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鲜食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及品种抗性分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田间病情与玉米产量损失的关系,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的合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条件下,利用不同施药次数人为造成田间不同病情梯度,建立病情指数与玉米产量损失率模型,制定适合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的经济阈值。同样条件下,以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模型推算不同抗性玉米品种科学用药时期和次数,制定鲜食玉米品种抗性分级标准。【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玉米大斑病全部叶片病情指数与种植天数的回归方程。玉米产量损失率与玉米大斑病全部叶和功能叶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玉米全部叶和功能叶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模型。在用药次数依次为1,2,3和4次条件下,基于全部叶病情指数乳熟期(R3)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分别是14.63,17.88,18.72和22.06,基于功能叶病情指数分别是7.74,10.43,12.24和16.80。基于建立的回归方程、经济阈值及玉米籽粒建成期(R2)功能叶病情指数(DI),建议玉米品种抗性分级标准为:DI≤15为抗病(R),15<DI≤30为中抗(MR),30<DI≤45为中感(MS),DI>45为感病(S)。【结论】建立了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田间病情消长动态理论模型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模型,制定了玉米大斑病的经济阈值和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哈尔滨地区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动态,为有效防控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和2年生短毛独活为试材,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向阳基地调查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流行情况,并结合寄主生长发育阶段和气象因素分析白粉病流行动态。【结果】短毛独活白粉病的时间流行动态曲线符合近"S"型曲线,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时期为6月初-8月底,主要发生在植株的生殖生长期。6月上旬为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的初侵染期,子囊孢子遇适宜环境条件成熟后侵染;之后初侵染病斑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和气流传播,至7月上旬达到病害发生的指数增长期。白粉病盛发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7月末,侵染病斑大量产孢,病情迅速增长。7月末进入病害发生的衰退期,病情增长缓慢,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达到最高。寄主的生长发育期和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均极大影响了病害的发生流行。在空间上,短毛独活白粉病传播区域不规则,在东北方向和正南方向传播距离较远,发病较严重,且风向和风速极大影响了白粉病的空间传播。【结论】露地栽培条件下,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可划分为3个阶段,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白粉病发生的初侵染期和指数增长期,7月上旬至7月末为白粉病的盛发期,7月末进入白粉病的衰退期。在短毛独活白粉病空间流行中,病原菌在东北方向传播距离最远,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3.
甘薯根腐病对不同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根腐病对不同抗性品种甘薯块根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薯根腐病高抗品种"徐薯18号"、中抗品种"徐薯22号"和高感品种"胜利百号"为参试品种,测定不同根腐病发病程度下不同抗性品种甘薯块根的产量。【结果】相同处理区"徐薯18号"发病程度较低、"徐薯22号"次之、"胜利百号"最重。参试的三个甘薯品种产量与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关系为:y(徐薯18号)=38.61-0.415x,R2=0.942;y(徐薯22号)=25.33-0.266x,R2=0.947、y(胜利百号)=22.73-0.224x,R2=0.953。而不同抗性品种产量损失率与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关系则可以归纳为:y=1.026x,R2=0.954。【结论】甘薯块根产量和产量损失率与根腐病病情指数表现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梨锈病田间发病规律及发病影响因素,为梨锈病抗病性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翠冠×金星杂交梨苗为试材,采用田间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梨锈病发病规律及抗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梨杂交实生苗对梨锈病的抗性表现出广泛的分离,不同年份梨杂交实生苗锈病病情指数概率分布差别较大;田间发病条件下,病害分布呈多峰型,人工接种呈单峰型;同一年份不同时期杂交实生苗对梨锈病的抗病性不一致;梨锈病病情指数与桧柏和梨树间的距离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性逐年增强。【结论】梨树杂交苗单株对梨锈病抗性年份间有差异,同一年内不同时期也不一致;对锈病人工接种鉴定,应进行多次接种,才能筛选出综合抗性较强的单株;进行田间抗性鉴定时应考虑梨树与桧柏距离对病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花椒锈病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凤县十里店和白石铺2地的花椒叶锈病分别进行了流行规律和化学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花椒锈病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份进入普发期,病情日增长速度(r)最高值达0.08,9月中旬发病达到最高峰,病情指数最大值达74.5,9月下旬至10月初,树冠病情指数明显下降,该锈病流行的时间动态Gompertz增长模型;花椒锈病病害流行程度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夏末初秋高湿度、18~22℃气温有利于锈病流行。田间化学防治试验表明,15%三唑酮、43%戊唑醇2种药剂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9和76.82,对控制花椒锈病流行均起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由葛藤集壶菌(Sychytrium puerariae Miy)侵染引起的葛拟锈病危害植株叶片、叶柄和茎蔓,导致这些部位生长发育畸形,茎生长缓慢,块根发育受阻,严重影响葛根产量。了解广西葛根产区葛拟锈病的发生情况,以便寻找有效防控措施。【方法】于2018—2019年对课题组选育的4个葛根品种在广西各地推广区域的拟锈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品种葛根在产区的病情指数在0~50.31之间,品种间差别较大,大叶药用型桂葛18号为高抗品种,病情指数在0~0.16之间,平均病情指数为0.04;大叶加工型桂葛8号为中感品种,病情指数在18.00~50.31之间,平均病情指数为31.98;大叶加工型桂葛17号和小叶菜用型桂葛1号为中抗品种,病情指数分别在0.10~30.79和6.20~30.83之间,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16.48和16.77。【结论】桂葛18号发病严重度明显低于桂葛8号,同一品种葛根组培脱毒种苗发病严重度明显低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苯并噻二唑(BTH)、水杨酸(SA)和纳米硅(SiO2)对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及与木质素、HRGP含量的关系。【方法】以抗白粉病甜瓜品种‘银帝’和感病品种‘卡拉克赛’为材料,用BTH、SA和SiO2溶液分别预处理,5d后接种白粉病菌并分4次调查处理植株的发病情况、测定叶片细胞壁中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结果】(1)BTH和SA处理显著降低了甜瓜幼苗的白粉病病情指数,尤以BTH效果为好,抗病品种发病较感病品种轻,SiO2只在发病初期显著降低病情指数。(2)白粉菌接种和BTH、SA处理对甜瓜叶片木质素及HRGP含量增加具有显著的系统诱导作用,且细胞壁中HRGP积累与木质素沉积在时间进程和强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抗病品种的增加程度大于感病品种,SiO2无显著诱导效果。【结论】HRGP的积累和细胞壁的木质化与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反应有关,是寄主-病菌互作的重要生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美洲南瓜抗白粉病评价指标,筛选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试验以14个美洲南瓜品种为试材,基于病情指数、抗性划分标准和生理指标测定了不同南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效果,并筛选出抗病品种。【结果】筛选出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5个、感病品种6个和极感品种2个。抗病品种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蜡质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可溶性蛋白(SP)含量低于感病品种,其中蜡质含量、MDA含量、Pro含量、PAL含量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SP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蜡质含量、SP含量、Pro含量、PAL含量、MDA含量均可作为美洲南瓜白粉病抗性品种抗性评价指标。根据病情指数和生理生化指标,JPG2015-44和JPG2015-12为美洲南瓜白粉病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的互补抗逆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玉米品种间作的互补抗逆增产效应,为挖掘品种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浚单20’(XD20)和‘德单5’(DD5)为材料,构建行比1∶1间作群体,研究群体发育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土地当量比及其对南方锈病的抗性特征.【结果】XD20和DD5间作对株高、茎粗及开花期无显著影响,大口期以后叶面积指数增加,其中成熟期间作XD20的LAI较单作增加11.05%;间作增加了叶片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_n),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其中XD20的P_n在吐丝期及吐丝后20 d增加显著,分别达到5.59%和7.90%.间作XD20和DD5的穗行数和行粒数变化不大,但百粒质量分别增加12.54%和6.48%,产量分别提高了7.80%和5.86%,土地当量比大于1.间作XD20的南方锈病病情指数较单作显著下降.【结论】XD20和DD5间作,提高了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延缓了叶片衰老,增加了光合效率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黄瓜抗白粉病突变体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白粉病是危害黄瓜产量、品质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抗白粉病材料的发掘与研究,可以实现从根本上解决病害问题。对获得的‘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出黄瓜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丰富育种群体。【方法】对400份‘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苗期接种白粉病菌试验,通过叶片病斑观察结合病情指数分析,初步筛选出抗病材料,将筛选出的抗病材料在大田环境下自然发病进一步观察表型。对初步筛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苗期生理鉴定,测定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进一步筛选抗病材料,并测定其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等光合作用指标及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激素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叶片中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木质素、病程相关蛋白等防御信号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感病材料相比,抗病材料的表面菌斑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优于对照‘长春密刺’,胞间CO2浓度低于‘长春密刺’。在防御激素方面,抗病材料的乙烯、茉莉酸、水杨酸含量同样优于感病材料,而在成熟期叶片的防御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上,抗病材料的表达高于感病材料。通过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和田间自然发病综合筛选出了两份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Mu-86-2、Mu-58-9。【结论】通过对突变体库的筛选可以获得抗白粉病新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得对黄瓜抗白粉病的遗传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白粉病胁迫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规律,构建白粉病胁迫下小麦光合生产的模拟模型。【方法】以小麦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不同接种程度的小麦白粉病试验,明确白粉病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小麦白粉病严重度预测模型,量化白粉病对小麦的生理影响;基于单叶净光合速率(Pn)和叶面积指数(LAI),实现小麦白粉病严重度预测模型与作物生长模型(WheatGrow)的耦合。【结果】白粉病胁迫下,小麦单叶Pn和LAI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CK)相比分别平均下降18.81%和23.41%,且与初始接种程度相比,发病时期对小麦Pn和LAI的影响更为严重;小麦白粉病田间病情发展具有明显的平缓期、指数爆发期和稳定期,总的来说各处理下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符合Logistic函数,基于白粉病胁迫对小麦影响的拟合结果,构建小麦白粉病病害胁迫因子,用以反映白粉病对小麦生理指标影响的胁迫效应;基于WheatGrow模型的光合生产子模型,结合小麦白粉病病害胁迫因子,提出模拟白粉病对小麦叶片Pn  相似文献   

12.
浅谈紫花苜蓿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作为优质豆科牧草,种植面积大,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对苜蓿草的种植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失。文章通过对紫花苜蓿病虫害的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总结了紫花苜蓿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结果表明,病害主要是苜蓿褐斑病、苜蓿花叶病、苜蓿霜霉病、苜蓿锈病4种病害。虫害主要有蚜虫、草地螟、蓟马、盲蝽、象甲5种虫害,针对紫花苜蓿病虫害的发生,可采取植物检疫、农业、物理、化学药剂、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将损失尽可能的控制在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冬60号、新冬57号、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小麦白粉病危害程度和田间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控小麦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系统调查不同品种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结果】新冬60号、新冬57号、新冬40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动态基本一致。新冬60号、新冬57号、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22、7.11、37.63和25.48。新冬60号和新冬57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程度极显著轻于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新冬40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危害程度极显著重于新冬20号。【结论】新冬60号和新冬57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危害程度极显著轻于新冬20号,可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合理减施农药。新冬40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程度极显著重于新冬20号,应加强对小麦白粉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白粉病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新疆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整形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分别进行厂字形、F形、Y形、多主蔓扇形整形,对各整形处理8到9月白粉病发病情况、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厂形、F形、Y形相比扇形整形能够显著减轻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白粉病危害,且厂形和Y形整形能够显著减轻白粉病对成熟期赤霞珠葡萄果实的危害;厂形和Y形较扇形整形显著降低了葡萄产量,而厂形整形产量较合理,平均产量为13 540.70 kg/hm2;厂形、F形、Y形相比扇形成熟度、总花色素浓度、总酚、果皮颜色值、种皮颜色值显著提高,均能显著改善酿酒葡萄品质,其中厂形整形果穗和果粒质量均最大,分别为113.41和1.29 g,且果穗紧密度适中,还原糖最高,为178.37 g/L,果皮、种皮颜色较深,成熟度更好,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也更高,综合品质最优。【结论】酿酒葡萄厂形整形能够有效减轻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白粉病的危害,具有合理的产量和较高的酿酒品质,可作为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栽培的一种好的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区域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对白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为荒漠绿洲生态区白粉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运用随机区组方法,定点调查各小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结果】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重,病情指数分别为35.65、35.63和30.82,显著高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轻,病情指数分别为9.95和6.00。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和19%啶氧·丙环唑S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4.94%和82.77%。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4.57%~71.12%。【结论】新疆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显著重于北部地区,发生程度为3~5级。新疆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相对较轻,发生程度多为1~2级。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19%啶氧·丙环唑SC、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新疆的葡萄产区具有典型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不同区域葡萄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不同。通过研究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新疆葡萄病虫害区域化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方法】通过五点取样法,对病虫害进行分级和定点定株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葡萄以霜霉病为害为主,6~7月为病害初发期,8月为发病高峰期;哈密地区以葡萄白粉病及穗轴褐枯病为主,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下旬~7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穗轴褐枯病发病初期为5月上旬~下旬,发病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吐鲁番地区则以葡萄斑叶蝉为主,为害自每年4月初~10月,5和8月发生量最大,是葡萄斑叶蝉发生的盛期。【结论】在葡萄病虫害治理的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农药的应用,提出以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和物理机械防治为基础,环境友好农药早期防控技术为辅助措施的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新疆葡萄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CIMMYT 273个小麦品种抗病基因Lr34/Yr18/Pm38的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CIMMYT观察圃273个小麦品种(系)在慢病基因Lr34/Yr18/Pm38位点的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进一步验证抗病基因功能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利用Lr34/Yr18/Pm38紧密连锁的STS标记csLV34和基于该基因第11外显子(exon11)等位变异开发的5对功能标记cssfr1-cssfr5检测新引进的273个CIMMYT小麦品种(系),同时在成都和北京分别对其进行田间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鉴定,并结合CIMMYT的田间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TS标记csLV34与5对功能标记cssfr1-cssfr5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96.7%;在273份CIMMYT材料中有43份材料含有Lr34/Yr18/Pm38,在不同地点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结论】功能标记cssfr1-cssfr5可准确鉴定Lr34/Yr18/Pm38位点exon11中的等位变异,cssfr3、cssfr4、cssfr5可用于含有Lr34/Yr18/Pm38材料杂交后代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8.
和田地区枣树害虫及天敌消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摸清和田地区红枣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方法】2010年4月1日~10月10日,在选取枣园亚系统的样地中,以对角线方式选择有代表性的枣树10株进行标记,采用定点定期的系统调查方法,每10 d调查一次。【结果】和田地区红枣主要害虫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枣瘿蚊Dasineura datifolia、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n Shinji和堆粉蚧Nipaecoccus nipae Mask;主要天敌为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 Wesmael、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孪斑瓢虫Chilocorus geminus和蜘蛛类Araneida。枣瘿蚊、叶螨、枣球蜡蚧和堆粉蚧发生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8月中旬、7月下旬。草蛉、深点食螨瓢虫和蜘蛛类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下旬、10月上旬、6月下旬。【结论】初步摸清了和田地区枣树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 fuliginea)是塔城地区温室黄瓜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筛选出对温室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对该病进行有效控制。【方法】选择成标、翠贝(醚菌酯)、阿米西达、多菌灵和百菌清药剂,采取喷雾法对黄瓜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施药2次防治黄瓜白粉病较为有效,防治效果60%以上。【结论】80%成标和50%翠贝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并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研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哈密地区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研究,摸清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及生物学特性,明确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进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筛选试验,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保障。【方法】2003~2009年,定点对葡萄白粉病发病时间、发生规律、筛选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葡萄白粉病初期发病为6月下旬~7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温度20~30℃、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有利于病害流行。杜邦福星、敌力康、40%信生防效,分别达86.89%、1.84.02%和81.32%。【结论】加强葡萄防病栽培技术的应用,在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采用杜邦福星、敌力康、信生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统防统治,喷药2次,间隔10 d喷一次,可以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