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树莓海尔特兹初代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莓海尔特兹(Heritage)的健壮新梢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0.1%HgCl2溶液消毒时间、6-BA浓度、防褐化剂、暗培养时间对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探讨防止初代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0.1%HgCl2灭菌处理300 s,在MS+6-BA 0.50~0.75 mg/L+NAA 0.1 mg/L+GA 0.2 mg/L培养基中,添加1.5 g/L VC,暗处理5 d,对防止外植体褐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蜈蚣兰茎段为外植体,以0.1%HgCl2溶液为外植体表面消毒剂,通过6,8,10和12 min等4个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处理比较,研究对外植体污染率、死亡率和侧芽诱导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消毒时间。结果表明,0.1%HgCl2溶液外植体表面消毒10 min效果最好,依此建立蜈蚣兰无菌繁殖系。  相似文献   

3.
以博爱八月黄柿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期、消毒时间、消毒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的萌芽率最高分别为70%、50%、30%,休眠芽(休眠期外植体)的萌芽率最高,且增殖能力强,12月6日前后为最佳取材时期,以休眠芽、萌动芽为外植体可建立初代培养,而梢尖不易建立初代培养.0.1%HgCl2对生长前期外植体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其污染率、褐化率较低,成活率最高;0.1%HgCl2对萌动期外植体消毒10min的效果较好,其污染率虽高,但褐变率最低,成活率也最高;比较消毒剂NaClO和HgCl2,0.1%HgCl2处理休眠期外植体15min的效果最好,成活率高达70.2%.博爱八月黄柿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1mg/LZT+0.1mg/LIAA+4.0mg/L6-BA.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省沽油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方法]研究了70%乙醇、0.1%HgCl2、0.1%HgCl2+70%乙醇组合在不同灭菌时间内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技术:茎尖用1%HgCl2+70%乙醇处理时间分别为5 min+50 s,成活率100%;茎段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5 m,成活率95%;幼叶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2 min,成活率85%。[结论]1%HgCl2+70%乙醇、1%HgCl2是省沽油外植体的有效灭菌剂。  相似文献   

5.
降低苍溪梨外植体组培褐变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以苍溪梨为试材进行降低梨外植体组培褐变研究。结果表明,苍溪梨适宜在MS+1.0mg/LBA 0.02mg/LNAA上生长分化,将外植体在0.002mol/L的8-羟基奎啉溶液中作不同时间的处理,20min处理更有利于防止褐变同时不阻抑梨芽生长,成活率高达90%,2h处理时成活率降低为0。从3月到10月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4月下旬采集的材料的褐变率最高,5月份以后外植体组培褐变率逐渐降低,10月份降低为0。通过不同的褐变抑制剂预处理(从田间产样到接种前的褐变抑制剂浸泡)试验表明,在田间将采集的梨外植体进行低温处理,接种前作20min8-羟基奎啉和苯甲酸钠(浓度分别为0.002mol/L和0.2mol/L)浸泡处理对降低褐变和提高成活率均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选择和消毒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以四倍体刺槐2个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四倍体刺槐不同外植体与不同消毒方法对离体组织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水培枝和室外枝条的中下部均可作为离体培养的良好材料,外植体最佳长度为1.0-2.0cm;用70%酒精30s后,以0.1%HgCl2消毒8-10min,消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植物内生菌分离时表面消毒条件的一般规律,分别用不同消毒剂对水花生的茎处理不同时间,并以最佳组合对植物材料进行消毒处理,放置于分离培养基平板中,在适温下培养不同时间,观察各个处理对植物内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NaClO浸泡4 min、0.1%HgCl2浸泡0.5 min或先用75%乙醇浸泡0.5 min再用0.1%HgCl2浸泡0.5 min,分离内生菌的效果均较好;0.1%HgCl2浸泡0.5 min后置于分离培养基平板上培养2 d,内生菌数量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克服茶条槭在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最佳方法,以茶条槭当年生萌条为试材,进行了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消毒方式、不同取材时间和不同抗褐化剂对茶条槭初代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当年生萌条进行组织培养,其茎段较茎尖褐化严重;先将外植体用1 000 mg/L VC溶液处理30 min,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为最佳消毒方法;外植体取材时间在5月,其组培污染率、褐变率、死亡率相对较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0 mg/L与活性炭(AC)2 g/L配合使用防褐化效果较好;初代培养时,先弱光培养7 d再转入光照培养,有利于抑制褐变的发生。由此说明,选用幼嫩的顶芽为外植体、浓度0.1%升汞溶液为消毒剂、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200 mg/L和活性炭2 g/L进行初代培养,防止其褐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羽衣甘蓝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羽衣甘蓝的花药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消毒处理时间,采用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药、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羽衣甘蓝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筛选出最佳消毒处理时间、最佳分化阶段的花药、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结果表明,用羽衣甘蓝花蕾大小为4~5 mm时期的花药,经0.1%HgCl2消毒处理8 min,在MS BA 3 mg/L NAA0.3 mg/L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总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越橘栽培品种"Legacy"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快繁体系后,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Legacy"组培苗的诱变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冷藏茎段24h后,用0.15%HgCl2消毒8min,可获得越橘"Legacy"无菌材料.0.10%秋水仙素浸泡茎尖24h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10%,变异株均为嵌合体.0.05%秋水仙素处理茎尖24h后,继代后代增殖率与对照植株呈极显著差异,继代后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越橘品种并没有表现出此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无菌苗率和优良芽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对比不同基本培养基和6-BA浓度的试验,以探索爬竹侧芽适宜的消毒方法和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爬竹侧芽适宜的消毒方法为:75%酒精处理1 min后再用0.1%升汞处理8~10 min,无菌苗率可达75%左右;采用3/5MS基本培养基时优良芽率最高,显著优于MS、3/4 MS及1/4 MS;在不同激素组合下,6-BA浓度为2 mg/L时优良芽率最高,当6-BA浓度高于2 mg/L时,优良芽率呈显著性减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红腺忍冬外植体消毒灭菌和芽诱导效果的因子,为开发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腺忍冬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10、12、14、16 min)、外植体取材季节(春、夏、秋、冬)、茎段直径大小(0.79、0.51、0.27 cm)和处理部位(未木质化、半木质化、完全木质化)分别进行腋芽诱导。【结果】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 min的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为41.19%;未木质化茎段的芽诱导率最高,为41.36%;春季和秋季是比较理想的取材季节,外植体的芽诱导率分别为41.61%、39.42%;以平均直径为0.79 cm的茎段进行初代培养,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41.81%,芽平均高度为2.35 cm,平均叶片数为6.06张。【结论】选择未木质化、直径大小为0.79 cm左右的茎段,在春季和秋季取外植体,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 min,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外植体芽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同富  蔡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471-1473,1480
考察了消毒方式、外植体部位、培养基配方等因素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p.)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先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处理30 s后,再用1 mg/L HgCl2+2滴吐温80浸泡一定时间,消毒效果好于40 mg/L的漂白粉处理,适宜的HgCl2消毒时间分别为茎段、叶片、叶柄和已萌发的芽12 min;末萌发的芽10 min.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和不定芽生长情况好于其他外植体.在薄荷旺盛生长期采集半木质化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不定芽萌芽早而且生长速度快.MS+0.50 mg/LBA+0.10 mg/L NAA是适合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石栗树腋芽外植体的消毒方法,解决石栗组织培养中大田外植体污染问题,提高石栗组织培养的成活率。【方法】设计3因子3水平的正交试验,3因子分别是自来水冲洗、0.1% HgCl2和10% NaClO3溶液;3水平是自来水冲洗时间分别为60、120、180 min,0.1% HgCl2溶液浸泡时间分别为0、8、16 min,10% NaClO3溶液浸泡时间分别为0、12、24 min。观察9种处理后石栗枝条表面消毒效果。【结果】自来水冲洗120 min,0.1% HgCl2溶液浸泡16 min,10% NaClO3溶液浸泡24 min,可使污染率降到最低,为16.67%,而诱导愈伤组织成功率达到80.00%。【结论】石栗外植体灭菌的最佳组合能在外植体的承受范围之内使污染率降低到16.67%;在低温干燥和树龄小的植株上取材,污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红腺忍冬外植体灭菌与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红腺忍冬外植体消毒灭菌和芽诱导效果的因子,为开发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腺忍冬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10、12、14、16min)、外植体取材季节(春、夏、秋、冬)、茎段直径大小(O.79、0.51、0.27cm)和处理部位(未木质化、半木质化、完全木质化)分别进行腋芽诱导。【结果】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min的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为41.19%;未木质化茎段的芽诱导率最高,为41.36%;春季和秋季是比较理想的取材季节,外植体的芽诱导率分别为41.61%、39.42%;以平均直径为0.79cm的茎段进行初代培养,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41.81%,芽平均高度为2.35cm,平均叶片数为6.06张。【结论】选择未木质化、直径大小为0.79cm左右的茎段,在春季和秋季取外植体,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min,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外植体芽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大穗结缕草离体繁殖的最佳条件,以大穗结缕草不同器官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外植体除菌效果的影响,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强1 500~2 000lx,16h光照/8h黑暗,(23±2)℃培养条件下,大穗结缕草外植体,经70%酒精浸泡45s,0.1%HgCl2浸泡8min,污染率低,易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以种子胚作为外植体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2,4-D(2.0 mg·L-1)+6-BA(0.2 mg·L-1)+TDZ(1.0mg·L-1)。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蓝莓快繁体系,以南高丛蓝莓‘南金’的幼嫩枝条为试验材料,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分别进行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组培苗继代增殖、组培苗生根和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用5%Na Cl O溶液消毒10 min、用0.1%Hg Cl2溶液消毒7 min时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最好;蓝莓茎段诱导形成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WPM+ZT 4.0 mg/L,增殖倍数达3.86,平均芽高为19.4 mm;组培苗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改良WPM+ZT 1.0 mg/L,增殖倍数为1.82,平均株高达44.7 mm;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合是改良1/4 WPM+IBA0.5 mg/L+NAA 1.0 mg/L;组培苗最佳移栽基质是蛭石+草炭土(体积比1∶1),移栽成活率可达96.9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花粉发育时期及不同外植体接种前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为茄子栽培种与水茄杂种无性系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实践基础。【方法】以杂种无性系的花药为外植体,研究花蕾的外部形态与花粉发育时期的相关性;使用不同浓度的NaClO和 HgCl2对花蕾进行消毒,分别将外植体置于4 ℃和36 ℃下0、2、4、6、8 d,筛选最佳的花药发育时期、消毒方法及预处理方法。【结果】当花药长度在5.6-7.3 mm时,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32.5%,此时的小孢处于单核中晚期;70%酒精消毒30 s后,再用5% NaClO+两滴吐温-20消毒15 min,污染率为4.0%,死亡率为4.0%;高温预处理6 d可显著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论】花蕾长度8.3-10.5 mm,花药长度5.6-7.3 mm,使用70%酒精处理30 s后用5% NaClO+两滴吐温-20消毒15 min的消毒方法及36 ℃处理6 d的愈伤诱导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