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白城地区近年来酸雨测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年、季度、月为间隔,研究酸性降水的变化特征。对该地区的大气环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炳文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55-156,185
根据近几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长沙酸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长沙市酸雨危害较为严重,降水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是SO4和NO3,SO4含量较高,但是NO3含量逐年上升,致酸作用明显应该受到重视;长沙酸雨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数理统计学、气象学、气候学和小麦栽培学知识,探讨开封市小麦生长期的气温、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实现气温、降水与小麦生长期各时段关联的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开封市小麦生长发育期气温较历年平均偏高,整体上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降水量之和较历年平均偏少,整体上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期的需求。随着气候变暖,本地种植小麦的品种由半冬性为主转换为以弱冬性为主,随着近年来气温持续升高,有向种植春性小麦品种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酸性土壤中作物养分障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土壤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浙江省两种典型酸性红壤进行了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龙游团石杏园土壤的养分障碍因子依次为缺P,低pH,缺N,缺K,缺B,缺Mo和缺Mg;供试的龙游坞堪棉田土壤则依次为缺P,缺N,缺K,缺Mg和缺B.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为肥料试验和推荐施肥提供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值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5.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浙江省两种典型酸性红壤进行了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龙游团石桔园土壤的养分障碍因子依次为缺P、低pH、缺N、缺K、缺B、缺Mo和缺Mg;供试的龙游坞堪棉田土壤则依次为缺P、缺N、缺K、缺Mg和缺B.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为肥料试验和推荐施肥提供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值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6.
多种细网格模式在长沙定量降水预报中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S评分、预报准确率、漏报率、空报率及预报偏差5项指标,对2013年6月1日~8月31日欧洲、日本及T639细网格定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欧洲、日本及T639模式不同预报时效对小雨预报TS评分最高,对中雨、大雨及暴雨以上TS评分依次降低,随预报时效延长,TS评分呈下降趋势;小雨预报TS值,24、48、72、96、120、144、168 h,日本模式明显高于欧洲和T639模式,36、60、108、132、156、180~204 h,欧洲明显高于日本和T639;中雨TS评分,欧洲明显高于日本和T639,大雨TS评分,72 h前日本明显高于欧洲和T639,72~168 h欧洲高于日本和T639;暴雨的预报能力差,欧洲、T639的TS为0,日本模式84 h预报TS为0.5。模式对小雨降水预报偏大,对中雨、大雨量级的降水预报偏小。三种模式在各量级预报中对长沙东部地区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及南部。  相似文献   

7.
林爱明  孙志娟 《北京农业》2014,(27):184-185
利用湖北省谷城地区1998`2007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近10 a来降水的变化特征,对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月变化特征、年雨日变化特征及年暴雨发生日数变化趋势等多个方面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 a来湖北省谷城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出缓慢增多的趋势。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多,秋季则逐渐减少。并且年雨日减少、年暴雨发生日数增多。降水变化也会产生一些经济及社会问题,因此,研究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气温降水分析开封市2017年的小麦生长发育,以数理统计学、气象学、气候学和小麦栽培学知识,探讨开封市小麦生长期的气温、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实现气温、降水与小麦生长期各时段关联的研究。2017年开封市小麦生长发育期气温比历年平均偏高整体上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降水量之和比历年平均偏少,整体上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期的需求。随着气候变暖,本地种植小麦的品种由半冬性为主转换为弱冬性为主,近年来气温持续升高有向种植春性小麦品种变化的趋势。给农业和气象科技人员,留有较大的施展空间,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岩 《甘肃农村科技》2002,(3):14-15,20
文章通过对西峰市年、季降水特性、厄尔尼诺清风归生的成因的描述,以及厄尔尼诺事件对降水的影响分析,找出了进入90年代以来,西峰降水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可作为降水量预测预报的依据,也可为党政领导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瑞英  宁瑞斌  张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83-14384,14520
采用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的标准,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判断降水是否正常,对2011年全年和季降水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利弊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属降水较多年份之一,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和春季降水均比常年偏少;旱情严重的农田主要分布在西部水浇条件差的县市。夏、秋季降水充沛,但降水时段过与集中,阴雨天气多,造成大部分地段田间积水或过湿,形成渍涝,导致秋粮作物成熟、收获期推迟;入冬前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土壤蓄墒充足,大部分小麦趁墒播种,出苗顺利,越冬期间土壤墒情适宜,对冬小麦的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1.
树皮对大气污染和降水酸度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平地区森林降水酸度和化学成分的定位监测,结合10个树种的树皮浸提液的分析表明,树皮酸化和大气污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在大气污染较重、降水酸度较高的西芹林场,所有树皮样品的酸度均比对照的福建林学院实验林的高,对碱的缓冲能力也较大。明显酸化的树干茎流影响了林下土壤的酸度。在一定范围内,离树干越近,土壤的酸度越高。因此,树皮对南平地区大气污染和降水酸度具有比较敏感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婷  刘谦  吴奕霄 《安徽农业科学》2017,(34):185-188,210
利用欧洲预报场、GRAPES模式预报及雷达等资料,分析2017年4月4日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开展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结果发现,低槽东移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过程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过冷水存在,北部、中部垂直累积过冷水含量较高,中部地区作业潜力最好;增雨作业结束后30 min,作业区及下风向回波增强,30 d Bz以上强回波区范围增大;比较对比区降水量,增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森林截留降水酸度及其对林下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一年的定点对比监测表明,树干茎流的酸度明显地高于林外雨和林内雨的酸度,高污染源较近的西芹监测场的降水酸度普遍比污染源较远的福建林学院监测场的高.降水酸度影响了林下土壤的性质.林下土壤交换性酸度随降水酸度的提高而增加,而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浓度和Ca2+/Al3+则相应下降,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也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酸性降水现状与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沙市1993-2002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酸性降水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谢娜  薛丽洋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71-2975
选取中国七大区的33个省及城市20世纪90年代降水监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对中国七大区的降水化学特性、空间差异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七大区降水中离子组成基本一致,但是主要离子含量差别较大;降水酸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总体表现为北方偏碱性,南方偏酸性,并且自东北向华南呈增强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气硫污染突出,东北、西北地区SO42-及Ca2+含量是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并且北方降水中NH4+浓度较高,因而针对不同地区的降水化学特性,应采取不同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邓战满  张中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675-2676,2680
综合介绍了近年来全国及湖南省人影工作中包括大面积抗旱、日常人工增雨、水库人工增雨试验以及云物理外场试验研究工作中几种常用的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的方法及应用.但目前湖南省能进入对流云中对微物理过程及变化的实际探测不够,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所介绍的这几种方法在目前日常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就显得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7.
根据长沙县区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社会因素等5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城郊现代农业经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人口、现代农业生产所占比重、土地流转价格、受法律保护程度政策、当地政府介入程度、参加合作组织等因素对现代农业经营具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土地流转时间期限、对现代农业的态度、对经营组织的认识等因素对现代农业经营具有负向影响,其他方面对现代农业经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实施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树江  班显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58-14261
根据辽宁省典型降水天气类型,建立了以辽宁沈阳辉山雷达观测站为中心、300 km×300 km范围内的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试验区,以试验区为依托给出了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实施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检验方法,提出了增雨作业区域、作业时段与作业效果检验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在试验区内随机地选取作业单元与对比单元,以便更好地利用效果检验中的随机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