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限制我国东北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指出了东北玉米育种的3个主要目标,即耐密育种、抗逆育种和抗病虫育种,并提出了提高东北玉米育种效率的3个途径:(1)种质资源扩增、改良与创新;(2)育种方法的改进;(3)栽培技术与玉米育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鲜食玉米育种方法、种质材料创新、迪系列鲜食玉米(迪甜10号、迪甜6号、迪糯278、甜糯182)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推广应用及栽培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可为鲜食玉米育种、种植和加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玉米生产中良种良法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中国玉米育种和栽培技术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良种良法相结合状况,概述了当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简要介绍了美国玉米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出了今后中国玉米育种、栽培技术和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正式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玉米育种理论及玉米育种技术研究,普通、专用与特用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应用,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等工作。现有职工64人,其中研究员15人,正高级农艺师9人;副研究员16人,高级农艺师3人;博士10 人、硕士29人。下设资源创新研究室、育种研究室、高效栽培研究室、种子研究室、推广研究室、科技室与办公室等7个部门。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目标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素材多为二环系,种质基础十分狭窄,严重制约了突破性杂交种的选育,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匮乏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不完善是现在玉米单产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利用各地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学的种质创新技术,拓宽创新种质资源,特别是引进外来自交系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进行轮回选择和突破杂交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玉米单产、稳定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新疆玉米育种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加上新品种的采用、生产条件及栽培技术的改进。玉米的总产及单产均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单产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首位。一、新疆玉米育种及应用1.新疆玉米育种现状①玉米育种发展迅速,成就显著新疆玉米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需求的扩大,玉米育种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果,审(认)定了一大批优良玉  相似文献   

7.
山西南部夏播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在山西省"十一五"重大专项"山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支持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在分析国内外玉米育种方向、生产技术状况和近年来各地玉米高产、超高产示范典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加密度为核心的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策略,并研究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玉米节水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针对山西省不同玉米生态区的生产实际,开展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和提出科学实用有效的玉米节水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旨在指导和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促进山西省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育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玉米品种更新缓慢,区域化按类种植面积较小,中低产田块居多,玉米深加工业转化滞后;玉米种质基础十分狭窄,严重制约了突破性杂交种的选育;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匮乏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不完善是黑龙江省近十年来玉米单产持续不前的重要原因。结合这些问题,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战略措施:调整品种布局,推广优良品种,促进玉米均衡增产,增加科研投入,抓好中低产田的开发;利用我省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学的种质创新技术,拓宽、创新种植资源是提高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水平和突破杂交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玉米单产,稳定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河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及育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河地区近几年的气象条件、玉米种植区域和玉米品种审定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介绍,指出黑河地区玉米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继续加大基础育种研究;加强单倍体育种研究,缩短育种周期;积极开展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育种对策以期为黑河地区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是从事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优质专用、特用玉米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省属科研机构。下设育种室、高效栽培室、资源创新室、推广室、种子室及办公室。现有职工60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8人;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1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