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湿加松优良种质为材料,研究适于海南省的扦插育苗和苗期管理技术,结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湿加松扦插苗生长节律、植苗后的早期高、径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并以加勒比松为参考,对比分析了湿加松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湿加松在海南地区扦插育苗成活率高且植苗后林木早期生长效果明显,但同时需要加强扦插育苗和植苗造林2个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期实现湿加松的最大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湿加松在水土流失区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湿加松的生长速度在同等条件下要明显优于马尾松和湿地松,从而为水土流失区大量引进和种植湿加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湿加松是由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后培育的新品种,具有生长快、采脂量高、适应力强的特点。以尤溪县湿加松引种栽培研究为对象,开展无性扦插繁殖育苗及其速生丰产引种栽培技术研究,为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开发速生丰产短周期用材林的新型树种、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实现林业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火炬松和当地马尾松为对照,开展湿加松种子园混合种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湿加松种子园混合种生长较快,幼林生长量比火炬松及本地马尾松均有明显优势,3a生年均树高、胸径达0.79m和1.65cm,树高、胸径分别比火炬松和本地马尾松提高了16.74%~50%和83.3%~85.39%。6a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4.60m和6.89cm,分别比火炬松和本地马尾松提高了7.2%~26.1%和15.1%~29.6%。但其保存率相对不如火炬松和本地马尾松,且个体变异大,林分分化程度高,而抗病虫害能力也不强,与本地马尾松相当。因此,生产上不可大面积应用湿加松种子园混合种,应进一步加强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对湿加松10个无性系苗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进行调查,并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分析雨热同期湿加松的生长动态规律及生长参数。结果表明:湿加松无性系苗期年生长高度符合"S"型生长曲线。以湿加松地径和苗高划分其苗木的生长阶段,则地径和苗高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分别为94~125 d和60~77 d。  相似文献   

6.
湿×加杂交松实生苗和扦插苗造林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加杂交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Pinus caribaea Morelet)的实生苗、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七坡林场进行湿×加杂交松实生苗和扦插苗造林的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5年连续观测中,实生苗与扦插苗造林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和85%,实生苗造林后5年的年平均树...  相似文献   

7.
湿加松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澳大利亚种源湿加松为试材,对其茎尖离体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取2年生实生苗茎尖,通过腋芽诱导构建完整植株再生体系,研究了湿加松外植体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筛选,细胞分裂素6-BA、生长素NAA、蔗糖、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等外界因子对芽的诱导、增殖、伸长以及生根的影响.从2年生实生苗采集嫩枝,选择无木质化带芽茎尖,以...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59-160
通过对引种闽南的十二年生澳洲湿加松F2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调查和分析,以期分析其在生长上的优势及推广造林的前景。结果表明:湿加松F2平均胸径比湿地松大15.5%,平均树高高4.6%,平均单株材积多38.1%;澳洲湿加松F2胸径、单株材积与湿地松差异显著,树高差异不显著。采用容器育苗,将种子直播于容器袋基质上,可克服芽苗移植法的缓苗期和窝根缺陷并能提早30~40 d出圃;应全脱袋造林,防止形成“瓶颈”根;应及时抚育,提高其对杂草的竞争力;混交造林应选择生长比其慢的树种作为伴生树种,以防受遮荫而衰亡。  相似文献   

9.
湿加松F_2子代一年生苗高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宜宾市珙县、广元市元坝区进行了湿加松Pee×Pch (Pinuselliottiivar .elliottii×P .caribaeavar .hondurensis)F2 子代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3个地点的平均苗高分别为 33 12cm、2 5 4 2cm、2 1 0 3cm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呈现随海拔和主要气象因子的渐变变异趋势 ,海拔越低、年均温和≥ 10℃积温越高、年降水量越大、无霜期越长 ,平均苗高越大且变异系数越小。初步认为湿加松在四川引种的适宜条件为 :海拔 5 0 0m左右 ,年均温≥ 17 0℃ ,≥ 10℃积温 5 6 0 0℃以上 ,年降水量 115 0mm左右 ,无霜期≥ 32 0d。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福建省德化葛坑国有林场4种不同施肥处理后,2、3、4年生湿加松树高、胸(地)径和病害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湿加松早期树高、胸(地)径和松感病指数均产生显著影响,各生长年度树高、胸(地)径生长大小依次为:施氮磷钾复合肥与硼砂〉施氮磷肥与硼砂〉施氮磷肥〉对照(不施肥),而感病指数大小则为: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光合色素对水分逆境的响应,采用盆栽试验和吸光度测定方法,以湿地松普通种子为对照(CK),测定了七个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在弱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 ̄6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 ̄40%)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 ̄25%)条件下的光合色素,对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合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不同水分梯度还是不同家系水平,Chl、Chla、Chlb、Chla/Chlb、Caro、Caro/Chl均有极显著差异;从正常水分至水分胁迫初期Chl、Chla、Chlb、Chla/Chlb稍微下降,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下降较快,从正常水分至水分胁迫初期Caro、Caro/Chl先稍微下降,胁迫中期上升,胁迫后期下降;所有半同胞家系的Chl、Chla、Chlb、Chla/Chlb、Caro高于普通种(cK),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家系464、1027的Chl、Chla、Chlb、Chla/Chlb、Caro高于家系的平均水平,家系609、46的Caro/Chl值高于家系的平均水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光合色素是家系464、1027生长快、产量高的主要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不同林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1级立地级上、林分密度为1740株儿m’的11年生湿地松人工林的木材达到建筑材受力构件的最低等级要求.研究结果为湿地松人工林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研究以肌醇浓度、脱落酸(ABA)的添加方式、基本培养基、ABA与聚乙二醇(PEG6000)互作、PEG6000及琼脂糖种类及浓度、活性炭(AC)、ABA、液体悬浮培养等因素对抗性湿地松体胚的发育、成熟与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8g/L的肌醇为宜,过高浓度的肌醇则不利于湿地松体胚的发育;ABA可以采用高压灭菌;基本培养基、ABA、PEG6000互作对湿地松体胚的成熟影响很大,基本培养基以LP为最佳,ABA的最适浓度为10mg/L,PEG6000以添加25g/L、50g/L为最佳;在湿地松体胚的成熟培养过程中,PEG6000的浓度不能高于100 g/L;在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60g/L蔗糖最合适;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0.5g/L或1g/L的活性炭最有利于体胚的成熟;培养基的状态对体胚的高频率诱导具有一定的影响,悬浮培养以100mL的三角瓶装30mL的培养液,摇床转速以130r/min为宜,液体转固体时吸取1mL培养液为宜;未建立成熟的体胚发生体系前,以采用固体培养为佳。最佳成熟培养基、激素及部分添加物组合为LP+10mg/L ABA+50g/L PEG6000+60g/L蔗糖+1g/L活性炭。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蛋白质及糖类对水分逆境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和吸光度测定结合的方法,以湿地松普通种子为对照(CK),测定了七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在正常水分状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弱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 ̄6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 ̄40%)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 ̄25%)条件下的可溶性蛋白质、还原性糖、可溶性糖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不同水分梯度还是不同家系水平,蛋白质、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性水平。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各家系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水分胁迫初期,各家系蛋白质含量增加,水分胁迫中、后期各家系蛋白含量呈直线下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各家系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含量呈直线上升。家系1027、101、464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其抗旱性较其它家系要强,是这三个家系速生、高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南京老山林场火炬松、湿地松种源试验林(13年生)近三年发生了严重的松枯梢病和松针褐斑病.火炬松种源间感病指数和生长变异均为极显著,感病指数与高、轻生长相关显著,其中佛罗里达·纳索、阿拉巴马·埃尔卡拉、密西西比·斯格特和佐治·爱克特四个种源感病最轻,生长量较大,感病指数亦比种源平均值小13.41%~32.80%,抗病优株率达7.47%,可在种源和个体二个层次对抗病和生长同时进行选择.湿地松的种源感病指数变异不显著,但生长变异显著,抗病优株率4.80%,也可在生长良好的阿拉巴马·英德、佐治亚·布克勒、佐治亚·米伦、福建·南屿、佛罗里达·泰勒5个种源中选择抗病优株.  相似文献   

16.
造林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4种初植密度(900、1350、1800、2700株/hm^2)林分间树高、胸径、材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上1-2级优势木数理等因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初植密度对其人工林木材管胞解剖特征、化学成份含量、干缩性状和木材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的程度。稀植的林分木材纵向干缩大、差异干缩大。1800、1350株/hm^2的林分,其木材管胞长、长宽比大、微纤丝角小,干缩特性适中,力学强度较高,适于培养建筑结构用材。1800株/hm^2林分单位蓄积量大,管胞长、长宽比大、纤丝角小,纤维纱与综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适于培育纸浆材。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种源生长量、材性的变异与优良种源综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省荆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种源试验林的生长量及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因子以及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具有中等程度的广义遗传力。基本密度径向变异模式以及递增为主,年轮段基本密度呈正态分布。木材密度早晚期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而增加,用5年生木材密度能可靠地预测12年生木材密度。各种源生长量因子与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有正有负,相关性大小与种源有关。木材密度与晚材率的正相关显著。生长量、木材密度与原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晚材率与纬度正相关,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综合评估表明S1,S3、S20为较优种源。  相似文献   

18.
松苗猝倒病病原菌鉴定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痛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2-13,最适宜pH值范围是4~11;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钠或硝酸钾为氮源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时菌丝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5年的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桂平市金田林场14指数级林地上,P肥效应极显著,施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用钙镁磷肥和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以及三者的配比肥肥效十分明显.林地施用P2O5100kg/hm2和100kg/hm2N配合肥,可使林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24.4%、51.4%和157.1%;P2O5、N、和K2O各100kg/hm2配合施用,林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可提高20.3%、49.0%和142.9%;P2O5100kg/hm2和K2O100kg/hm2配合施用时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20.3%、44.1%和128.5%;施用P肥的各处理林木的总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可提高18.9%、41.1%和117.1%,P肥的施入时间对林木的后期生长无显著差异;单施K肥或N肥对林木生长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从320株分离于湿地松根部的拮抗细菌中筛选出27株对湿地松猝倒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再结合抑菌指数测定,进一步筛选出了抑菌作用最强的10株拮抗细菌.经16S rDNA分子测序方法鉴定,B4、C4、C23、C25、C28、C33、C41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C3和C8为枯草芽孢杆菌,C27无法测定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