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红茶饮品的香气品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红茶饮品因鲜叶破碎强烈、供氧充足、发酵迅速, 使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受抑, 加之缺乏干燥过程, 影响了香气的形成与转化, 从而表现出香气总量及Ow uor指数低, 香气前体残留量高。后熟处理虽然使悬浮发酵红茶低沸点香气和香气总量下降, 却明显提高了Ow uor 指数, 改善了香气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2.
 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翻堆样的红外图谱进行识别,并结合茶多酚的变化对吸收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图谱中1240,1150cm-1附近的吸收峰相对强度与茶多酚含量相关,1320,1640cm-1附近吸收峰强度与多酚氧化产物含量相关;T1640/T1240,T1640/T1150,T1320/T1240,T1320/T1150透过率相对强度比反映了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为普洱茶发酵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茸恺  王泽建  庄英萍  黄明志  郭美锦  储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51-11153,11198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钠发酵中底物-产物作用对氧传递的影响,以期为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的生物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型反应器试验,分别确定了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两种物质对溶液体积传氧系数的影响,进而又考察了两种物质交互作用的影响,在该基础上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进,将原先的代放工艺改成葡萄糖流加工艺,通过流加葡萄糖维持较低的糖浓度,利用OUR为参照指标,在维持相同OUR水平下,比较了两种发酵工艺。[结果]研究中发现葡萄糖酸钠浓度的升高会显著降低kLa,而葡萄糖对其影响则较小;在葡萄糖酸钠溶液中逐渐升高葡萄糖的浓度,会造成kLa的下降,低浓度的葡萄糖有利于体系的氧传递。葡萄糖的消耗及葡萄糖酸钠的积累对体积氧传质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实现相同菌体的氧气摄取速率情况下,优化后新工艺所需的搅伴转速和通气流量等设备供氧条件明显优于原工艺,新工艺在降低发酵能耗的同时,还避免了原工艺中代放操作造成的未利用底物的浪费。[结论]该研究探明了葡萄糖酸钠发酵中底物-产物作用对氧传递的影响,优化了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的生物工艺。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协调雪茄烟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提升烟叶感官质量,通过特异性筛选产多酚氧化酶菌株,将其应用于雪茄烟叶发酵中,测定发酵烟叶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分析烟叶感官质量,探究产多酚氧化酶菌株对雪茄烟叶品质改善的机制。结果表明,共筛选出3株菌株(C1、C2和C3)可降解绿原酸,产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16.67、41.67、141.67 U/mL。产多酚氧化酶的菌株应用于雪茄发酵能够丰富烟叶香韵类型、减轻烟叶杂气、提升烟叶感官质量和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其中菌株C2发酵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透发性等指标改善最明显。发酵烟叶中2,6-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等美拉德反应产物,壬酸乙酯、3-甲基戊酸等脂肪酸降解产物和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酸乙酯等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含量增加。多酚物质降解能够增加美拉德反应前体和芳香族氨基酸前体物质,促进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转化;同时,多酚的氧化降解减少对微生物代谢生长的抑制,使得发酵烟叶中乙酸乙酯积累。综上,产多酚氧化酶菌株能够促进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的增加,较好地改善雪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5.
纳雍红茶属工夫红茶,其目前的加工工艺现状和各加工制作水平参差不齐,都处于探索阶段。加工工艺中的发酵环节、发酵环境条件,即发酵供氧问题,发酵供氧充足与供氧不足两种环境条件下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纳雍红茶在通风发酵供氧充足环境下比在密封发酵供氧不足环境下的红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6.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工艺放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实现悬浮发酵红茶工业生产,对影响发酵体系工艺放大指标-容量传质系数(KLa)的因素及KLa对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KLa受发酵体系中搅拌速率、温度、通气量、装液量的影响;添加某有机物可明显提高发酵体系的KLa;随KLa的增大,发酵液中茶黄素类(TFs)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茶叶发酵过程中多酚变化规律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茶叶进行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的人工接种发酵,采用微波辅助浸提茶多酚,来研究茶叶发酵过程中多酚的变化规律及不同菌株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接种黑曲霉、酵母菌及接种黑曲霉、酵母菌、根曲霉、青霉的茶叶中多酚含量变化趋势明显,分别从31.16%降到5.32%,3...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腐菌漆酶对苹果多酚类物质的催化特征,为开发新型具有生物活性的色素物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组合试验确定白腐菌漆酶对苹果多酚酶促氧化的最佳条件,并对氧化产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对酚类氧化产物进行HPLC分析,初步确定产物组分,最后分析了苹果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①漆酶对苹果多酚的最佳酶促氧化条件为:反应温度55℃,pH 5.5,苹果多酚质量浓度2.5 mg/mL,漆酶浓度3.5 U/mL。②氧化产物在36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温度和光照不敏感,随着pH增大颜色加深。③HPLC分析表明,模式底物儿茶酚、表儿茶素、儿茶素分别能产生2,2,4种氧化产物。④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质量浓度较高时,苹果多酚氧化产物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强于苹果多酚,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在氧化产物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OH的清除率最高,达85.42%;在氧化产物1 000μg/m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达94.32%。【结论】优化了漆酶催化苹果多酚氧化的工艺条件,苹果酚类物质经漆酶催化氧化后形成了新的可溶性、光热稳定性的有色产物,高质量浓度下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原提取物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残次裂枣为原料,采用直接发酵工艺和蒸煮后发酵工艺进行酿酒。对直接发酵工艺过程中微生物的菌相变化进行研究,比较2种发酵工艺对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残次裂枣原料中有害微生物主要包括霉菌和大肠杆菌。在发酵过程中,第3天时大肠杆菌的存活量降至0.03MPN/mL以下,第6天时检测不到霉菌。发酵后期酒液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酵母菌,还有少量乳酸菌和醋酸菌。直接发酵工艺得到的枣酒酒精体积分数、Vc质量分数、多酚质量浓度分别为8.9%、45.8μg/g、1.184g/L;蒸煮后发酵工艺所得的枣酒酒精体积分数、Vc质量分数、多酚质量浓度分别为7.8%、47.7μg/g、1.153g/L。与蒸煮后发酵工艺相比,直接发酵工艺得到的枣酒中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质量浓度较高,杂醇油质量浓度较低,甲醇质量浓度符合国家标准(<0.4g/L)。因此,直接发酵工艺得到的枣酒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遵义红茶即黔红,属于工夫红茶,其目前各厂的加工工艺以及水平参差不齐,都处于探索阶段。针对遵义红茶加工工艺中的发酵环节、发酵环境条件即发酵供氧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发酵供氧充足与供氧不足两种环境条件下对分析其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遵义红茶在通风发酵供氧充足环境下比在密封发酵供氧不足环境下所制的红茶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1.
发酵温度和时间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饲用豆粕进行发酵试验,研究发酵温度和时间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为25,30,35,40℃,发酵时间为0,24,36,48,60,72,84,96 h,并对温度和时间的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发酵豆粕相比,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发酵豆粕pH、粗蛋白含量和酸结合力均会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且温度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发酵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分别是35℃和72 h,其粗蛋白含量最高,为54.22%,较未发酵豆粕提高8.65%(P〈0.01),pH和酸结合力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P〈0.05)。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ZAU-1菌株固体发酵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温度为30—35℃,培养基最适pH4—6,最佳含水量47%—48%,种子接种量为10%,增湿通气有利于该酵母的固体发酵.此外,对通气、温度及湿度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酵母固体发酵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山楂果醋发酵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山楂果醋的发酵工艺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各主要成分的变化,确定了加工工艺参数。酒精发酵采用耐高温性酒精干酵母(TH-ADDY),添加量为0.1g(100g)^-1,发酵时间48h,醋酸发酵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发酵时间12h,醋酸质量分数可达5%-7%。经过滤、澄清、杀菌制成的山楂醋,酸味柔和,保留了山楂的果香和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鲜苹果渣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菌种为混合野生苹果酵母YA+YC,适宜发酵时间为5d;纤维素酶的最佳用量为每克苹果渣添加0.3334μmol/s,最佳酶解时间为6h,在此酶解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原料还原糖净增率为27.7%;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5℃;采用果胶酶、淀粉酶与纤维素酶共同预处理时效果最好,苹果渣的乙醇产率达65mL/kg。  相似文献   

15.
蓝藻厌氧发酵过程中若干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厌氧发酵,在35 ℃条件下比较蓝藻单独发酵,蓝藻与秸秆混合发酵2个处理的若干参数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处理的产气量与pH值之间有显著差异,在发酵一段时间内,产气量与化学需氧量(COD)有显著差异,且产气量与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从产气量、pH值、VFA含量、碱度、COD消减率等指标的变化来看,以蓝藻与水稻秸秆混合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蓝藻进行厌氧发酵.  相似文献   

16.
蜡蚧轮枝菌液体发酵的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蜡蚧轮枝菌菌株在19 L全自动发酵罐发酵培养过程中生物量、产孢量和营养物质等代谢变化,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在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可分为延迟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菌体生长量与葡萄糖消耗量密切相关,同时液生孢子产量的发酵动力学特征为部分生长连动型发酵.  相似文献   

17.
苹果醋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田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98-4099
以富士苹果为原料,探讨了酿制苹果醋的生产工艺和成品品质,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酒度、糖度和酸度的变化,确定了苹果醋生产的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制得成品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时尚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8.
柿子酒液态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柿子资源利用率,对柿子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该试验以柿子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防褐变剂及添加量对柿子浆褐变的影响,并比较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2种发酵方式酿制柿子酒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最佳的防褐变剂为柠檬酸1%;酒精发酵工艺的最佳方法为液态酒精发酵,其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30℃、发酵天数7 d、接种量0.3 g/L、糖度200 g/L和p H 3.5。在此条件下酿造出的柿子酒,色泽明亮橙黄、柿香愉悦、酸味纯正、澄清透明、营养丰富。[结论]研究可为增加柿子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绿僵菌发酵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液体深层发酵、固体发酵和液固双相发酵这三种发酵工艺。介绍每种发酵工艺的发酵流程、培养基质、影响因素、应用情况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卑霉素摇瓶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代谢发酵控制原理,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其接种量、装量和初始pH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豆饼粉45 g/L,可溶性淀粉5 g/L,甘露醇24 g/L,葡萄糖5 g/L,硫酸铵2 g/L,硫酸镁0.05 g/L;最优发酵条件为:摇瓶装量100 mL/L,接种量8%,C aCO35 g/L(调节pH值),在温度28℃、发酵周期40 h的优化条件下,得到卑霉素的效价值为77.12μg/mL,较对照(64.11μg/mL)提高了2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