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省南部和沿江地区实行双三熟制栽培,由于全年生育期偏短,后季稻必须采用40~60天较长秧龄的秧苗,加上育秧期间正值梅雨季节,气候温暖,日照不足,所育秧苗一般偏高.群众采用严格控制肥水的办法,抑制秧苗的生长,但往往效果不理想,且秧苗素质差,移栽后返青活棵慢,分蘖少.采用两段育秧方法,虽然能控制秧苗生长,显著改善秧苗素质,但花工费事.  相似文献   

2.
一、两段育秧的增产作用和适用范围 两段育秧是从连作晚稻开始试验的。长江下游双季稻区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的季节很紧。几年来扩大三熟制和早、晚稻迟熟高产品种,显著增加了早稻与春粮的产量;但带来了晚稻栽插季节延迟,产量不稳不高的新问题。要使晚稻迟栽高产,必须首先抓住培育长秧龄的壮秧。浙江省历来有较丰富的培育稀播大秧经验,它比较粗壮,较耐迟栽,但每栽种4-6亩  相似文献   

3.
在简易育秧厂育苗,能简化育秧手续,并可与机播机插配套。它能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育秧手续与技术的改进,每年育秧次数能从五次增加到二十次以上。这种方法也能得到较好的秧苗。上海郊区适于以粮食三熟制为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在三熟制的应用,能进一步增加稻米产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早籼代二晚抗灾补种稳产高产生理特性及其控制的技术指标 ,并提出了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育秧与直播相结合 ,秧龄 15~ 18d ,7月 2 5日以前插秧 ,合理密植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早籼代二晚抗灾补种稳产高产生理特性及其控制的技术指标,并提出了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生育期适宜的品种,育秧与直播相结合,秧龄15-18d,7月25日以前插秧,合理密植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编织布隔层育秧近年在广西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为了准确掌握该育秧方式的秧龄弹性指标,2008年在广西平果开展了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秧龄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育保姆拌种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龄弹性较大,秧龄20-45d的秧苗均可以进行抛栽,但以秧龄20-25d处理的禾苗生长较好,产量较高,是旱育保姆拌种编织布隔层育秧抛栽的最佳秧龄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播种量及秧龄,以常规中熟中粳水稻武运粳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钵盘育秧不同播种量和不同秧龄栽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每孔播入6粒(即每盘播入73g左右)、秧龄为30d的高产潜力最大,主要是秧苗素质好,产量结构协调.  相似文献   

8.
编织布资源丰富,取材容易,育秧成本低廉,采用编织布育秧不但秧苗健壮,且能显著提高水稻免耕抛栽立苗率.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秧龄移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编织布隔层育秧最佳移栽秧龄为3.5~4.5叶.在此秧龄内移栽,水稻抛栽后不但立苗快、低位分蘖多、成穗率高、产量高、节本增收,而且低碳环保.  相似文献   

9.
机插常规稻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机插稻育秧技术的成熟和大田配套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机插稻具有明显的高产、稳定性,已具备了全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条件.由于机插稻采用高密度、短秧龄栽培模式,秧龄弹性小,机插期短,高峰期相对集中,插秧机作业效率低,为此,必须错开水稻插秧期,以提高插秧机的作业效率.本试验通过对常规稻不同播种期的研究分析,探明机插稻分蘖发生和成穗规律,明确机插稻适宜的播种期,为确保机插稻高产稳产、形成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最大限度提高台机作业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方暖湿稻区的生产实际,对日本原正市先生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进行因地制宜的改进:采用阔畦地膜打洞平铺育秧方式及双膜平铺保温育秧方式,放开秧龄手拔秧事上移栽,进一步提高秧苗素质,衽宽行窄株减本稀植或稀抛,配套运用“基穗法”施肥、“超前”控蘖技术等,形成南方稻区普遍适用,既简便省力又高产高效的旱育稀植技术及无盘旱育抛栽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Ⅱ优118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118在杂交中稻主产区进行播种期、秧龄弹性、插秧密度的栽培试验。Ⅱ优118属于中熟偏迟组合,在鄂北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两段育秧为4月中旬、水育秧为4月下旬至5月初,秧龄35~40d,栽植密度为每公顷25万~26万兜,基本苗150万。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教授团队解决了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杂交稻单粒播种成苗、大苗密植机插,形成了"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即"杂交水稻印刷播种、场地育秧、大苗机插栽培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种子用量减少50%以上,秧龄期延长10~15天,秧苗粗壮及耐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省有关科研单位,在太湖地区双三熟制早稻栽培中进行了工厂育秧、免耕(浅旋灭茬)、经济施用氮素化肥等单项研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降本效果。此项研究试图把这些单项研究成果组装配套,探讨建立高产稳产、低耗高效的技术体系途径及其相应的技术。 试验采用点面结合,大田对比和小区辅助结合的方法进行。按统一设计方案,进行新技术综合应用(以下简称配套区)和常规栽培(以下简称对照区)大田对比试验(表1)。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单季晚粳稻(秀水09)育秧栽培不同秧龄试验,结果表明:单季晚稻育秧栽培秧龄以16d为佳,超过22d要明显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南粳2728为材料,5d为1播期,共设4个播期,分别为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6月5日(ck),相对应的播量为80g、90g、100g、120g(ck),对水稻不同秧龄(播期)育秧及毯苗机插高产栽培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提高机插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长秧龄毯苗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在30d左右,每盘干种子播量90g左右,通过毯苗机插、微喷灌控水技术等调控措施,进行有效培育壮秧,是实现机插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6.
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叶龄抛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研究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抛栽的最佳秧龄及其秧龄弹性,2010年在广西临桂县开展了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叶龄抛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在3.5~4.5叶抛栽大田,禾苗分蘖早而多,分蘖节位低,有效分蘖多,抽穗快,结实率高;种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龄弹性较大,不会因缺水或抛秧不及时出现苗枯死现象。6.5叶龄塑盘育秧的根数、鲜重、干重均明显低于编织布隔层育秧,说明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素质要比塑盘育秧好。  相似文献   

17.
麦茬稻精种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鲁东南气候特点和麦茬稻生长发育特性于90年代初试验、研究成功的麦茬配套高产技术,该项栽培技术具有节种、省工、高产、稳产等特点。目前,临沂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7万公顷,主要技术如下:一、旱育多蘖壮秧1.选用适宜的品种一般要求品种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抗倒伏且穗大粒多,如中部67、豫粳6号、圣稻301、济宁9407等。2.提早育秧,加长秧龄鲁东南地区一般要求在移栽前50天~60天播种。3.超稀植旱育秧秧苗单株营养面积的确定主要依据秧龄和品种特性,对于一般品种,若在75叶龄~8叶…  相似文献   

18.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探讨播量(80、100、120 g/盘)、育秧基质(耕层土、耕层土+育秧伴侣、耕层土+壮秧剂、耕层土+有机质)对不同秧龄(20、25、30、35 d)机插水稻郑稻18号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及育秧基质对不同秧龄郑稻18号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有明显影响,在播量为100 g/盘、秧龄为25 d时可获得高素质秧苗并且水稻产量最高,比同一秧龄播量分别为80、120 g/盘处理的产量提高11.7%、12.5%,比同一播量秧龄分别为20、30、35 d处理的产量提高21.3%、12.5%、29.1%;在播量为100 g/盘条件下,当基质为耕层土+有机肥、秧龄为25 d时可获得高素质秧苗并且水稻产量最高,比同一秧龄耕层土、耕层土+育秧伴侣、耕层土+壮秧剂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15.3%、7.7%、5.2%,比同一基质秧龄分别为20、30、35 d处理的产量提高23.7%、16.0%、27.7%。综上,在耕层土+有机肥为育秧基质、播量为100 g/盘、秧龄为25 d时能培育出适合于机插的高素质秧苗,且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后期,我省农民创造了室内蒸汽加温育秧(也称蒸汽育秧).这种育秧方法简便易行,但因技术不完善,育成的秧苗瘦弱,应用未能扩大和持久.七十年代初期,日本研究成功工厂育秧.日本的技术虽然先进,但不能适应太湖地区多熟制的生产特点,且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多,不适应我国国情.1977年起,我们在室内育秧的基础上,借鉴日本经验,并根据太湖地区的生产特点,在吴县越溪试验基点开始对工厂育秧在太湖地区不同熟制下的适应性,不同茬口的适宜品种和育秧技术,工厂秧的生长发育特性及早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工厂育秧的经济效益以及育秧专业化、秧苗商品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的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经密度、施肥、秧龄、适应性等各类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