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食品感官分析人才,开展了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将食品加工工艺类实验课与食品感官评定实验课进行有机结合,整合学院资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食品加工工艺与食品感官评定的实验方案。此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亲自制作食品感官评定的样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意识,同时促进了其他工艺类实验课程的改进,节约了学院教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由分组、自主设计、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践教学方面与"产学研"紧密结合,在"突出应用型"和"特别能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结合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的开设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探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改革和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强化了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表明,新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科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本文从实验教材建设、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硬件建设等方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制定了新的实验课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分析了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系统研究了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构建了具有工程特色的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提高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其自主思考和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6.
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是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及食品检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提高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结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实验设备条件,针对学生实际,本文从实验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等工程教育现有实践培养环节及组织形式存在一定局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为此,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探索满足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为目标,在OBE和CDIO教学改革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群教学体系-模块化综合实践-创新创业综合训练"逐层递进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成果表明"三阶递进式"培养体系,对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创业理念,推进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专业改革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品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笔者结合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对食品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三田、两地、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将不同层次实践环节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更全面,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着重阐述了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实习厂在金工实习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具体实施方案。在分析传统实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分段式金工实习教学模式,形成了"认知实践—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实践—专业课理论—综合技能实践"实习模式,探索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互相促进。应用新方法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进而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食品分析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传统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在实验课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不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实验。探讨了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进而从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教学的具体操作和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食品分析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证明,该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根据学校特点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从实验大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提出了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学准确地评定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成绩。[方法]采用计算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的方法对食品分析实验成绩进行评定,根据实验数据偏差与标准偏差绝对值比值的大小进行成绩评定,把实验结果作为综合评定实验成绩的一部分。[结果]乳制品中总酸度测定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得当,操作规范;乳制品中脂肪测定结果表明,学生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的规范性值得探讨。[结论]该方法为评定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成绩提供了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探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采用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章铖  何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6,(31):249-251
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主要阐述学院综合实验的实施现状,根据学院调查和分析以往的综合实验得到的成效和学生反馈,得知综合实验内容设置不够系统,学生被动接受实验,实验规划目的不明确,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因此对综合实验进行重新规划与优化势在必行。主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建立灵活高效的开放式综合实验课程选题方案、建立项目驱动的系统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建立设计性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并构建综合实验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为指导思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高级应用型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对食品分析实验进行了课程改革,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实验评分标准等内容进行改革,尤其是增加了不同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大实验,将食品分析实验和食品工艺实验结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出掌握食品检测专业知识、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河北省课题实施一年多来,课题组在注重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创新的同时,强化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探索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和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实现了项目区粮食产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对进一步增强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目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独立设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考核,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科技促教学等6个方面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应用型食品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物生长模型(CropGrow)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信息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的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兴技术,催生了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作物生长模型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可以动态模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因子、土壤特性和管理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管理研究中较强的时空局限性,为不同条件下的作物生产力预测预警与效应评估等提供量化工具。本文重点介绍笔者团队在作物生长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方面形成的总体技术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思考。通过20多年系统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本团队以小麦、水稻等作物为主要对象,以“生理机制解析-模型算法构建-生产力动态预测-效应定量评估-模拟平台研发”为主线,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动态建模、虚拟现实、情景模拟及决策支持等方法,开展了作物生长模型CropGrow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首先,利用系统分析方法与动态建模技术,构建了机理性与预测性兼备的综合性作物生长模型(CropGrow),包括阶段发育与物候期、器官发生与建成、光合生产与物质积累、同化物分配与产量品质形成、养分动态、水分平衡以及作物三维形态建成与虚拟显示等子模型,可数字化、可视化表征不同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与生产力形成过程;然后,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构建了基于模型、GIS和RS有效耦合的区域作物生产力预测技术;进一步量化了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土壤改良、措施优化对区域作物生产力形成的影响,拓展了适宜方案生成、理想品种设计、气候效应评估、耕地利用评价以及农业政策制定等应用技术;最后,运用构件化程序设计思想,基于作物生产数据库、作物模型构件库等,集成开发了基于模型的数字化、可视化作物生长模拟系统与决策支持平台,实现了数据管理、参数优化、生长模拟、遥感耦合、区域预测、方案设计、效应评估、安全预警、产品发布等综合功能。未来作物模拟研究将在完善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预测能力、量化基因效应、拓展智能决策、耦合多功能模型等,为粮食生产的预测预警、情景效应的量化评估、生产管理的智能决策、作物品种的优化设计等提供数字化支撑,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地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了土地数据的多源性的产生,为土地数据整合、综合利用以及共享带来些许不便。该研究立足于土地数据整合现状,在综合分析当前技术水平及操作平台的基础上,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整合、比例尺不同的数据整合、不同空间坐标系数据的整合、不同格式数据的整合现状进行研究,旨在对该过程的发展作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