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阳煤集团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现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通过制作解析木、数理统计综合分析,对阳煤集团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在10a以后就应该开始抚育间伐;抚育间伐对油松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间伐的起始年限从13~15a后开始;并对林分间伐的保留密度和间伐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油松立地质量的划分与评价可以为其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不同的林龄、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等因子,在洛南古城林场设置了63块20 m×30 m的油松人工林样地,调查了样地内的油松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指标。通过数量化理论Ⅰ,对洛南地区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并通过数量化理论II建立了陕西洛南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类型判别模型。结果表明:1)洛南地区油松人工林树高、胸径随着林龄的增长有着明显的增加,其中油松在第10~20年时生长迅速,随后在第20~40年时生长速度较快。2)以海拔、坡向、坡位、坡度为主要立地因子将油松人工林划分为36个立地类型区。建立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表,研究区范围内有71.43%的油松人工林样地立地质量评价在中等及以上,结果说明在洛南地区阴坡、高海拔(≥970 m)且平缓坡度下较适宜油松的生长;洛南地区油松人工林种植区域内油松生长情况较好。3)以51组不同立地样本数据进行数量化理论Ⅱ判别分析,得到相应的判别系数矩阵,确定不同立地类型的样本中心点。用12组样本数据对该判别模型进行检验,正确率达91.67%,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可以用来判别预测洛南油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青山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青山前山地区不同立地油松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青山前山地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透水性、通气性、持水能力比较协调,有利于林分生长,而阴坡的土壤物理性能及通气透水保水性能比阳坡好。  相似文献   

4.
以正宁县中湾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从Raunkiaer生活型和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对林下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和对照样地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包含29个科61个属80种;从油松幼龄林开始,林下物种逐渐丰富,耐阴植物和广生态幅的植物逐渐取代阳性植物并表现出优势地位;2)油松人工林林下高位芽、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占主要优势;灌木层均以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地面芽和地上芽层片为草本层的优势层片;3)随着油松人工林发育,林下总体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近熟林林下植物丰富度显著高于中龄林,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幼龄林。说明油松人工林的种植很大程度改变了群落的面貌,不仅改善了林下群落结构,而且具有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索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实施间伐后6种保留密度下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样地植被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来分析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结果】研究区油松人工林林分混交度和角尺度随密度增大呈减小趋势,林分大小比数呈波动型变化趋势,但各密度油松人工林林分大小比数相差不大,分布较均匀,林木分化程度较高;油松人工林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均匀分布,但随保留密度的减小向随机分布演替,保留密度最小的林分(540株/hm2)已经向异龄混交林发展。【结论】密度调控使林分空间结构趋于优化合理状态,建议引进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等乡土树种,伐除角尺度较小林木来改变树种组成及竞争关系,以促进油松人工林演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明确菌根与根际土壤环境的互作关系.[方法]以大青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结果]油松人工林地阴坡中部位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阴坡下部、阴坡上部,而土生空团菌主要分布在油松人工林地阴坡中部样地.[结论]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以西宁市南北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坡位(温度、湿度)、海拔、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5个因子作为研究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各因子对油松生长的影响,得出对油松人工林影响作用最大的因子。结果表明,对树高影响作用的大小排序为坡向坡位、土壤容重、海拔、土壤有机质、坡度;对胸径影响作用的大小排序为坡向坡位、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海拔、坡度,故影响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坡向坡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西宁市南北山生长20~30 a油松人工林健康水平,为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的发展及后期抚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宁市南北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包括树高年生长量、胸径年生长量、冠幅等11个评价指标,运用正态等距分析法对经过健康度指标(HI)得到的各标准地的健康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健康等级取值范围可分为健康[0.565,0.67]、亚健康[0.460,0.564]、中健康[0.355,0.459]、不健康[0.25,0.354]4种;确定出西宁市油松人工林中健康人工林占15%,亚健康人工林占35%,中健康人工林占31.67%,不健康人工林占18.33%.【结论】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西宁市南北山油松人工林的健康等级为亚健康.  相似文献   

9.
辽西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条件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气象、土壤、地形因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基础上,对辽西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及其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分类,指出了该区油松人工林造林和营林方向。应用的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方差析分方法和数量化理论Ⅰ—模糊聚类—数量化理论Ⅱ分析方法,是在油松人工林分区及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面的新尝试,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法能较好地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陕西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与立地质量评价,以确定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及油松林生产潜力提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林龄、林分密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因子,在陕西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区域设置52个20 m×20 m的样地,调查样地内油松树高、胸径、立地环境因子和林分密度等指标,利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各调查因子对油松生长的影响。【结果】(1)在陕西黄陵的油松人工林中,油松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但在其生长的20~50年,每10年间油松的生长速率并不相同,其中以30~40年的生长速度最快,而40~50年的生长速度较慢。(2)海拔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最大,坡度和坡向次之,坡位的影响最小。(3)以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为主要立地因子,将研究区油松人工林划分为36种立地类型,75%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处在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4)建立人工林质量评价模型并对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92.3%样地为中等或者优,说明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生长良好。【结论】黄陵地区油松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中海拔、缓坡、下坡位、半阴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的生物量及8种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并与类似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油松和侧柏纯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生长量均大于纯林;不同林分不同树种的营养元素吸收、归还、积累和生物循环不同,混交林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香人工林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树叶最高,树干最低;各器官中养分元素含量以N和Ca最高,P最低。林下植被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含量普遍高于乔木层各组分。土壤各层中养分元素含量均以K最高。枫香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为99 963.181 kg.hm-2,其中乔木层5种元素养分总量为2 049.652 kg.hm-2,占总贮量的2.05%,林下植被与枯落物层二者的养分总量为288.74 kg.hm-2,占总贮量的0.28%。营养元素的年积累量为177.793 kg.hm-.2a-1,以Ca的积累量最大。枫香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335.975、254.590、81.386 kg.hm-.2a-1。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为0.750,利用系数为0.179,周转期为8.960 a,循环速率为P>N>K>Ca>M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望天树是热带雨林标志种及国家一级濒危树种,人工栽培是扩大其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望天树人工纯林及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养分含量的分析,为望天树人工幼林混交树种选择及土壤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在望天树人工纯林、望天树-降香黄檀及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林设置标准地,采用对角线法采集不同土层的土样,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分和土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  (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下降,不同林分类型对其垂直分布影响不明显。(2)望天树人工幼林平均土壤C∶N∶P为35∶2∶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C∶MBN为8∶1。不同树种组成显著影响着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化学计量比,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地和微环境。(3)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望天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对土壤养分的变化保持一定的内稳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以作为土壤养分储备库和碳氮源变化的早期生物指示指标。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林对土壤微生态功能、质量和肥力状况的影响最显著,是最有利于望天树幼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生长、土壤养分发育的一种林分类型。  结论  望天树人工幼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效应,且树种组成对其垂直分布影响不明显。望天树混交林相比纯林而言,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土壤质量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其中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模式更有利于养分活化,提高微生物群落功能及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是望天树幼林时期和桉树纯林改造较合适的混交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苏南丘陵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苏南丘陵区的杉木林、火炬松林、次生栎林及毛竹林生长期内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6月各森林林下土壤各种养分含量的呈下降趋势,而且速度很快,是氮、磷、钾施用的适当时期;6-8中种养分含量均比较稳定,变幅甚微,是土壤样品采集的季节;8-10月有效钾的含量上升,速效磷的含量继续下降,全氮变化不明显,有机质除栎林迅速下降外,其他林分基本平稳,8-10月是补充土壤磷素的又一季节。  相似文献   

15.
对热研7-33-97和RRIM600橡胶树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富集系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树各器官富集系数与养分含量均为树叶最高,树干最低;(2)橡胶树对各营养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有差异,表现为N>P>K;(3)橡胶树对养分的富集系数表现出不同的年变化和月变化特征;(4)热研7-33-97橡胶树对养分的富集能力强于RRIM600.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循环过程与潜在地力衰退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通过对东北东部帽儿山区人工落叶松纯林土壤肥力和养分循环过程的研究,揭示出落叶松人工林潜在地力的衰退趋势;从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系统养分循环特点出发,浅析了地力衰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改造树种单一、结构简化的大面积针叶纯林为多物种、多层次的混交林,或小面积块状混交和不同树种林分间的轮作。通过生物自肥过程,实现系统的自我调节,从而维持长期稳定的土壤肥力和生物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马尾松(Pinus massonana)凋落物在不同密度林分中微量元素的释放规律,以12 a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分解法,分析3种密度下马尾松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干质量损失率、4种微量元素含量和养分残留率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残留率在不同密度间的变化趋势均相近,密度对残留率无显著影响。不同月份残留率不同,11月至翌年1月迅速降低,然后减缓,春季和夏季加快降低,秋季又开始减缓。凋落物中4种微量元素释放模式主要为"淋溶-富集-释放"(Zn除外)。经过1 a分解,各密度林分凋落物的干质量均损失过半;平均养分残留率从大到小为Cu(84.9%)、Fe(66.3%)、Mn(55.9%)、Zn(52.6%);凋落物中Zn残留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其他养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秦岭锐齿栎林包括 0~ 6 0 cm土层的营养元素总储量为 182 .6 44 7~ 394.1990 t/hm2 ,土壤层的占 97.96 %~ 99.39%。林分的生物量为 131.36 0~ 5 0 3.82 2 t/ hm2 ,乔木层占 92 .1%~ 99.2 % ;植被层营养元素积累量为 1495 .0 16~ 5 5 31.80 3kg/ hm2 ,乔木层占85 .3%~ 98.0 %。凋落物层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 2 .897~ 33.999t/ hm2和10 4.339~ 1136 .5 36 kg/ hm2。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 ,其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随之增加 ,林分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和树干、树冠亦增大 ;立地条件及林分条件相似的林分 ,其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与林龄呈正相关。林分的树种组成对生物量的影响远不及对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林分内针叶树所占比例越大 ,营养元素的积累量越小。同一地区 ,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相似 ,林分类型不同 ,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积累量差别不大 ;树种组成和林分类型不同 ,林分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均不同。不同地区 ,生态条件和林分状况相似 ,林分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同林型、结构相似的林分 ,其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南坡大于北坡 ,中段远大于东、西段。锐齿栎林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10年生杨树刺槐混交试验林为对象,着重研究了泰青杨刺槐混交林与相应纯林的生长状况、林分土壤养分指标和酶活性的差异,以及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两类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优于杨树纯林,总蓄积量大于杨树纯林。②混交林土壤各层次的pH值均低于纯林,而有机质等主要养分指标含量大多高于纯林。③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总量和脲酶等主要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纯林。④多数养分指标与酶活性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杨树刺槐混交造林速生丰产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密度控制图是一个集设计、展示、评价不同经营措施的有效工具,为同龄林经营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首先是构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尾松林分密度进行评估,进而构建密度预警图,并根据预警图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建议。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热林中心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建立的238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以及2013年和2015年的复测数据,采用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马尾松密度控制图,基于最优密度的上下限以及二类调查数据,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预警图。结果基于最优密度上下限、优势高模型、材积模型以及地位指数模型构建了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控制图;根据密度控制图和现有林分的密度情况,构建了热林中心密度预警图,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经营建议。结论本研究将热林中心马尾松分为高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以及合理密度的林分,并根据林分所处的状态提出不同的经营建议。高密度的林分,采用疏伐的措施,将林分引向最优密度区间;低密度的林分,采取补植珍贵树种的方式,促使林分朝着合理密度方向发展,落入合理区间的林分,不采取任何与密度调控相关的经营措施,使林分按照原来的经营模式发展,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