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2011年在广州番禺进行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制利用量1 272 g(有效成分1 049.4 g)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到8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杀虫双颗粒剂和10%二嗪磷颗粒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甘蔗蛴螬的危害,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鱼藤酮在甘蓝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甘蓝上鱼藤酮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中鱼藤酮经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UVD-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2 ~0.5 mg/kg的添加范围内,鱼藤酮在甘蓝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9.68%~98.20%,相对标准偏差为3.13%~6.45%.甘蓝中鱼藤酮的消解趋势符合方程Ct=C0e-kt,消解半衰期为1.21~1.68 d,属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3.
进行新农药防治甘蔗螟虫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根施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对甘蔗螟害枯心率防效较为稳定,75、90 kg/hm2处理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药后60 d防效仍达65.00%以上;3.6%杀虫双颗粒剂Ⅰ型、3.6%杀虫双颗粒剂Ⅱ型、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防效大体相当。因此,以上药剂均可用于甘蔗螟害枯心苗的防治,使用剂量以75~90 kg/hm2为宜,可根据田间螟害水平适量增减。而3.6%普通型杀虫双颗粒剂、8%巴丹.辛颗粒剂在试验中防效稍差,不宜用于甘蔗螟虫防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氟环唑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快速检测小麦及土壤中氟环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在山东、河南和北京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小麦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氟环唑(0.05、0.5、1.0 mg· kg-1)的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98.8%~108.1%,变异系数为2.6%~6.7%;在小麦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3.2%~84.4%,变异系数为0.9%~4.6%;在小麦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7%~82.4%,变异系数为2.0%~7.8%.氟环唑在山东、河南和北京三地的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氟环唑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6.9、21.3、19.7 d,在小麦植株上的半衰期分别为12.6、9.2、8.1d,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嘧菌酯在柑橘园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规律,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对贵州、湖南、浙江3地的橘园土壤中嘧菌酯残留进行了检测,并建立了嘧菌酯在土壤样品中的残留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在试验检测条件下,嘧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1×10-11 g,相对保留时间为4.86 min;添加回收率为98.3%~105.4%,变异系数为5.0%~7.2%,标准偏差为5.15%~7.15%,均能达到我国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湖南、浙江、贵州柑橘园土壤中嘧菌酯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0、13.2、11.6d.这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嘧菌酯在土壤中消解较快,不会造成土壤中累积性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6.
不同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6%杀虫双颗粒剂、6%毒.辛(地富丹)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明显的防效,药后40 d以后的防效达到50%以上,且药后20~60 d,药效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对甘蔗和天敌安全。建议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3.6%杀虫双颗粒剂112.5 kg/hm2、6%毒.辛(地富丹)颗粒剂75 kg/hm2。  相似文献   

7.
3.6%杀虫双颗粒剂是福州农药厂和福建农学院甘蔗综合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系采用新配方和加工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广谱性杀虫剂,颗粒细度10-40目≥90%。经过田间试验表明:根区施药是杀虫双颗粒剂发挥药效的技术关键,“三叉口”施药对于害虫虫口基数大,密度高,出现时期集中的蔗田,可作为一项辅助技术手段,以及误过施用适期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蔗田采用3.6%杀虫双颗粒剂根区施药,可以较好地维持蔗田生态系的平衡;根据甘蔗生产特性和栽培要点确定最佳的施用方式,可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3.6%杀虫双颗粒剂在蔗田中的应用,为蔗田虫害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稻茬免耕油菜土壤中除草剂的消解动态,通过田间试验,采用NaHCO3等溶液提取,分别用液相色谱带紫外和荧光检测器测定,建立了土壤中草甘膦、百草枯的提取和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5.0 mg/kg时,草甘膦、百草枯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6.4%~96.2%,变异系数为2.89%~7.22%;土壤中草甘膦、百草枯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C=AeBt的指数回归方程,其消解半衰期为5.3~11.8d.建立的提取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对甘蔗异背长蝽(次年的主要虫源)越冬卵的分布场所、不同越冬场所的孵化进度及若虫在蔗株上的分布规律,作了调查分析。对药剂防治策略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主攻甘蔗异背长蝽,兼治甘蔗二点螟,狠抓一代低龄若虫防治”的策略,并采用敌敌畏加杀虫双混合液,集中喷施蔗苗心叶及基部叶鞘间隙的防治技术。经1991年在100 ha蔗田防治示范和1992年在1044.7ha大面积推广应用,收到了“一次施药,控制全年危害”的明显效果。每年每公顷可节省农药和用工费194元,每公顷增鲜蔗7980~10620kg,含糖量绝对值提高0.81%~0.8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在枸杞鲜果中残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系统地研究阿维菌素农药在枸杞鲜果中残留量,促进安全生产.[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枸杞鲜果中阿维菌素残留进行检测,研究了阿维菌素在枸杞鲜果中的残留试验.枸杞鲜果样品用乙腈提取,三氟乙酸酐和氮甲基咪唑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仪带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枸杞鲜果检出限为2.0×10-3mg/kg,平均回收率为100.0%~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1.9%~7.9%.试验表明,阿维菌素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