选适合的土壤质量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喀斯特地区植被的退化,土壤pH值、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毛管孔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环境向旱生、贫瘠方向演变。以喀斯特植被演变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养分、土壤物理性质等指标定量评判土壤质量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3个等级。[结论]植被退化度越高,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着重从水质、水量、土壤潜育化及肥力、生物等方面进行阐述。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其影响的本质来看,主要通过直接影响水环境及地形地貌环境,间接影响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气候环境等,使局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3作为开发平台,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从农田土壤肥力、环境质量、健康质量和产出能力4个方面对安徽省的农田生态安全进行预警,建立安徽省农田生态安全预警信息系统,并阐明了农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预警级别的设置以及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等。该研究可以为农田生态安全预警工作提供及时、动态的数据支持,实现农田生态系统总演化趋势、速度和后果等安全性预警,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消除警源。  相似文献   

14.
资溪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生态建设功能区划的5个基本原则、资溪县在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归属和其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将资溪县划成3个主要生态建设功能区,分别为西部水土保持与水质保护生态建设区、东北部水土保持与水质保护生态建设区、东南部水源涵养和农林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区。同时根据各区主要生态功能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明确禁止、限制和鼓励、倡导发展的产业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义虎  葛立立  杨凯鹏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88-8891,8894
从有机肥分类、有机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以及有机肥对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开展有机肥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合理使用有机肥、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和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朱芳  郭跃  程晓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52-17655
结合重庆历年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情况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重庆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明显:产生了拥挤和热岛效应,城市的环境质量也有所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和城市灾害有所增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对区域固体废弃物、水环境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淮北采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矿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在矿区水质中的生长发育状况及矿区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淮北采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结果】采煤矿区水环境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成活率降低、体长变短、产卵数减少,同时诱导线虫生殖细胞凋亡,且煤矿开采时间越长,采样点距离矿井愈近,对线虫发育指标的抑制作用越显著。采煤矿区土壤环境使土壤线虫属的数目减少,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对丰度增高,同时线虫香农多样性指数、瓦斯乐斯卡指数和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显著降低,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显著提高,表明采煤矿区环境降低了土壤质量。煤矿开采时间越长、采样点距离矿井愈近,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越大。【结论】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指标对水环境的响应,以及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对土壤环境的响应,很好地指示了淮北采煤矿区的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因此,可以利用线虫对采煤矿区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北省果园生产中出现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果品质量差等问题,阐述了果园生草的定义及果园生草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果园产量、改善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果园生草对河北省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生态环境质量为中等,处在好与差的临界状态;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和森林植被减少是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因此,建议采取控制工业企业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保护和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加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由人为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减少、草馒质量下降及土壤退化和沙化等。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退化的成因,并对黑龙江省生态保护工作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