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条件分句可以分为原型条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在原型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表达其原来的语法意义,二者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在隐喻式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脱离了其原来的语法意义,而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2.
山东小麦玉米两茬套作和平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小麦玉米套作改平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效积温、日均气温、年降雨量,灌溉条件和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建立了自然条件模型和社会技术经济模型,以桓台县为为例,分析了套作改平作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岛崂山赤松次生林区,运用常规森林更新调查方法获得了57块标准地资料,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完全吻合。影响赤松次生林天然更新的诸多因素可以归并为林分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它们在森林更新中的作用为林分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件。文中还讨论了各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略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揭示市场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关系,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发展的条件和阶段性,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发展云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特点,要求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腌制渍菜过程中的菌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菜2种不同的发酵方法-自然发酵法和人工控制条件法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菌相变化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人工控制条件法的优势。其结果表明;人工控制条件法较自然发酵法的菌相简单,乳酸菌较早成为优势菌,且持续时间较长,其产品色鲜,味酸,口感好,有渍菜特有的香气,克服了传统渍菜的不足,对推广微生态法腌制渍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外源多胺对油松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盆栽PEG处理的方法摸拟干旱条件,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均能促进油松幼苗的生长,且干旱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能提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维持或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防止或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膜的伤害。这些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能恢复或维持植物的正常代谢水平,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曹炳媛 《甘肃农业》2006,(11):71-74
依据甘肃省玉门镇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在开采期内开采量不变条件下,用承压水非稳定流井群干扰法对水源地各个开采井水位下降值进行了预报,并依据计算结果对其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11,(8):10-10
为顺利推进和有效保障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7月28-29日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在合肥联合召开了省属科研院所和省属高等院校“2011年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技术支撑队伍培训会议”。会上,部署了全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调查工作,同时结合今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调查表解析、调查数据采集与填报、系统使用方法等进行了培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9年出现的第一场透雨过程,发现;本次降水是出现在冷涡的发展阶段、同时有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冷锋相配合形成的大雨过程。通过对水汽条件、动力和热力机制的分析,得到此次透雨的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另外选取2017年一次产生对流性降水的冷涡过程,与本次过程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进行对比,发现本次稳定性降水的冷涡过程水汽条件较好,而动力条件在两次过程中的差异不大,在动力条件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热力条件对强对流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69-12271
分析了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区的旅游规划,更吸引游客,同时更保护环境,旨在以旅游养保护、以保护促旅游,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旅游原则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确定了10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的评价指标:自然区域的旅游、欣赏和学习动机、旅游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社区对资源保护的态度、旅游收益投入保护、旅游对社区的经济效益、社区对保护区旅游的参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尊重,根据各指标总得分将生态旅游定性划分为3个等级.该方法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其生态旅游属于等级Ⅱ--部分生态旅游,应在为游客提供更多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以及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等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13.
杜兴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3-15485
茂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独特,通过生态旅游既可以实现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功能,同时也可以解决社区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问题。在现有的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中,通过培训后让社区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实现当地社区成为最大受益者的生态旅游原则,社区收益占旅游总收入的48%以上,对茂兰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但保护区基础条件较差,且发展不平衡,在同一旅游区内,社区的经济收入差异很大,应该加强调节,寻求公平受益。  相似文献   

14.
川中丘陵区微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区域水量的供需分析,结合当地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区域水量平衡法探讨了四川中部丘陵村级小区域内微型水利工程蓄水总量的确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纯形法优化设计出了大、中和小型蓄水池数目、蓄水容量及其配套分布。  相似文献   

15.
漳江口是福建唯一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为了红树林合理布局的需要;采用农业气候分析方法,探讨漳江口红树林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温度、降水量、大风、日照等对红树林生长的利弊影响。结果表明,漳江口1 ̄3月上旬的极端低温和6月上旬 ̄8月中旬的极端高温都对红树林生长不利,5 ̄8月雨量充沛有利于红树林的生长,2 ̄3月阴雨寡照,不利于红树林生长发育,从台湾南部正面登陆云霄的台风和从台湾南部登陆粤东的影响云霄的超强台风,风力可达11级以上,对红树林产生较大损害;分析红树林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提供专题气象服务,能为红树林合理布局、趋利避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生态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石屏县是云南省山区综合开发的项目县之一。为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县规划建设杨梅基地3 333.33 hm2。通过基地建设条件分析考察、造林典型设计,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杨梅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技术。  相似文献   

17.
马虹  孙强  赵阳  苗长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19-6022
为了更好地协调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PRA方法,深入分析了保护区所在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未达到保护区建立初期总体规划所预期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统一"的实际效果。因此需要加大政策协调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开发生态旅游和发展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实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的政策目标,更好地促进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耕地储备制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阐述耕地储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了耕地储备制度的内涵,归纳出耕地储备的四种类型:结构型储备、休耕型储备、流转型储备、开发型储备.并在保护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强调了建立耕地储备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比较了国外有关耕地储备的政策、实践,论证了耕地储备的可行性,围绕储备机构体制、价格机制、期限设置等论述了耕地储备运行体系的构建,在以解析耕地储备数量作为切入点的同时,提出了通过完善、创新农地产权、农地流转、农村社会保障、公共财政、户籍改革、农地金融等一系列制度,构成耕地储备的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沩山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状况、环境特征、功能定位等因素,展开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期指导沩山乡发展建设,保证其生态屏障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实现该乡镇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亚热带丘岗区雨水工程蓄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蓄调雨水的能力,是我国亚热带丘岗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其基本组成单元-自然集雨区,实施系统内水分循环利用动态平衡的雨水蓄调工程。实践证明:运用农田小水利建设形式,改善生产条件,可将不资源利用率提高到60%,将雨水的蓄调量与可蓄调量的比率提高1倍;能基本克服或减轻区域性的季节性干旱的危害和成灾;支持农业的持续发展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并具有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在推进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